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開年第一站大滿貫賽事,眾多好手都希望在比賽中獲得“開門紅”。澳網又是中國選手的福地,李娜、鄭潔/晏紫等人曾在這里收獲過大滿貫女單及女雙冠軍。在本屆澳網比賽中,中國選手再次佳音頻傳。在女單方面,鄭欽文一路高歌猛進,創造了自己在大滿貫賽事中的最好成績。商竣程闖入男單比賽32強,張之臻進入男雙四強,均創造了中國男子網球的歷史。

澳網比賽中的鄭欽文
資深媒體人 王榮杰
疫情的3年,賽事大多停擺或限制舉行,給快速發展的中國網球按下了暫停鍵,但也讓很多中國運動員被迫走出舒適圈,去和更高水平的運動員一起訓練、比賽,拿下自己曾經可以在國內贏得的積分。
人們意外地看到,疫情結束后中國網球不斷取得突破,迎來了人才井噴。如今,中國網球賽事全面回歸,最好的時代正在緩緩到來。
疫情之前,盡管中國網球市場欣欣向榮,上海大師賽、中網等國際賽事風生水起,但是在李娜之后,一直缺少一個大滿貫級別的偶像球星。疫情過后,吳易昺、張之臻、商竣程、鄭欽文等名字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創造歷史”,這是過去一年觀眾在中國網球新聞中看到最多的詞語。
鄭欽文在2022賽季當選WTA年度最佳新人,2023年獲得進步最快球員獎項。2024年伊始,鄭欽文世界排名第13位,創造歷史新高;商竣程進入澳網男單第三輪。這些成績反映出中國球員前進的軌跡和潛力。
本土球員實力提升讓中國市場開始復蘇,明星選手帶動市場的作用顯而易見。ITF發布的《2021世界網球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網球人口達到了1992萬,僅次于美國,排名世界第二。相信未來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提升,人們的關注點也將從入圍大滿貫變為十六強、八強、四強……
《體育世界》副主編 李琳威
澳大利亞公開賽一直是中國網球運動員的福地。李娜等五朵金花曾奪得女單、女雙和混雙項目共4頂桂冠,再加上00后商竣程、鄭欽文的突破,期待中國網球在今年澳網再創輝煌。澳網是四大滿貫賽事之一,通常每年1月在墨爾本舉行。中國運動員在這項盛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早在2006年,鄭潔搭檔晏紫,奪得女雙冠軍,成為首個奪得大滿貫成年組冠軍的中國網球組合。兩年后,雙打好手孫甜甜與塞爾維亞人澤蒙季奇合作,在同一塊場地奪得混雙冠軍,拿下自己的首個大滿貫冠軍。2014年,第三次殺入澳網女單決賽的李娜直落兩盤,擊敗當屆賽事的大黑馬、20號種子齊布爾科娃,在羅德拉沃爾球場圓夢,舉起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獎杯。2019年1月,中國金花張帥與澳大利亞選手斯托瑟攜手出戰女雙決賽,這對跨國組合以2比0擊敗上屆冠軍巴博斯/梅拉德諾維奇,獲得冠軍。
從地理分布來看,相比于歐洲的法網與溫網、北美的美網,澳大利亞是唯一在南半球舉行的大滿貫賽事。千禧年之后,越來越多的亞洲球員和球迷不斷涌現,這項最年輕的大滿貫賽事與時俱進,貼上了“亞太大滿貫”的標簽,希望進一步擴大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澳網在過去十幾年深耕“亞太大滿貫”戰略,渴望建起屬于自己的“亞洲主場”,中國無疑是亞洲戰略的重點。澳網自2012年底便在中國舉辦亞太區外卡賽,近年來相繼在南京、深圳和珠海展開,旨在為來自亞太地區的優秀球員提供一圓大滿貫夢想的舞臺,這項賽事的冠軍將獲得澳網男女單雙打以及青少年組男女單打的正賽外卡。澳網外卡賽僅有兩個賽區,分別是澳洲本土賽區以及亞太賽區,這樣的舉措在四大滿貫中也是獨樹一幟的。澳網的做法為更多中國球員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自然也贏得“福地”的美稱。
清風體育總裁 曹東旭
2023年,鄭欽文在巴勒莫和鄭州拿下兩個巡回賽冠軍,在杭州亞運會上拿下女單冠軍。珠海年終賽摘得亞軍后,她的年度總獎金突破160萬美元,創造個人新高。她在年底還獲得了WTA年度進步最快獎,可謂苦盡甘來。
張之臻是中國男網響當當的名字,在馬德里挽救賽點擊敗世界第十弗里茨,成為首位躋身大師賽八強的中國選手。隨后在法網,張之臻迎來大滿貫首勝,并且打入第三輪,追平吳易昺創造的中國男網大滿貫最佳戰績。在美網,他同樣打入第三輪。在漢堡站,張之臻成為首位打入ATP500賽四強的中國選手,還在伊斯特本打入首個草地八強。
2023年7月,張之臻世界排名52位,再次刷新吳易昺創造的中國男網最佳排名。回到中國,張之臻繼續不俗表現,先是在杭州亞運會摘金,中國男網繼1994年后,時隔29年重奪亞運會男單金牌。接下來在上海大師賽,張之臻打入16強,創造了中國男選手在這項本土大師賽的最佳戰績。
2024賽季伴隨著澳網全新開啟,中國選手頻繁創造佳績。他們的“一小步”,就是中國網球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