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極寒天氣的特點涵蓋低溫、大風和降雪等,對滅火救援工作構成重大挑戰。在極寒環境下,水源結冰、消防設備性能降低、救援人員保暖需求與行動效率之間的矛盾突出、火場偵查與指揮難度加大,以及交通物流面臨障礙等問題尤為顯著。針對救援難點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對策,包括制定優化戰術預案、加強裝備低溫適應性改造、提高救援人員作戰能力、強化部門協作和應急聯動機制、完善交通物流保障體系等,旨在提升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效率,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極寒天氣;滅火救援;消防設備;救援人員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11-0049-03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其中,極寒天氣成為影響人類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冬季,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傳統的滅火救援方法和設備在極端低溫環境下往往難以充分發揮效能,甚至危及消防人員的安全。因此,深入研究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難點及其對策,對于提高消防隊伍的應急響應能力和救援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 極寒天氣定義及特點
1.1" 極寒天氣的定義
極寒天氣,是指氣溫極低,并伴隨著強風和降雪的天氣狀況。根據氣象學領域內普遍認可和采用的“寒冷程度等級表”,極寒天氣通常被定義為氣溫在-40℃及以下的天氣狀況[1]。這種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多個地區均有出現,如歐洲的暴雪嚴寒、亞洲的內蒙古及黑龍江部分地區所經歷的極低氣溫等,極寒天氣不僅對人類活動造成顯著影響,還對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帶來了嚴峻挑戰。
1.2" 極寒天氣的特點
極寒天氣具有顯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氣溫極低,常突破歷史最低紀錄,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第二,持續時間長,極寒天氣往往持續數日乃至數周,造成持久的影響。第三,伴隨強風和降雪,強風加劇了寒冷感,降雪則導致交通受阻和電力設施受損。第四,影響范圍廣泛,極寒天氣不僅局限于局部地區,還會跨地域造成廣泛影響。極寒天氣的這些特點使得滅火救援行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需要消防救援隊伍具備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應對能力。在極寒天氣環境下,消防人員不僅要克服嚴寒帶來的身體不適,還要確保救援設備和器材在極端條件下能夠正常運作,以有效應對火災等突發狀況。
2 極寒天氣下滅火救援難點
2.1" 水源結冰導致的供水困難
在極寒天氣下,水源結冰成為滅火救援的重大難點之一[2]。第一,由于消防水源多為露天設置,當氣溫驟降至極低水平時,水體迅速凍結,導致原本可以隨時取用的消防水源變得難以獲取,例如消火栓、消防水池等設施中的水一旦結冰,就無法正常為消防車供水。第二,水源結冰后,解凍處理過程耗時費力,消防人員需要使用熱水澆灌、明火加熱等方式來嘗試解凍消火栓等設備,但這些方法不僅效率低下,還會引發一定的安全風險。第三,結冰的水源會嚴重制約滅火行動的持續性。在滅火過程中,若供水突然中斷,火勢將迅速擴大,給火災現場的人員和財產安全構成更大的威脅。水源結冰還可能導致消防車輛的水泵等設備受損,因為在抽取結冰水源時,冰塊會進入水泵,造成內部部件的損壞。
2.2" 低溫對消防設備性能的影響
極寒天氣對消防設備的性能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第一,消防車輛在低溫環境下啟動困難。由于氣溫過低,車輛的發動機、電池等關鍵部件性能下降,可能導致無法順利啟動,如發動機的潤滑油在低溫下會變得黏稠,阻力增大,啟動電機的功率輸出也會受到影響。第二,消防器材的可靠性降低。如滅火器、消防水槍等設備,在低溫環境下可能出現密封件失效、閥門凍結等問題,導致滅火器無法正常噴射滅火劑,消防水槍的水流控制變得不穩定。特別要注意的是,泡沫滅火器的適用溫度范圍為4~55℃,二氧化碳滅火器、貯氣瓶式干粉滅火器的適用溫度范圍為-10~55℃,貯壓式干粉滅火器、強化液滅火器的適用溫度范圍為-20~55℃,一旦溫度低于這些范圍,滅火器的性能就會受到影響,不能正常噴射。第三,通信設備在極寒天氣下也容易出現故障。低溫環境會降低電池的續航能力,致使通信設備的工作時間縮短,寒冷還會導致設備的顯示屏出現故障,影響消防指揮人員對火場情況的了解。此外,消防裝備的防護性能也會受到低溫影響,在低溫條件下,消防員的防護服裝會變得僵硬,降低行動的靈活性,而且保溫性能可能減弱,增加消防員在寒冷環境中作業的風險。
