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
近年來,新疆依托雪期長、雪質好、地形多樣等優勢,建起多座國內一流高規格滑雪場,形成天山山脈、阿爾泰山山脈兩大冰雪旅游帶。隨著交通愈加便捷,各大雪場滑雪裝備、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新疆冰雪運動的吸引力迅速提升。
在“中國雪都”新疆阿勒泰地區,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地處世界級滑雪黃金緯度,占地面積達23平方公里。開業4年來,滑雪場已建成并使用雪道27條,還有坡度極大的“黑鉆道”、天然U型池、小跳臺、蘑菇道等多種地形供雪友選擇。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在雪場飛馳,盡享冰雪運動的快樂。
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的72條雪道、1萬多張床位,平均每天接待五六千人。除滑雪外,滑翔傘項目也大受歡迎,游客從山頂乘滑翔傘起飛俯瞰白色雪原,遙望皚皚雪峰,感受“治愈系美景”的魅力。
走進新疆阜康市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來自全國的游客齊聚一堂。“這是新疆最暖和的滑雪場,還毗鄰5A級景區天山天池。”廣東游客李佩玲說,她是第一次來新疆,通過網絡直播了解到天池滑雪場周邊景點密集,是不錯的冬季旅游目的地。

新疆開展豐富多彩的上冰雪活動。


滑雪愛好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賈蕊介紹,目前新疆共有各類冰雪場地188家,其中滑雪場101家、滑冰館27家、冰雪游樂園60家。新疆逐步打造出“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阿勒泰”、“驕陽看雪·烏魯木齊”等冰雪旅游品牌。2022-2023雪季,全區S級滑雪場曾接待游客207.26萬人次,預計今冬游客量將繼續大幅增長。
做強冰雪文旅消費,是新疆當前發力的重點。“隱藏”在山林中的各個雪鄉通過“冰雪+景區、冰雪+鄉村、冰雪+民俗、冰雪+文化”著力開發度假、康養等多種冰雪消費新業態,推動冰雪業態融合發展。
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盛世華疆·九宮城游園”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和冰雪元素相結合,集合吃、住、游、購多種功能,吸引眾多游客到此。
新疆探索“冰雪+民俗”,以極具民族風情的民俗活動給游客帶來別樣的體驗。伊犁那拉提旅游風景區開拓冰雪資源,舉辦雪地賽馬、叼羊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還設有馬拉爬犁、牧民氈房家訪等旅游項目。
在阿勒泰市拉斯特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馬皮滑雪板制作技藝傳承人胡安什別克·斯蘭別克與幾位徒弟正在制作古老毛皮滑雪板,“我們專門設計了迷你雪板作為旅游紀念品,深受游客喜愛,一年僅售賣雪板,收入就有6萬元。”
賈蕊介紹,新疆已連續舉辦多屆冬季旅游產業博覽會、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烏倫古湖冬捕節等大型冰雪節慶活動,2023年共舉辦冰雪節慶賽事、民俗文化展演活動約3500場次,推動冰雪旅游與民俗文化進一步融合。
下一步,新疆將多措并舉,促進冰雪消費業態升級,短期挖掘消費潛力,中長期研判消費趨勢,為冰雪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冰雪新消費激發需求,帶動供給,也擴大了投資。2023年,新疆對發展冰雪經濟的政策布局更加積極,投資力度明顯加大。
阿勒泰地區積極招商引資,投資15億元的可可托海鎮旅游商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10億元的克蘭國際旅游度假村酒店集群項目落地開工。阿勒泰地區文體廣旅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德麗達·那比介紹,當地新投入運營酒店、民宿、民居71家,冬季運營的酒店民宿床位達5.2萬張。此外,阿勒泰開設品牌雪具店共34家次,引入順豐、德邦等快遞公司駐場提供雪具郵寄服務。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建立起冰雪旅游招商引資項目庫,目前已引進計劃投資2.2億元的霍城縣阿依那巴斯陶滑雪場項目和擬投資50億元的“唐布拉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區”項目,冰雪經濟產業鏈進一步延伸。
冰雪文旅火熱為冰雪裝備制造企業帶來新增長點。烏魯木齊市冰雪新金立滑雪設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滑雪索道、魔毯、造雪設備、雪板等。公司負責人廖原說:“我們的滑雪設備銷量逐年遞增,生產的魔毯正準備出口海外。”
冰雪產業的發展也為農牧民帶來可觀的收益。可可托海滑雪場附近的塔拉特村,過去主要依靠農牧業。一到冬天,村子就進入“貓冬”狀態。2020年,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開業,改變了塔拉特村的冬天。
哈薩克族小伙買依爾別克·赤合斯考取了滑雪教練資格證。造雪主管海依拉提別克·木賽和妻子都在雪場工作,月收入超1萬元。庫麗帕然家的民宿每年純收入約10萬元。農牧民對“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有著直觀而質樸的感觸。
《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4)》顯示,目前國內66.2%的游客希望在2023-2024冰雪季體驗冰雪休閑旅游活動,預計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有望首次超過4億人次,國內冰雪休閑旅游收入有望達到5500億元。
眼下,新疆優質冰雪資源被不斷盤活,消費潛力被持續挖掘,冰雪旅游業態拓展豐富。通過市場機制優化配置相關資源,促進消費與投資良性循環;通過政策扶持推動產業發展,提升新型消費產業供給能力;構建完善包括休閑康養、職業競技、青少年培訓、裝備制造等在內的融合發展產業生態,力促冰雪經濟發展釋放出越來越大的“熱動能”。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