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杭峰

卡塔爾亞洲杯開幕式

最近五屆亞洲杯賽,沒有球隊能衛(wèi)冕。即使強如日本,也多次在淘汰賽折戟,目送伊拉克、澳大利亞和卡塔爾奪冠。
2019年之后,亞洲足球發(fā)生大變化,多次在國際賽場上書寫奇跡,擊敗傳統的歐美強國。卡塔爾亞洲杯冷門頻出,伊拉克隊送給日本36年來首次小組賽失利,韓國艱難逼平約旦,中國則小組賽兩平一負,零進球出局。如今的亞洲足球正在持續(xù)進步,積極地擁抱世界。
在國際足壇的板塊中,亞洲一直是不被看好的那一部分。世界足球歷史的長河中,人們曾見證或聽聞過南美足球的激情與浪漫,那是屬于貝利、馬拉多納和梅西的輝煌。人們還感受過歐洲足球流淌在血液里的整體與秩序。即使是粗獷的非洲足球,也在奧運會留下奪金的烙印。相比之下,亞洲足球一直充當配角,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績只有一次第四名,是2002年韓國人利用主場優(yōu)勢創(chuàng)造歷史。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從來沒有亞洲球隊染指過金牌。
從洲際大賽層面對比來看,亞洲杯的影響力和商業(yè)價值無法與歐洲杯、美洲杯相提并論。為了更好地推廣賽事,亞足聯決定自2007年起將亞洲杯放在奇數年舉辦。避免與歐洲杯和奧運會的直接競爭。
從上世紀中葉到本世紀初的頭十年,亞洲足球幾乎處于一種陸上行舟的狀態(tài)。盡管朝鮮曾在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爆冷擊敗意大利挺進八強,但這一瞬間的高光不是常態(tài)。更多時候,亞洲足球都是世界大賽的配角與過客。
過去半個多世紀亞洲足球呈現的弱勢,一定程度上受到亞洲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局勢影響。現代足球產生于英國,亞洲的起點本來就比歐美國家低,動蕩的時局阻礙了亞洲足球追趕的步伐。直到21世紀初,亞洲都無法在世界足球中掀起波瀾,亞洲杯也很難獲得充分關注。但2004年后,情況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2005年,國際足聯批準澳大利亞加入亞足聯的申請,加強了亞洲足球的實力。此前,澳大利亞僅參加過1974年世界杯。從2006年德國世界杯開始,澳大利亞連續(xù)五屆世界杯都闖入決賽圈,2006年和2022年進入16強。澳大利亞的加入讓亞洲足球的競爭更為激烈,傳統格局被打破,形成如今“日韓伊沙澳”五強并立的局面。澳大利亞不僅占去了世界杯亞洲區(qū)名額,還多次在亞洲杯中攪局。2015年,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亞洲杯上,東道主一舉奪魁,震撼整個亞洲足壇。澳大利亞的“脫洋入亞”提高了亞洲足球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推動頂級球隊之間的競爭,促使彼此不斷進步,以免落于人后。
其次是東南亞和西亞的崛起。這兩個地區(qū)的足球發(fā)展模式都是依靠青訓,不同的是東南亞專注于本國青少年的足球培養(yǎng),西亞則是通過歸化有天賦的亞非足球少年,以此為基礎搭配本國的青訓體系。東南亞足球崛起的代表國家是越南。在本屆亞洲杯,雖然越南隊提前小組出局,但在小組賽首輪面對強敵日本時,越南球員展現出強大的傳控球能力,場面上也不遜于對手,一度取得領先。上屆亞洲杯,越南首次打進八強,之后的卡塔爾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越南歷史性地進入12強賽。2022年2月1日,越南隊3比1首次戰(zhàn)勝中國隊。

