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近期,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論壇以“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世界——加強金融開放合作,促進經濟共享共贏”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位嘉賓出席,并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交流。
金融街論壇至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自2020年起升格為國家級、國際性專業論壇,其不僅是國家開放發展的重要平臺,更對北京金融業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助推作用。
2023論壇年會成果豐碩
2023年是國內金融領域持續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本屆論壇年會牢牢把握國家級金融政策宣傳權威發布平臺、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平臺、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發聲平臺、國際間金融交流合作平臺的核心定位,貫徹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的最新決策部署,貢獻金融開放合作共贏的中國智慧。圍繞論壇年會主題,與會嘉賓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和金融監管政策措施做權威發布解讀,積極引導社會預期。來自全球各地6000余人次線下參會,線上點擊量超過6億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金融市場規模大、潛力足、發展快,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已經成為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的關鍵力量。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資源豐富,金融機構云集,金融人才薈萃,金融改革探索實踐走在前列。未來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不斷增強服務金融發展的功能;加快建設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金融體系,營造更加開放有序的金融發展環境,為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北京力量”。
論壇充分展現專業探討的深度廣度。圍繞金融行業發展的規律性、趨勢性、前沿性等問題,各行業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在論壇年會期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深入探討了加強國家間的宏觀政策對話,提升全球經濟金融韌性的框架和范式,共同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可行路徑,全面剖析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金融服務新引擎的現實和潛在機遇,多方謀劃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的戰略和策略。
聚焦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熱點問題,論壇年會從政策規范、倡議公約、年報指數、平臺案例、揭牌評選等維度,形成30余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綜合考慮社會關切、媒體關注,發布了《共商共享全球化發展機遇北京倡議》《關于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十大重磅成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基層立法聯系點揭牌、金融風險監測中心揭牌運營,金融街論壇作為國家級金融政策權威發布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支持機構范圍擴大、一次性開辦費用補助力度加大、購租房補貼更加靈活……在“金融街發布”專場活動中,西城區發布《西城區關于加快現代金融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金服十條”2.0版),緊扣金融機構發展需求,對1.0版政策進行全方位優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版政策旨在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西城發展,助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業態,持續強化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斷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
從小到大跨越式發展
從2012年創立至今,十余年來金融街論壇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被業界譽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
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國際地位的加速提升和金融擴大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論壇議題設計和國際嘉賓參與度有著明顯變化。從創辦初期更多聚焦國內金融業發展,到“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下的金融使命與擔當,再到面對近年來全球經濟宏觀新格局和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等主題,論壇不斷面向國際發出“中國聲音”,成為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信息窗口。
論壇強化金融使命,為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貢獻智慧與力量。從2012年提出實體經濟呼喚銀行業加快金融創新,到2016年建言金融供給側改革,2018年獻計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再到近幾年連續設立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平行論壇板塊,全方位設置議題切入點,探討銀行機構、資本市場乃至金融科技、金融法治如何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實體企業嘉賓人數逐年上升,與金融機構良性互動,直面供需矛盾,提供解決思路。
論壇匯集改革先聲,發揮了國家級金融政策宣傳權威發布平臺作用。立足論壇平臺,監管部門指明金融監管改革的重點與方向。2019年起開設“金融街發布”專場活動,《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全球重點國家及區域投資風險分析2020》等一批重磅金融成果在論壇年會發布。不斷成為匯集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權威聲音、業界動態的信息高地。
舉辦規格不斷提升,從首屆論壇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區政府共同舉辦,到2020年論壇年會提升為北京市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華社共同主辦,影響力和傳播面持續擴大。
2018年起,金融街論壇從一年一度的行業論壇變成“一主N分多沙龍”的模式,實現月月有活動、周周有聲音,有效發揮“金融風向標”作用。
金融街論壇促進了金融街服務體制改革落地。金融街服務局、金融街合作發展理事會、金融街研究院、北京金融科技和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等組織機構,都是在金融街論壇上揭牌成立、孕育而生。如今,論壇籌辦工作全面市場化,生動詮釋著金融街服務體制改革“政府授權、跨界共治、專業機構、市場機制”的核心要義。
助推北京金融業發展
對北京而言,金融街論壇對提升首都金融品牌影響力、助推金融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始終把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金融業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比重均達到20%左右,是首都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而北京金融街作為首都金融主區,已經發展成為集決策監管、標準制定、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國際合作功能為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是中國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眾多全國性金融行業組織、大型金融機構總部以及優秀金融人才聚集地。截至2022年末,北京金融街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1900余家,總部企業175家,《財富》世界500強總部16家,業務范圍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等門類,擁有債券發行交易、支付清算等眾多金融基礎設施。
金融街論壇始終把促進和深化金融領域全球交流合作,提升首都金融品牌影響力作為重要職責。在金融街論壇平臺帶動下,北京金融街品牌影響力、金融業國際交流水平得到提升。
2013年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金融街正式揭牌運營,當年起論壇開設對話股轉公司專題分論壇。此后歷屆金融街論壇都專題聚焦新三板發展話題,持續討論研究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問題。2021年,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落地北京金融街。
2015年,金融街論壇開設“兩街一城”對話交流活動,探討金融街、華爾街、倫敦金融城等國際金融中心間的合作。此后金融街與倫敦金融城不斷深化合作交流,依托論壇系列活動建立每年互訪機制,北京金融街、倫敦金融城已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交流合作的典范。
今年的論壇上,“金服十條”2.0版,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編制的《中國金融新發展指數報告(2023)》,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北京金融街研究院共同編制的《金融街發展報告(2023)》等一系列成果借助金融街論壇正式發布。
面向未來,如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在參加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閉幕式上所言,北京市將用好本次論壇的成果,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合作,加快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金融體系,為建設金融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北京將緊密對接“一行一局一會”等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的發展需求,積極吸引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在京落地發展;進一步發揮“兩區”的開放優勢,在金融市場開放、資本跨境流動、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金融業雙向開放的新高地;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北交所擴容提質,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