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訪問釜山加德島并參觀擬新建機場用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一名男子突然用隨身攜帶的兇器刺向李在明左側頸部,李在明頸部受傷流血,當場倒地,被送往釜山大學醫院接受治療。據報道,警方已在現場抓獲嫌疑人,在掌握嫌疑人身份后將集中調查其動機等。事發后,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權七勝接受媒體采訪時強烈譴責這一襲擊事件,并請大家克制無端猜測,希望警方立即徹查這起事件。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已指示警方等有關部門迅速查明真相,盡全力救治李在明。
李在明現年59歲,是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在2022年3月舉行的韓國總統選舉中,李在明作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以微弱劣勢失利,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當選總統。兩人得票率只差0.73個百分點。目前,共同民主黨在韓國國會占有過半數議席,對尹錫悅政府起到制衡作用。李在明曾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日本二戰期間強征朝鮮半島勞工受害者賠償方案上批評現政府做法。

2023年12月27日,埃及總統塞西在首都開羅與到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舉行會談,雙方討論了兩國關系和巴以沖突等問題。埃及總統府發表聲明說,兩國領導人就如何進一步發展雙邊關系交換了意見,并重點討論了巴以沖突及加沙地帶面臨的人道主義悲劇。兩國領導人表示,完全反對導致巴勒斯坦人背井離鄉或在國內流離失所的一切企圖,國際社會應當推動實施的唯一解決辦法是立即停火,并迅速提供足量的救濟援助,以真正減輕加沙地帶人民的痛苦。他們強調,應根據具有國際合法性的有關決議,早日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公正、全面地解決巴以問題。
2023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布,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沙特外交大臣表示,沙特將在提議的1月1日加入日期之前研究細節,并做出“適當的決定”。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近日稱,阿根廷不會加入金磚國家。
金磚國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2006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外長舉行首次會晤,開啟金磚國家合作序幕。2010年12月,四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機制。2024年1月1日起,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俄總統普京當天發表講話說,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有力地表明了金磚國家的權威及其在國際事務中日益增強的作用。
2023年11月26日,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了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一處軍營的軍火庫以及一座監獄等地,導致20余人死亡和大量囚犯越獄。塞安全部隊擊退襲擊者,逮捕大多數參與襲擊的武裝分子頭目。塞政府隨后表示,該事件是一起主要由前總統科羅馬的保鏢領導的未遂政變,并在12月初傳喚了科羅馬進行訊問。在襲擊事件發生后不久,科羅馬曾發表聲明對這些襲擊予以譴責。2024年1月3日,塞政府宣布,前總統科羅馬涉嫌參與這場未遂政變,被指控犯有叛國罪、窩藏罪等四項指控。公告未透露更多細節,但表示將及時向公眾披露這起訴訟的相關信息。科羅馬于2007年當選塞拉利昂總統,2012年勝選連任,2018年卸任。
2023年12月25日,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并簽署經濟發展宣言等多份文件,為進一步深化合作指明方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等出席會議。各方討論了過去幾年歐亞經濟聯盟的合作成果和未來合作前景,簽署關于聯盟至2030年和至2045年經濟發展規劃的宣言、關于聯盟2024年國際活動主要方向的文件等。此外,歐亞經濟聯盟五個成員國代表當天與伊朗政府代表簽署全面自由貿易協定,取代自2019年起實施的臨時貿易協定。
普京在會議上稱,經濟發展宣言是一份新的綱領性文件,指明了在關鍵行業加強合作的具體措施,并確定了新的互動領域。他表示,歐亞經濟聯盟成立近十年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幾乎翻番,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從1.6萬億美元增至2.5萬億美元。2024年1月1日,亞美尼亞接替俄羅斯,擔任歐亞經濟聯盟輪值主席國。

日前,美日韓三國軍方正式啟動朝鮮導彈預警信息實時共享系統,并確認該系統具備全面作戰能力并能夠正常運轉。三國還計劃年內制定“多年三邊演練計劃”——從2024年1月開始實施更高效、更具系統性、涉及多領域的三邊軍演。美日韓啟動該系統的公開理由,是調動所有偵察資源收集朝鮮發射導彈情報的軍事信息,減少三國導彈探測系統的探測結果誤差,實現協同應對。美日韓構建實時共享導彈預警情報系統,在探測、識別、追蹤階段實現了整合,后續再加上導彈攔截,將形成完整的導彈防御體系。
2022年11月,美日韓金邊峰會首次同意建立導彈預警實時共享情報系統,并開始進行相關技術測試。2023年8月,三國元首在戴維營峰會的聯合聲明中重申,年底將實現對朝鮮導彈預警數據的實時共享、定期舉行多領域三邊聯演。11月,美日韓三方國家安全顧問同意從12月開始啟動該計劃。

1月2日,哈馬斯政治局副主席薩利赫·阿魯里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據信遭以色列無人機襲擊身亡。除阿魯里外,另有包括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兩名領導人在內的五人在襲擊中死亡。阿魯里現年57歲,在2017年被選為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的副手,隨后被正式任命為哈馬斯“二號人物”,被視作卡桑旅的創建者之一。阿魯里是此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首名遇襲身亡的哈馬斯高級政治領導人。哈馬斯指責此次“暗殺”襲擊是以色列所為,但以方暫未作回應。此前,以色列指控阿魯里策劃了多起針對以色列的襲擊,威脅要“清除”他。襲擊發生后,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譴責這是“恐怖行徑”。哈馬斯方面表示,已通知卡塔爾和埃及等斡旋方,凍結與以色列的“任何談判”。巴勒斯坦伊斯蘭圣戰組織(杰哈德)誓言報復,強調將繼續抵抗以色列占領。
一直以來,以色列尋求以“定點清除”的方式暗殺哈馬斯及卡桑旅領導人,以削弱哈馬斯力量。哈馬斯創始人及精神領袖艾哈邁德·亞辛2004年遭以色列暗殺。同年,另一哈馬斯領導人阿卜杜勒·阿齊茲·蘭提西也遭暗殺。以色列還試圖暗殺哈馬斯現今在加沙地帶的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以及流亡在外的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