2.3" 救援人員防寒保暖與行動效率的矛盾
極寒天氣下,救援人員面臨防寒保暖與行動效率之間的矛盾[3]。一方面,為了有效抵御嚴寒,救援人員需要穿著厚重的防寒服裝。然而,這類服裝往往會限制行動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例如,厚重的棉衣、棉褲會使救援人員的動作變得遲緩,在攀爬樓梯、搬運器材等救援操作中更加吃力。另一方面,為了提高行動效率,救援人員可能會減少防寒衣物的穿著,這無疑會增加他們在極寒環境中遭受凍傷的風險。此外,防寒裝備的佩戴也會對救援人員的視野和操作帶來負面影響,如佩戴厚重的手套會降低手部觸感,影響救援人員操作消防器材的精準性;而佩戴防寒頭盔會限制視野范圍,增加在復雜火場環境中的安全隱患。
2.4" 火場偵查與指揮調度難度增加
極寒天氣給火場偵查與指揮調度帶來巨大挑戰。第一,低溫環境會影響偵查設備的性能。例如,熱成像儀等設備在極寒條件下可能出現精度降低、反應遲緩等問題,導致消防人員難以準確判斷火場的溫度分布和火勢蔓延方向,進而削弱偵查效果。第二,惡劣的天氣條件會阻礙偵查人員的行動。極寒天氣使道路結冰,積雪增厚,增加了行走的難度,偵查人員在進入火場時面臨滑倒、摔傷等安全隱患,直接影響偵查工作的進度。第三,指揮調度的難度加大。在極寒天氣下,通信信號易受干擾,導致指揮中心與現場救援人員之間的溝通不暢;加之天氣寒冷,救援人員的體力消耗加快,指揮人員需要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員和資源,以確保滅火救援行動的有效實施。此外,極寒天氣還會影響火災的發展速度,使得指揮人員難以準確預判火勢的變化趨勢,增加了指揮決策的難度。
2.5" 交通與物流障礙
極寒天氣給滅火救援帶來嚴重的交通與物流障礙。第一,道路結冰導致消防車和救援車輛的行駛速度減慢。在極寒條件下,道路上的積雪和冰層增大了車輛行駛的阻力,降低輪胎的抓地力,進而影響車輛的操控性能,不僅會延長救援隊伍到達火災現場的時間,還會增加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發生事故的風險。第二,交通擁堵情況加劇。由于道路結冰,車輛行駛緩慢,容易造成交通堵塞,進一步阻礙了消防車和救援車輛的通行,延誤滅火救援的時機。第三,物流運輸受到影響。在極寒天氣下,消防物資的運輸可能會受阻,道路封閉、運輸車輛故障等情況均可能導致消防器材、滅火劑等物資無法及時送達火災現場。此外,低溫還會對消防物資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例如,滅火器中的滅火劑可能會因低溫而凝固,進而影響其使用效果。
3 極寒天氣下滅火救援的對策
3.1" 制定并優化極寒天氣滅火救援戰術預案
針對極寒天氣下滅火救援的特殊性,制定并優化戰術預案是提升救援效率的關鍵[4]。一方面,預案需深入分析極寒天氣對火場環境、消防設備性能、人員行動等多方面的影響,清晰界定可能遇到的各類困難與挑戰。在此基礎上,預案應設定多種應急場景,涵蓋水源結冰、設備故障、人員凍傷等情況,并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例如,預案可明確規定,在水源結冰時,優先采用消防車自帶水箱或調用移動式消防水池,同時培訓人員掌握快速解凍技巧。另一方面,預案需強調戰術的靈活性,確保在實戰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迅速調整戰略部署。通過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確保接警后能夠迅速集結隊伍,并根據天氣狀況和火情預判,提前準備必要的防寒裝備和特殊消防器材。實施分層指揮體系,確保在極端環境下指揮系統的高效運行。高層指揮負責總體調度和資源調配,現場指揮則專注于火情研判和人員調配,兩者通過高效通信手段保持緊密聯系。預案還應包含對救援人員的心理調適和體能儲備要求,確保人員在極端環境下保持良好的體能。
3.2" 加強消防裝備的低溫適應性改造
消防裝備的低溫適應性直接關系到救援行動的成功與否,加強裝備改造,提升其在極寒條件下的性能,是提升救援能力的必要舉措。一是針對消防車輛,采用低溫啟動技術,如安裝預熱系統、使用低溫潤滑油,確保車輛在極寒環境下能夠迅速啟動并穩定運行,同時加強車輛保溫措施,如安裝雙層車窗、使用保溫材料包裹關鍵部件,減少熱量散失。二是對于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水槍等,需研發或選用能在低溫環境下正常工作的型號,例如開發適用于極寒環境的專用滅火器,其內部壓力系統、密封件和噴射機構均需經過特殊設計,確保在低溫下仍能穩定工作。對于水槍等需要液體介質的器材,應配備加熱裝置,防止介質結冰。三是通信設備,需選用抗寒性能強的型號,并配備備用電池和防寒保護套,確保在低溫下通信暢通無阻,也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衛星通信、無人機偵察等,彌補地面通信受到的干擾,提高指揮調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3.3" 提高救援人員極寒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救援人員是滅火救援行動的主體,其作戰能力直接關乎救援成效。