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

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北京教育科技人才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轉化孵化、企業培育和產業集聚的全鏈條。近十年來,北京共孵化上市企業200余家、獨角獸企業30余家。2022年,北京在全國率先試點建設10家引領類標桿孵化器和13家培育類標桿孵化器。日前,北京市有關部門表示,將以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為目標,著力提升創業孵化效能,為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創業孵化進入4.0時代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自1989年第一家孵化器成立以來,歷經30多年的發展,北京已擁有各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500余家。其中,市級孵化器106家,國家級孵化器71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城市的首位,孵化器參與的投資基金超過300億元,規模為全國最高。
回顧北京的創業孵化發展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89年全市第一家孵化器誕生至2000年,是孵化器概念導入階段,也被稱為孵化器的1.0階段。伴隨我國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和中關村的科研工作者下海創辦企業,當時的孵化器主要由各級政府和高校創辦,為創業企業提供辦公空間、會議場所等基本服務。
創業孵化的第二個階段是2001年至2010年,這一階段孵化器提速發展。在海歸創業和全球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門戶網站等互聯網領域的創業激增,吸引了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創辦孵化器,并且增加了投融資、財法稅、資源對接等相關的服務。
第三個階段是2011年至2020年,這是創業創新爆發增長的十年。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催生了移動互聯網的創業熱潮,中關村開始出現不依賴租金,精準提供深度孵化服務的創新型孵化器,服務內容涵蓋了創投孵化、創業輔導、聯合辦公等多種模式。
自2021年起到現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全球創業孵化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前沿科技創新,特別是硬科技的創新創業成為最鮮明的特點。
北京的創業孵化也開始深度鏈接創新源頭,出現了聚焦基因技術、空天技術、智慧能源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孵化器,進入創業孵化4.0時代。同時,高校、企業、投資機構等深度參與,共建未來產業的孵化器,高端人才創新資源和產業要素也在孵化器中匯聚、碰撞,孵化器由此成為釋放創新源頭勢能、促進前沿技術轉化和加速未來產業培育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很多科創領軍企業,通過共建或自建孵化器等方式,深度參與孵化,服務前沿創業企業發展,同時也延伸了自身的創新鏈條,深化了外部創新和企業內部創新的聯動,加速了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與此同時,孵化器開始積極探索新的孵化組織模式,組建起由科技人才、產業專家、投資人和產品經理構成的創業團隊,能夠精準地匹配技術、平臺、基金和產業鏈、創新鏈等資源,加快打造硬科技的孵化項目。作為全球創新生態承上啟下的樞紐環節之一,國際化也已成為孵化器發展的重要標志。
推動孵化器創新發展
基于對北京創業孵化發展趨勢與特點的分析,北京市將推動全市的孵化器搶抓創新變革機遇,同時全力提升專業化、價值化和國際化的水平,從而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創業孵化支撐。
為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轉化孵化、企業培育和產業集聚的全鏈條,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北京市日前發布《北京市關于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北京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支持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最新政策。
根據《指導意見》,到2027年底,北京將形成標桿孵化器示范引領、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骨干支撐、其他科技企業孵化器功能齊全的梯度接續創業孵化體系,孵化器專業化、價值化、國際化程度實現整體提升;國際孵化服務網絡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進一步釋放創新創業活力,有力推動北京成為全球硬科技創新創業高地。
為此,北京市將充分發揮孵化器對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包括支持孵化器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頂級戰略科學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超前深度孵化;支持重點產業領域布局高能級孵化器,強化孵化器在產業創新生態中的樞紐作用;鼓勵領軍企業建設產業孵化器,支持領軍企業與孵化器合作,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支持孵化器聯合社會資本設立早期基金,鼓勵耐心資本建設孵化器;推動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產業園區等共建創投基金、創新平臺,構建“孵化+加速+產業化”的接續機制。
在進一步加強孵化器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方面,將支持孵化器圍繞產業垂直領域,建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做深產業孵化服務;鼓勵孵化器提高創業輔導能力和智慧孵化水平,做精創業孵化服務;積極引導各類人才進入孵化行業,建立多層次培育體系,做強孵化人才團隊;支持孵化器試點,“以服務換股權”、設立政務服務站點,推動具備條件的國資孵化器開展改革試點。
為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業孵化新格局,北京將支持各區結合區域特點和主導產業,加速孵化器布局建設;優化提升創業地標和特色科創社區孵化功能,探索“社區孵化”新模式;支持京津冀孵化器聯合挖掘培育早期項目,強化三地協同孵化;鼓勵孵化器深度鏈接全球創新創業資源,積極吸引知名孵化器來京發展;發揮中關村論壇國家級平臺作用,擴大全球標桿孵化器分論壇影響力,支持各類主體舉辦創新創業活動,提升創業孵化國際化影響力。
“《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加強與本市原始創新資源相匹配的創業孵化能力建設要求,首次明確孵化器的領域布局和區域布局,首次要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宇蕾表示,《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今后將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宣講,引導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創業孵化,掀起硬科技創業的新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