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為了改善老年人的衛浴體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需要觀察他們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本文基于適老化理念展開研究和分析,是為了探尋老年人的需求,在衛浴行為的共性上引導衛浴行為更加合理和便捷。采用行為觀察法關注老年人如廁、沐浴、洗手的相關過程,具體展現為空間模塊的劃分和行為路線圖,并且指出在如廁、洗手臺、淋浴區域的老年人活動的合適范圍。關注其行為流程,分析老年人的衛浴行為方式和姿態,指出相關問題,歸納總結出用戶適老化衛浴的一些設計原則,用以指導老年衛浴的設計實踐。將用戶的需求引導為設計方向,可以觀察用戶的直接和間接需求;設計出符合用戶適應習慣的產品,從而提升產品與用戶的匹配程度。
關鍵詞:老年人;適老化;衛浴產品
我國自從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呈現出規模大、速度快的特征[1]。但我國適老化設計研究起步較晚,與國外的研究相比,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壓力更大。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超過60歲的人口為2.64億,超過65歲年齡的人口為1.91億[2]。因此,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如何通過整合現有的資源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并且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設施,以此來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老齡衛浴產品設計現狀分析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衛浴產品消費國和生產國,更是衛浴產品競爭最激烈的國家之一。縱觀國外研究者們對于老齡衛浴的研究和規劃,如德國和日本,他們對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相關產品的設計進行非常詳細的規劃和分析,他們的設計不僅停留在老年人的生理層次,更多開始向心理層次轉變。但我國老齡化衛浴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發展速度快,雖然目前還無法和國外發達國家的老年產品相比擬,但從理論層次上來看,我國相關理論研究不在少數,而老齡化設計研究在國內的趨勢主要是由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衰退而造成的一些共通性問題,這也和老年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常會伴有一些生理、心理以及生活方式上的變化有一定聯系。
盡管衛浴產品不斷更新迭代,但是我國現有的衛浴空間只能滿足老年人基本的生理需求,還不能滿足老年人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3]。傳統設計上的老年衛浴空間設計也存在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一)安全性問題:由于老年人的骨骼脆弱、肌肉力量不足等問題,衛浴空間是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4000萬老人因地面濕滑而摔倒,其中50%是在衛浴空間中,因此安全也是衛浴空間中應該考慮的首要因素,所以衛浴空間的裝修材料很重要,既要防止老年人摔倒,也要防止摔倒后不會造成較大的傷害。
(二)易用性問題:智能化產品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上的大趨勢,但老年人對于使用智能化產品有些抵觸,并且不易操作,為老年人設計的衛浴設施應以老年人為核心,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特征,以達到一個安全、有效、舒適、自然的效果。老年人使用的衛浴產品應該遵循易用原則,設計時要考慮適宜老年人的尺寸和標準。比如洗手臺的高度過高會使老年人的軀干過度地彎曲下垂,而淋浴頭等相關物品的位置過高會使老年人夠不著,所以一般衛浴設施的尺寸和高度應略低于一般尺寸,老年人不需要過多思考和學習就能夠輕松使用,并且需要考慮到產品的容錯性。
(三)舒適性問題:衛浴空間內的置物架、淋浴器等設計問題容易給老年人帶來不便,并且衛浴空間內的燈光、溫度、濕度、產品材質、操作方式的相關設計需要考慮到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比如在設計產品的形態和使用形式時,要盡量采用老年人熟悉的方式,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復雜的形式會給老年人帶來一些額外的負擔。在衛生間這樣一個混亂的場地,考慮一下物品擺放的布局規劃,并且從人機工程學的角度去思考空間的布局規劃。這樣能使老年群體感受到關愛、舒適。比如衛浴空間的燈光應該柔和不刺激,顏色和指示說明也應該清晰明了。
