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坡嶺

2023年6月13日,載有俄羅斯原油的貨船停泊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2023年前十個月俄聯邦收入中,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為7.21萬億盧布,同比下降26.3%。
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美歐對俄羅斯實施了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到目前為止,美歐仍在不斷推出新的措施加碼制裁,試圖最大限度阻斷俄與外部的經濟聯系,限制和削弱俄從外部獲得技術、財政資金和商品供應的能力。
在嚴酷的外部環境中,俄經濟在2022年展現出韌性,降幅為2.1%。2023年俄經濟呈現加速上漲的趨勢,全年增速預計達3.5%。由于經濟增長和非油氣部門擴張,俄財政狀況逐漸改善,預算赤字將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以內,甚至可能出現財政盈余。但經濟過熱也導致其進口激增,貿易盈余減少,給盧布匯率帶來波動下跌壓力,并且導致通脹水平上升。綜合判斷,投資和消費擴張成為2023年俄羅斯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顯著上升,是否預示著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已經從“能源出口—消費拉動”轉向“投資增長—消費拉動”的模式,還需要繼續觀察。
2023年俄羅斯經濟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俄經濟呈現加速增長趨勢。2023年俄經濟延續了2022年下半年增速環比抬升的趨勢。2023年第一季度俄GDP同比下降1.8%(與上年同期高基數有關),第二季度同比增速大幅抬升,2023年上半年俄GDP同比增長1.4%。第三季度俄經濟繼續加速。2023年1~10月俄GDP同比增長3.2%,比2021年同期增長1.1%。
其次,工業部門投資和產出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22年俄羅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6%,2023年第一、二、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0.7%、12.6%、13.3%。當然,2023年第二、三季度投資激增的部分原因是2022年同期的基數低。投資快速增長提高了經濟總積累率,預計全年總積累比重將從18.7%增至23.4%。投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其中,以加工制造為代表的工業部門作出了主要貢獻。2023年1~9月,俄工業品產量增長超過3%,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7%,工程行業同比增長超過22%。計算機、電子和光學產品、電氣設備、家具和其他各種行業都出現了超過兩位數的增長。
第三,軍工及相關產業引發了投資的增長,盈利前景推動投資向其他制造業擴散。2023年11月21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俄火箭炮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以及無人駕駛飛行器的交付量成倍增加。這表明,國防軍工及相關產業成為當前俄投資和制造業增長的誘發劑和加速器。雖然有數據顯示,俄國防訂單增量于2023年4月開始下降,由國防訂單推動的加工業增長階段也于2023年5月基本結束。但實際情況是,俄軍工部門啟動了增長,投資很快就擴散在這些部門之外。其中的投資盈利前景是投資擴散和利潤再投資比例上升的主要機制。
整個經濟中從利潤再投資的的比例(投資量和資產負債表利潤的比率)快速上升:2023年上半年為62%,而2022年上半年為48%。2023年俄生產和投資增加最顯著的部門包括冶金、煉油、計算機生產、光學和電子、電氣設備生產、金屬成品生產、汽車工業、服裝和皮革制品生產、其他工程以及一般制造業。因此,與軍工相關的產業是投資擴散的主要方向,與國防訂單沒有相關性的產業反而呈現出投資下降的趨勢,這也產生了投資擠占效應。比如,俄投資下降最嚴重的部門有:木工(-62%)、煙草生產(-59.2%)、其他產品生產(-13%)、印刷(-11.4%)。
第四,消費是推動2023年俄經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動力。消費對俄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突出。消費增長加速是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的。俄經濟發展部的數據顯示,5月和6月,俄零售業同比分別增長8.9%和8.8%。到2023年第二季度末,居民實際消費支出已經比兩年前的2021年高出2.3%。支撐消費增長的是收入的快速增長。推動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因素是低失業率和工人短缺使得工資基金支出大幅增加。
俄經濟增長新動力帶來非油氣部門的財政貢獻份額上升和國家財政狀況改善。投資和消費成為俄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背后的原因是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具有進口替代性質的加工制造業投資領域,都得到財政預算和優惠抵押貸款的支持。俄聯邦財政預算支出激增與財政狀況改善密切相關。2023年10月,俄財政部初步評估當年1~9月聯邦預算執行情況,收入約為19.73萬億盧布,支出為21.43萬億盧布,預算赤字達1.7萬億盧布。其中,非油氣收入14.16萬億盧布,同比增長26%。油氣收入為5.58萬億盧布,同比下降34.5%。正是基于此,俄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在2023年11月表示,到2023年底,俄聯邦預算赤字預計將達到GDP的1%,比7月預計的2%減少50%。
不過,在財政支出擴張、投資激增、零售與消費快速增長的同時,俄通脹率抬升,央行不得不多次提高關鍵利率以抑制通脹。快速增長的預算支出,加上活躍的投資,加快了設備進口速度。俄央行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1~7月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凈盈余252億美元,大幅低于2022年同期的1654億美元,貿易順差下降68.4%。根據俄聯邦海關署數據,與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1~9月俄外貿順差由2686億美元降至1036億美元。貿易順差減少,給盧布匯率帶來壓力。2023年8月,盧布匯率多次沖擊1美元兌換100盧布大關。與此同時,投資和消費激增,導致通脹壓力加大。2023年10月27日,俄央行決定再次加息,將關鍵利率提高至15%。俄央行此前預計,到2023年底,俄通脹率將在7%~7.5%的范圍內。
面對制裁壓力,俄羅斯一方面積極采取措施穩定經濟,通過政府主導產業政策和投資,同時推動戰略和國有企業市場化運作確保經濟活力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為了在中長期內適應制裁環境,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尋找新的經濟生存和增長方式。但2023年俄經濟增長態勢是否意味著其增長范式已發生了轉變?如果增長范式確實發生轉變,其可持續性如何?這也帶來一個疑問:2023年俄經濟快速增長是暫時現象,還是長期趨勢?
