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世界足壇巨星弗朗茨·貝肯鮑爾于2024年1月7日因病去世,終年78歲。貝肯鮑爾出生于1945年9月11日,球員時代踢過中后衛、中場、邊鋒。他球風優雅,技術全面,意識超前,代表聯邦德國隊參加了103場國際比賽,其中50場擔任場上隊長,打進14球。他參加過1966、1970和1974年世界杯,兩次帶領球隊奪得世界冠軍,1974年時作為球員、1990年時作為主教練,成為僅有的3個以球員和教練身份都曾贏得世界杯的人。
貝肯鮑爾能勝任多個位置,在拖后中衛的位置上開創了自由人踢法。貝肯鮑爾逝世后,國際足聯發文回顧了他堪稱完美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名后衛,他定義了拖后中衛或自由人的角色,憑借靈活的腳步和出色的技術,毫不費力地在防守和進攻之間切換。他在球場上的優雅風格和領導能力贏得了‘足球皇帝’的綽號。”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表示:“貝肯鮑爾是德國和世界足球的傳奇人物,他的成就深深銘刻在歷史中。他備受歡迎,始終保持謙遜和樸實。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一位足球的朋友,一個冠軍和真正的傳奇人物,親愛的弗朗茨將永遠不會被遺忘。”

年輕時的貝肯鮑爾
德國足協主席諾伊恩多夫說道:“貝肯鮑爾的離世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們懷著敬意深深地感激回顧他的一生。我們失去了一位獨一無二的足球運動員和一位可愛的人。‘皇帝’是我們體育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在場上輕盈、優雅和全局的視野樹立了榜樣。他作為國家隊總教練的嚴謹和魅力,以及作為世界杯組委會主席的活力和努力,都將被永遠銘記。貝肯鮑爾為德國足協乃至世界足球事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貝肯鮑爾與中國淵源深厚。早在1977年,他在美國紐約宇宙隊效力,同貝利一起首次到訪中國,兩人隨隊去了北京和上海,與中國國家隊進行了兩場比賽。由于隊內擁有貝利、貝肯鮑爾這樣的世界級球星,受到了中國球迷的熱烈歡迎。他們的第一站是北京,時任中國隊主教練年維泗等人負責接待。年維泗對貝利、貝肯鮑爾那樣的世界級球星也非常崇拜,想不到他們都很隨和。在那個時期,接他們的車很破舊,外皮都脫落了,半路居然還拋錨了。貝利、貝肯鮑爾等球星非但沒有抱怨,還饒有興致地下車看風景。他們對首都機場附近的馬車、稻田、果園等事物都很感興趣。
貝肯鮑爾后來回憶稱:“1977年,我跟隨紐約宇宙隊來到中國。對我來說,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當時的中國男男女女都穿著一樣的衣服,馬路上有很多自行車。我擔心中國人怎么找到自己的自行車,因為在我看來所有的車都是一樣的,但看起來他們還真有辦法。”
3天后,紐約宇宙隊和中國國家隊移師上海,在江灣體育場進行第二場較量。上海球迷對球王的到來抱以極大的熱情,5萬多張門票早早就被搶購一空。上海足壇元老方紉秋回憶說,他對紐約宇宙隊的到來非常期待。原來,早在1976年,聯邦德國足協向中國足協發出邀請,方紉秋非常幸運地參加中國足球教練代表團出訪。在德國,方紉秋受邀到貝肯鮑爾家中做客。那天是9月11日,是貝肯鮑爾的生日,也是方紉秋的生日。想不到,僅僅一年后,方紉秋與貝肯鮑爾再度碰面了。在歡迎宴會上,兩人把盞言歡,留下了珍貴的一幕。
貝肯鮑爾此后多次到訪中國,2006年以世界杯組委會主席身份訪華,2007年在虹口體育場以國際足聯執委身份出席女足世界杯開幕式。目睹中國幾十年來發生的變化,已過花甲之年的貝肯鮑爾感慨道:“僅僅幾十年,那么多的自行車就被汽車取代,還有那么多高樓,中國的變化如此巨大,實在不可思議。”
2015年,貝肯鮑爾飛抵北京,再次開啟中國之行。在為期兩天的行程中,他與中國體育、媒體、商界人士的全面交流,多方位了解中國體育發展現狀。他希望把自己創辦的全球體育產業發展平臺“貝肯鮑爾營”帶進中國,以此為契機,為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貝肯鮑爾歷來重視青少年足球推廣。他認為,青少年是足球運動的基石,青少年的培養決定體育產業發展的未來。因此,貝肯鮑爾此行選擇從他最熟悉和關心的青少年足球開始,希望借此對中國體育產業鏈建立初步的認識。在“貝肯鮑爾營”聯合創始人馬庫斯·霍夫和曾在德國踢球的中國球員謝暉等人陪同下,他前往中國人民大學足球場,觀看了北京東城足球精英訓練營的小球員訓練,聽取球隊教練對小球員的情況介紹。24名小球員被分成兩組,進行對抗比賽。貝肯鮑爾在場邊仔細觀戰,不時向身邊的教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對于此行,貝肯鮑爾說:“我很關注青少年在足球乃至其他體育領域的發展。一個國家體育的未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青少年的體育參與度。足球是全世界普及率最高的運動,我想在中國也會是這樣,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這一次我不是以足球教練的身份,而是以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項事業。近些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歐洲足球職業聯賽和美國NBA都在關注中國市場,我很看好中國體育產業的前景。”
2016年,貝肯鮑爾作為拜仁俱樂部名譽主席,到山東魯能俱樂部訪問。他參觀了孔廟,多次提到孔子的教導一直伴隨著他。
貝肯鮑爾的中國粉絲們在網絡上表達了對他的贊譽。貝肯鮑爾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多次提到,自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孔子、老子。他在自己的中國行紀錄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透露,早在上世紀70年代效力于紐約宇宙隊時,他就開始接觸東方哲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他最喜愛的格言。貝肯鮑爾曾接受德國媒體采訪,用德語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功遂身退,天之道。”在他的公文包里,常年放著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經》。曾任中國駐德使館參贊的李念平曾說過:“假如有一天見到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要有準備,他會跟你談老子。”


2015年,貝肯鮑爾給中國小球員講課。

974年聯邦德國奪冠,貝肯鮑爾捧起世界杯。

老年時的貝肯鮑爾
世界各地球迷悼念貝肯鮑爾,更有人跨界追憶。著名鋼琴家郎朗得知貝肯鮑爾逝世后寫道:“……非常感激他推薦我參與了2006德國世界杯開幕音樂會,他一直致力于推廣古典文化,讓我有機會與世界三大指揮楊頌斯、梅塔、蒂勒曼以及著名男高音多明戈一起參與了德國世界杯開幕式。”正是這一次登上世界級別的大舞臺,讓郎朗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大漲。貝肯鮑爾充當了伯樂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貝肯鮑爾的中國情懷。
貝肯鮑爾共奪得過5次德甲聯賽冠軍,還有3次北美足球聯賽冠軍,1974至1976年幫助拜仁慕尼黑實現歐洲冠軍杯賽三連冠。他在1972年和1976年兩次榮膺“ 歐洲足球先生”,成為國際足壇首位獲此殊榮的后衛球員。貝肯鮑爾是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之一,他以優雅和魅力贏得了一切,是足球王國里真正的“皇帝”。全世界對失去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貝肯鮑爾深感悲痛。貝肯鮑爾的名字將被永遠銘記。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