(四)公平性問題:在適老化理念的基礎上,也需要盡可能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比如在家庭之中一般會有兩個老年人口居住,相對來說,在一定年齡之后會有一個老年人的情況相對于另外一個來說更差,存在殘疾型、無法自理型老人的存在,因此需要讓不同的人群都能夠享受到平等的產品體驗,減少產品的排他性、專有性,使老年人能夠以積極的心態來使用產品,并且從中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
二、用戶分析
(一)老年人的生理狀態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使老年人的生理機能衰退,主要的生理障礙體現為肢體無力和軀體疾病,在此基礎上老年的衛浴產品要有針對性地根據老年人的身體變化而進行專門的設計研究。在60歲以上的女性和65歲以上的男性老年人會出現聽力下降、視力模糊、觸感下降、靈活度下降、平衡力下降,行走障礙等相關身體問題,嚴重影響其對周圍環境的信息接收度。由于內臟功能的衰退、肌肉萎縮等情況發生,70歲老年人的肌肉強度一般僅相當于其30歲的一半,會造成其不能開展劇烈的大幅度運動,阻礙其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在老年衛浴產品中需要結合功能性的衛浴輔助設計和控制水溫、開關在一個合理的位置,并且在衛浴設計中要考慮無障礙設計,創造一個舒適和安全的衛浴體驗。
(二)老年人心理狀態
老年人因為年齡較大,所以自尊心普遍較強,對周圍的事物尤其敏感[4]。較年輕時期神經傳導的速度大幅度下降,需要他人的尊重,滿足因年齡增大而帶來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并且容易產生自卑和孤獨的心理,他們更加需要親人和朋友的關注和理解[5]。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很多老年人還是更加希望能夠親力親為,活得有價值、有尊嚴,這也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三、適老化衛浴產品設計思路
(一)適老化衛浴設計原則
在設計衛浴空間適老化的情況下,需要滿足以下幾點:1.是否將不利因素和相關危險行為所導致的后果降至最低。2.在文化程度較低和記憶力水平、集中注意力水平下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輕易掌握此款產品。3.在老年人喪失感官能力的時候能夠傳達必要的信息。4.在老年人日漸變化的身體條件之下,產品是否能夠控制在合適的空間和范圍內。
(二)衛浴空間的模塊劃分
衛浴空間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設施[6]。基本分為如廁區域、洗手臺區域、沐浴區域。許多老年人在衛浴空間中最容易發生摔倒和因摔倒而造成的二次傷害,所以在衛浴空間的分區設計中,需要更加關注衛浴空間安全、舒適、便利性的原則。
(三)衛浴空間路線圖
老年人在居家過程中,對于衛浴的需求排在第三位次,第一第二為臥室和廚房[7]。通過觀察老年人在衛浴空間的行為路線圖,并且根據行為中心的概念,分析痛點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和痛點能夠很好地反映出老年人在衛浴空間中遇到的一些以往未曾發現的疑難點(如圖1)。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上漲,他們的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即傾向于更加方便地解決問題[8]。比如他們希望的居家環境往往是較小的,太大的居家環境會讓他們覺得疲憊,他們不喜歡上下樓梯,由于腿腳力量的退化,他們的耐力變得低下,心肺功能也在下降。
通過觀察發現,老年人在衛浴空間中停留的時間以及次數最多的是洗手臺和馬桶周圍,在衛浴空間中,他們的日常行為多在此發生一些交互行為,如洗手、行走、蹲下等活動。
在衛浴空間中,起主要連接作用的是洗手臺,幾乎進入洗浴空間后每個行為都將與洗手臺緊密相連,老年人在洗手臺的停留時間也會更長,并且作為行為起始、轉換以及樞紐的位置點,他不具備所有的功能,老年人所需要的不同功能仍然需要在不同的功能分區中實現。
(四)老年人與衛浴空間的交互行為研究
以自理型老人為主體,觀察他們在衛浴空間中每日使用各項器具的時間,研究發現在衛浴空間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交互行為排序:如廁空間>洗手臺空間>洗浴空間,在其中使用困難排序:洗浴空間gt;如廁空間>洗手臺空間。
