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維克安澤,荷蘭西北部的海濱小鎮,常住人口剛過2000,秀美卻也普通,無名勝古跡,也非度假熱門。但在國際象棋世界,它卻鼎鼎大名。創立于1938年的維克安澤大賽是歷史最長的高端國象賽事,被稱為“國際象棋的溫布爾登”。
新年伊始,第86屆維克安澤大賽開啟。大師組14人,其中10位等級分在2700以上。目前的“2700俱樂部”總共36人。居文君是14人里唯一女性,等級分2549,排名最低,但其表現卻遠超這一“紙面”數據。寫下本文時,單循環已過8輪,只有兩人在棋后面前拿到勝分,5人戰和,包括世界亞軍涅波姆尼亞奇。居文君更是贏下世界排名第六的菲羅賈,此人已獲今年世界冠軍候選人賽資格,是等級分2750以上的超級棋手。
國際象棋賽事與排名系統,在性別分類上,一個是“女子”,另一個卻不是“男子”,而是不限性別的“公開”。男棋手在“公開”里占據絕對優勢,以致人們習慣性地用“男子”指代了“公開”。但在“公開”的空間里,不同年代都有超級女棋手以非凡的智慧與意志,打破男性對“公開”前列的壟斷。
從1927年首屆女子世錦賽開始,明契克連續拿下8屆棋后,是里程碑式人物。她在女子賽場所向披靡,也在與男棋手的角逐中展現過人才華。當年,棋界將她戰勝過的男棋手趣稱為“明契克俱樂部”成員,“俱樂部”里高手眾多,包括后來的世界冠軍尤偉,他曾兩度敗北。有人統計,明契克總共與男棋手下過近500盤,取勝約150盤,另有約150盤弈和。
加普林達什維利是又一位超級女棋手,犀利進攻是其標志,與男棋手對陣同樣火力十足。1962年,她21歲便取得棋后桂冠,一系列公開賽向她發出邀請,她的強大攻擊力給一眾男子高手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被她擊敗。1977年美國孤松國際賽,48名棋手中有16位特級大師,唯一女棋手加普林達什維利獲得并列第一。第二年,她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特級大師稱號的女棋手。幾年前,奈非大片《后翼棄兵》熱播,在講到主人公哈蒙是參加一項高級別棋賽唯一的女棋手,稱加普林達什維利沒跟男棋手有過對局。這令加普林達什維利極為不滿,她說,劇中那場比賽是1968年,那時她已跟59位男棋手掰過手腕。
加普林達什維利占據棋后寶座16年,1978年由17歲的齊布爾達尼澤取代。在齊布爾達尼澤的字典里,棋手就是棋手,沒有性別標記。除了與女子世界冠軍相關的比賽,她的主戰場是能與男棋手直接對話的公開賽舞臺。在那里,她多次從一眾男棋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位闖入等級分世界排名前100的女棋手。
“天才少女”小波爾加的出現,進一步刷新了人們對女棋手的認知。她7歲就掃落特級大師,15歲奪得匈牙利公開組全國冠軍,16歲戰勝前棋王斯帕斯基,17歲時兩度擊敗棋王卡爾波夫,還在快棋賽贏過當年的棋壇第一人卡斯帕羅夫。多年間,小波只參加“公開”組比賽,倒在她手下的頂尖男棋手可以列出長長的名單,包括多位前棋王。她推開Top100之門仿佛輕而易舉,2004年,28歲的小波爾加抵達了世界第八的驚人高度。
小波爾加15歲成為特級大師,侯逸凡取得這一頭銜時只有14歲,并在兩年后成為國象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棋后。2012年直布羅陀大賽至今讓許多棋迷津津樂道:那次,侯逸凡擊敗4位積分2700以上的高位棋手,贏下小波爾加,終結了小波對女棋手20來年不敗的神話。最終,侯逸凡與前世界亞軍肖特并列第一,加賽快棋憾負才屈居亞軍,創下這一超級賽事女棋手最佳戰績。2014年,20歲的侯逸凡闖入等級分世界前100,一年后升至第55位。2017年,侯逸凡贏下當時的世界第二卡魯阿納。女棋手能擊敗積分2800以上高手,迄今只有她和小波爾加兩人。
侯逸凡逐漸將重心轉移到學業和執教,世界排名前100當中已經好些年沒有了女性身影,但毫無疑問,沖擊會不斷繼續。下一個跨入“Top100”的“她”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