在極寒環境下,提高人員作戰能力,需從培訓、裝備、體能等多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專業培訓,定期舉辦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實戰模擬演練,使救援人員熟悉極寒環境下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掌握快速解凍水源、設備保溫、人員保暖等實用技能。第二,優化裝備配置,為救援人員配備專業的防寒服裝和裝備,如防寒服、保暖手套、防滑鞋等,確保人員在極寒中既能有效保溫,又能靈活作業,配備完備的醫療急救包,包括防凍傷藥膏、高熱量食品等,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凍傷及體能消耗過度等情況。第三,加強體能訓練,針對極寒環境下的高強度特性,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方案,包括耐寒訓練、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等,以增強人員在低溫環境下的體能儲備和適應能力。
3.4" 加強部門協作與應急聯動機制
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行動,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密切協作,因此,加強部門協作,完善應急聯動機制,是提升救援效率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明確各部門在極寒天氣下的職責與任務,例如,氣象部門負責提供實時天氣信息,交通部門保障道路暢通,醫療部門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確保各部門能夠迅速響應、協同行動。第二,完善信息共享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和通信聯絡機制,確保在極寒天氣下,各部門能實時掌握火情動態、救援進展等信息,實現快速響應和高效協同。第三,定期組織跨部門聯合演練,通過模擬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場景,檢驗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和應急聯動機制的有效性,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升整體救援效能。
3.5" 完善極端天氣下的交通與物流應急保障體系
極寒天氣對交通和物流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構建極端天氣下的交通與物流應急保障體系,是確保救援物資及時送達、救援行動順利進行的關鍵。第一,加強道路保障,建立極端天氣下的道路除雪除冰機制,確保消防車及救援車輛能夠迅速到達火災現場。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監控系統,可實時監測道路狀況,為救援車輛提供最優路線規劃。第二,優化物流體系,建立極端天氣下的物資儲備與緊急調配機制。在火災易發區域,提前儲備充足的消防器材、滅火劑等關鍵物資,確保在極寒天氣下,物資能夠迅速到位。此外,與物流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快速調用物流資源,實現救援物資的及時送達。第三,加強交通管理,在極寒天氣下,實施必要的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優先保障消防車和救援車輛的通行。
4 結束語
極寒天氣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諸多挑戰,通過制定優化應急預案、加強裝備改造與升級、提高人員的實戰能力、強化部門間的協作,以及完善交通物流保障體系等對策,可有效提升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效果。未來,應持續關注氣候變化,進一步研發適應極端環境的消防技術和裝備,加大對人員的培訓和跨部門合作,不斷完善應急保障體系,以更好地應對極寒天氣下的滅火救援挑戰。
參考文獻
[1]靳翔凱.極寒天氣下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對策[J].大眾標準化,2023(2):102-104.
[2]蔡承伯.極寒天氣對滅火救援效能的影響及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3):59-61.
[3]張廣群,楊博智.極寒天氣下提升消防裝備作戰效能的研究[J].中國消防,2021(10):62-64.
[4]代旭日,趙波.極寒天氣對滅火救援效能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0,39(6):82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