越南隊表現搶眼。
越南足球崛起依靠的是十多年的青訓系統計劃。越南的青訓開始于2007年,當時一支名叫嘉萊黃英的越南球隊與英超豪門合作。在阿森納的幫助下,越南建立了國家足球學校。2009年,越南足球天賦與發(fā)展基金會又創(chuàng)建了PVF足球學院,培養(yǎng)了大批足球人才,成為越南足球的一面旗幟。越南還與日韓合作,不斷將優(yōu)秀的年輕球員輸送至J聯賽、K聯賽歷練。
經過多年耕耘,越南青訓迎來全面爆發(fā)。2016年亞青賽越南晉級四強,第一次獲得世青賽資格;2018年U23亞洲杯,越南闖進決賽獲得亞軍。之后,越南逐漸成長為亞洲二流球隊,依靠小快靈的傳控打法不斷縮小與強隊的差距。越南代表的東南亞足球正在與世界足球主流發(fā)展模式接軌。
西亞足球崛起的代表是卡塔爾。2004年亞洲杯,卡塔爾在小組賽出局。當時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面積不大的海灣國家,只知道2006年亞運會將在這個國家的首都多哈舉辦。卡塔爾以此為契機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培養(yǎng)體育人才的國家精英學院。這個坐落在哈里發(fā)國際體育場旁的青訓基地,就是日后聞名遐邇的阿斯拜爾國家足球中心。
和越南的PVF足球學院一樣,阿斯拜爾也為卡塔爾輸送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但更有錢的卡塔爾人為阿斯拜爾打造了直追世界先進水平的基礎設施,并且從阿拉伯和非洲地區(qū)尋找極具天賦的青少年,從小歸化。歷經十年探索,這種別具一格的青訓培養(yǎng)模式取得成效,2014年卡塔爾獲得亞青賽冠軍,2019年在本土舉辦的亞洲杯上以摧枯拉朽的姿態(tài)七戰(zhàn)功成,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在奪冠的23人名單里,有21人出自阿斯拜爾,足球種子已經生根發(fā)芽。
除此之外,泰國、塔吉克斯坦這些以往的亞洲弱旅也在不斷進步,本屆亞洲杯均打進了淘汰賽,展現出豐富的比賽內容,敢于控球和高位逼搶。
突破背后是亞洲足球長達數十年的臥薪嘗膽,日韓伊沙澳一方面立足本土聯賽的職業(yè)化,引入外籍教練和管理人員實行改革,制定長遠規(guī)劃;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年輕的優(yōu)秀運動員走出去,通過留洋的方式和世界接軌。再加上東南亞和西亞等國對青訓的重視,亞洲足球已不同往日,在世界大賽中擁有一定的競爭力,再無人敢小覷。
亞洲各國持續(xù)進步,戰(zhàn)術打法和世界接軌,曾經的亞洲強隊中國卻在原地踏步,比賽節(jié)奏與現代足球脫節(jié)。在本屆亞洲杯上,中國隊兩平一負,零進球,僅獲得小組第三,恥辱性地出局。比結果更難接受的是中國隊呈現的比賽質量。面對世界排名一百開外的塔吉克斯坦和黎巴嫩,中國隊的傳球成功率、控球數據和反擊推進速度等重要指標都不盡如人意。
最近幾年,亞洲足球正在積極地走向世界。2023年卡塔爾隊受邀參加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qū)金杯賽,小組賽出線,還爆冷擊敗了北美勁旅墨西哥。同年,日本隊在友誼賽和世預賽中,大比分戰(zhàn)勝了德國、土耳其、加拿大等一眾強隊,年終世界排名上升至第17位,僅比德國隊低一名。在職業(yè)聯賽層面,沙特將C羅、本澤馬、內馬爾等世界巨星引入,沙超成為五大聯賽之外最吸引世界關注的賽場。
世界杯改制,亞洲分得8.5個名額,除了日韓伊沙澳卡外,中國、伊拉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等國也在憧憬著2026年世界杯的“入場券”。從卡塔爾亞洲杯賽事內容和各隊的精神面貌看,亞洲足球正在迎來全新的時代,水平整體進步,無論強隊還是弱旅,比賽節(jié)奏都在逐漸與世界接軌。也許在世界大賽上,亞洲球隊依然是場面上被歐美壓制的那一方,但足球不是由比賽數據決定的,日本和韓國已經證明了亞洲人也能戰(zhàn)勝歐洲強隊。
作為足球運動的后來者,亞洲足球走過了綿延一個多世紀的征途,亞洲杯也已經舉辦了68年。在不斷追趕的過程中,亞洲與世界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擁抱世界的亞洲足球一直帶給世界驚喜。兩年后的北美大陸,亞洲球迷期待著誕生奇跡,期待著時隔24年再次向四強的邁進。
無論如何,亞洲足球的發(fā)展趨勢是正確的,即使2026年無法取得好成績,相信在2030年也可以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法國哲學家薩特說:“對于過去我無能為力,但我永遠可以改變未來。”加油,后來者!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