在衛浴空間中,三大空間如何合理的安排成為目前住宅裝修中的一個重要環節[9]。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適合自己的人機工程原則,在衛浴空間中,應該留出足夠大的動線滿足成員的需求,使其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
例如,在洗手臺空間中需要有600mm以上的空間,因為一個人的側面約為250mm,肩寬約為520mm,在洗手臺空間中,一個人舒適的側身活動距離為450mm,一人使用洗手臺,另一人需要通過的總距離約為800mm。并且舒適的衛浴空間距離需要在人旁側各留出200mm以上的距離,前方的距離需要600mm的距離。
其中在洗手臺的空間中需要預留出旋轉距離至少為600mm的空間和300mm的空隙,這樣在衛浴空間中會使人感到不擁擠、舒適。日常所需的洗浴用品以及護膚產品需要放置在置物架或者洗手臺上,這樣就需要更多的位置來安置這些產品,符合人體工程學,達到舒適的距離以及安全的使用。
在衛浴動線的安排上,衛生間與洗手臺的位置是處于對面的位置,并且需要留出600mm的位置方便使人通過,其次,馬桶的位置尤其是與墻壁的位置應至少有200mm,不然會使人在如廁過程中感到壓抑和難受。最后,如若廁所的面積較小,需要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控制好三大區域的安排。
(五)如廁區域
在老年人如廁的過程中,腰部的脊椎會承受上肢的全部力量,并且在蹲下的過程中腰部的一些伸展和彎曲會造成上半身脊椎的變形,帶來一些不舒適的感受。因此,在整個過程中站起和蹲下是老年人如廁過程中最困難的階段[10]。其中,臀部的壓力根據每個人的情況略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使用時間的長短,人會感到不同程度的壓力。在老年人的腿部神經中,由于腿上的神經和血管比較多,在坐下時受到了擠壓,就會影響他們的血液循環和神經,造成腿部酸麻和肌肉疼痛。根據中國男女的不同進行觀察,發現馬桶的高度應控制在400mm左右,寬度的距離應控制在390mm左右。但是在馬桶的使用上,老年人最舒服的體位是從背部略微前傾,其上半身需要略微向上,并且上半身和腿部的夾角應該在90度到115度的距離為最佳。由此可得,坐便器的傾斜角度應在零度至五度,但是常見的會被控制在三度到四度左右。
在老年人經常活動的馬桶區域,經常會發生很多意外,因此如廁區域的安全需求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扶手和報警裝置(如圖2)。
(六)洗手臺區域
洗手臺是衛浴空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1]。它不僅需要肩負洗手的任務,還需要負責清潔和清洗的任務。尤其是在洗手臺上會殘留一些洗手之后的水漬,會滋生特別多的微生物和有害病菌,也會對家人的健康造成傷害。并且洗臉時由于水的流動性會從手腕處流向地面,造成地面濕滑,極易造成滑倒,會給老年人帶來隱患。
老年人站立洗臉時,高度一般為750mm~850mm,而如果坐著輪椅洗臉時,高度就要下降到650mm~750mm,所以考慮到老年人使用的不同可能性,需要控制其高度保持在650mm~850mm之內,并且最好能夠升降。考慮到老年人手部力量不足,洗手臺上使用的水龍頭應該是杠桿或者是可掀壓的開關樣式,這樣能夠給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帶來方便。洗手臺的鏡子也應該設計成可調整角度的鏡子,方便老年人坐輪椅時也能照到鏡子(如圖3)。
(七)淋浴區域
在淋浴空間內,老年人需要進行多項活動,比如刷牙、洗臉、照鏡子等[12]。因此也需要足夠大的收納空間。由于家庭原因,不同家庭使用的淋浴設備種類并不一樣,常見為淋浴房與浴缸兩種類型。
1.淋浴房
淋浴房與浴缸相比,所占的空間位置更小并且節水節能,更加適用于自理能力較好的老年人,在淋浴房內的設計常規搭配為加裝一些扶手和地面的防滑處理,并且由于水的溫度下降較快,所以需要搭配足夠的保暖設施,在年齡較大的老年人家中因他們站立時間持續太短,所以會搭配坐凳,坐凳會固定在墻面上,不使用時可以折疊,使用時可掀下坐凳。在沐浴空間之內的活動,老年人的舒適感很重要,其中花灑的水量和水壓是其重要因素。花灑可分為手持花灑、頭頂花灑、側噴花灑,其中老年人使用最多的為手持花灑,但是其安裝位置太高,不易拿到,會對日常生活造成麻煩。所以可在墻上設置不同高度的噴頭固定裝置,以便隨時調整(如圖4、圖5)。
2.浴缸
老年人因自身問題使用浴缸也不在少數,坐浴較多。為避免老年人發生溺水的風險,浴缸的深度應不大于500mm,并且長度應控制在1600mm以內,在浴缸里洗浴時也需要有一個臺面方便老年人使用和方便其身體挪進浴缸,甚至很多浴缸為了避免老年人跨著進浴缸不方便,所以會使用半開門式的側開門浴缸,浴缸會結合蓬頭和控制水溫旋鈕,在站起和洗浴時為了防止摔倒,會使用防滑程度更高的材料,并且設置相應的扶手。浴缸的扶手一般設置在浴缸外側邊緣和正、內側的墻面上,也是為了保證老年人在進出浴缸時能有借力點保持其基本的平衡和安全(如圖6)。
(八)照明與通風系統
在衛浴空間中,燈光和通風系統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因為老年人的視力較差,燈光也需要更加柔和自然,不可使用強光[13]。尤其在衛浴空間中的浴霸光線太強,雖然提供了熱度,但是照射在頭頂的溫度會明顯高于其身體上的溫度,給老年人帶來的不適感會更加強烈。