2023年上半年俄油氣出口收入減少被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彌補。油氣收入減少由制裁造成,制裁的長期化意味著俄短期內難以實現油氣收入的改善。而投資增加與軍事裝備訂單和財政支出增加有關。但財政擴張和軍工訂單刺激的可持續性具有不確定性。盡管所有機構都預測2023年俄GDP增長將達到3%,但對2024年至2026年俄經濟的預測都是比較保守的。其中,俄經濟發展部預測2024年俄GDP增速為2.3%,中央銀行的預測為1.0%,俄阿爾法銀行的預測為0.8%,外界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在1.5%左右。
從財政資源和政府預算支持的可持續性看,在2023年前十個月俄聯邦收入中,石油和天然氣的收入為7.21萬億盧布,同比下降26.3%;非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達15.896萬億盧布,同比增長28.7%。來自油氣的預算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到2007年以來的最小值,僅占28.3%。非油氣收入貢獻份額的上升,為財政可持續性提供了基礎。與此同時,俄制造業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擴張與非油氣行業財政貢獻形成了正向互動關系。
不過,俄羅斯“投資—消費拉動”新增長范式仍面臨著挑戰和問題。首先,烏克蘭危機背景下俄國防工業及相關產業的擴張只是初始動力,在長期的經濟結構優化中,軍品生產的財富耗散是導致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的重要原因,除非在這種初始動力中出現工業制造業體系的優化。在烏克蘭局勢存在不確定性、俄美對抗前景不明的情況下,這方面的演化需要繼續觀察。其次,投資擴張受到投資品進口不足和勞動力短缺的限制,提高產能的空間開始受到壓縮。另外,俄企業投資激增,特別是國防及相關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8.2%。工業生產行業的復蘇,其中產出增長的60%~65%歸功于國防工業及相關產業的增長,其可持續性需要繼續觀察和確認。進而導致盧布匯率加劇波動,通脹率上升。這對長期增長不利。第三,出口市場擴展受限,加上資本品進口和勞動力市場存在短板,意味著2024年俄經濟減速是必然的。俄央行認為,2023年上半年俄經濟的恢復性增長階段已經結束。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經濟已經超過2021年的水平。俄能源原材料出口需要尋找新的目標市場,對外貿易的結算、運輸方式調整也需要時間。而投資激增使得勞動力需求量大增,同時前線增兵擠占了可有勞動力,導致2023年俄出現勞動力緊張現象,已快速推高實際工資。俄企業資本品進口受限,替代資本品不夠穩定。與此同時,俄企業產能利用率已超負荷。國際收支狀況影響盧布匯率的價值,盧布貶值影響企業投資預期。因此,俄經濟發展部、央行均預測2024年俄經濟將低速增長。
投資增速、勞動力供給、資本品供給是觀察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制裁給俄資本品進口和油氣能源出口造成了困難,同時也提高了國際貿易物流和結算成本。面對上述挑戰,俄政府積極推動經濟結構轉型。一方面,面向“全球南方”建立新的經濟伙伴關系;另一方面,對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投融資方式、產業政策實施了大幅度調整和政府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國家項目引導、政府投融資支持、基于市場規則推動企業競爭的經濟運行模式。這種模式已經大大擺脫了對油氣原材料出口的依賴,并逐漸具有內生增長的性質。這種增長在俄羅斯具有可持續性。因此,俄中長期經濟增長趨勢或將保持在1.5%至2.5%之間的潛在增長率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