夜晚照明燈光的差距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夜晚由臥室內柔和的小夜燈過渡到衛生間燈光強烈的對比會使老年人眼部有很多不適,引發一定危險。在開關設計上,衛浴的照明開關應該要在衛生間外部,而浴霸的開關要在其內部,在高度的設計上以老年人的普遍身高為主。在通風口的設計上,衛浴空間的流通以機械式的排風扇和窗戶的自然風為主,這樣也能保持衛浴空間良好的通風環境。
(九)色彩設計
色彩影響著人的情緒,老年人的眼部條件較差,甚至一大部分的老年人患有眼部疾病,并且在心理、生理上對顏色的敏感程度不高,因此在衛浴空間裝飾的色彩上不需要特別濃烈的顏色,以溫和為主,并且能夠區分出基本的產品功能,在一些功能性的設計上也要以色彩來區分它們的功能。潔具的顏色和色彩需要統一,盡量使環境空間的色彩更加統一。
四、設計實踐
通過前文的研究,適老化衛浴空間的整體設計方案如圖7、圖8所示。該方案在洗浴方面設有坐浴和躺浴兩種方式,考慮到老年人進入浴缸會使用抬腿和跨兩種動作,所以在浴盆前加入了可折疊的塑料材質,如圖9所示,降低老年人進出困難度,底部采用防滑材質,設有防滑紋理。方便坐浴,也達到省水的目的。在馬桶的設計上,采用了扶手以便減少老年人站起蹲下的困難。對于洗手盆的設計,如圖10所示,老年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彎腰困難的情況,在背后設計滑軌,通過上下滑動洗手盆,可以固定在任意位置,方便洗手、刷牙等,并且在老年人想坐浴的情況下,也可以拉高洗手盆,下方的折疊坐凳也可以展出,方便淋浴。
五、結語
本文以適老化為切入點,觀察用戶在衛浴空間中的行為路線圖,提煉出用戶的行為特征,提出相關的設計策略用以指導設計實踐,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習慣和需求進行適老化設計,這樣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在浴缸和洗手盆的設計上進行創新型設計也能夠為相關領域的產品設計提供可行性參考,適老化產品的相關設計還需要與通用設計相結合,這也是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喬會卿.老年人住宅戶型設計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9.
[2]黃清峰.中國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4.
[3]黃娟.居家養老模式下老年人福祉產品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21.
[4]葉威.基于Jack人因仿真的適老化淋浴座椅設計[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2.
[5]張懿嘉.晚年何以安樂:老年人需求導向的養老模式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22.
[6]鄭安.適老型家居產品設計研究——以衛浴產品為例[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2.
[7]唐堯.住宅收納空間的適老性設計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8]杜曉江.基于用戶體驗的老年人助行產品設計研究[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21.
[9]蔡弘毅.小戶型整體衛浴產品設計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10]李京達.基于情境的居家式養老產品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23.
[11]高銘澤.老年人居住空間無障礙設計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12]喬會卿.老年人住宅戶型設計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09.
[13]葛禹杉.我國康養型養老設施室內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研究[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22.
作者簡介:黃夢潔,中國計量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創新與標準。
通訊作者:吳海江,中國計量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設計創新與標淮、新產品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