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商鋪火災隱患排查的重點部位、問題以及改進措施,明確了電氣線路、貨物堆放、廚房燃氣設備及疏散通道等作為火災高風險區域,在隱患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基于這些研究,提出強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完善隱患排查覆蓋范圍、提升設施管理水平及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的改進建議,旨在有效降低火災事故風險,為社會安全和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商鋪火災隱患;重點部位;隱患排查;火災防控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11-0094-03
商鋪作為城市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人流密集、物流頻繁、空間利用率高等特點,成為火災風險的高發地帶。近年來,由于火災隱患未能得到及時排查與整治,商鋪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深入研究商鋪火災隱患排查的重點部位、問題及改進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商鋪火災隱患排查中的重點部位
1.1" 電氣線路及設備
依據GB50303—2015《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相關規定,電氣線路的絕緣性能需滿足不低于0.5MΩ的標準,且漏電保護裝置須在30ms內迅速響應。在隱患排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商鋪的電纜絕緣電阻值不足0.1MΩ,且漏電保護裝置反應延遲或完全失效。商鋪所使用的插座負荷超出額定值10A,造成局部溫度急劇上升,超過80℃,遠超安全標準限定的70℃。在一些老舊市場的供電系統中,導線橫截面積僅為1.5mm2,而實際承載功率卻高達2000W,遠遠超出了其設計承載能力。
1.2" 貨物堆放區域
在有限的空間內,商鋪往往將商品密集擺放,尤其是將易燃物,如紙箱和塑料,放置于距離電氣設備很近的位置,這些物品在高溫條件下極易發生火災。商鋪內部貨物堆疊高度超過4m,明顯違反了安全堆放規范,大大增加垮塌的風險。當貨物堆積至通道區域時,造成通道狹窄,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人員無法順利疏散。
1.3" 廚房與燃氣設備
餐飲商鋪的廚房是火災隱患突出的區域,燃氣泄漏與油煙管道積油是主要原因。在隱患排查過程中,發現燃氣管道在密封接口處發生漏損,若長時間累積,將可能引發爆炸風險。油煙管道內積油若超過0.5mm,火焰沿煙道傳播速度可達2m/s,極易在短時間內造成大范圍火災。一些店面因未制定固定清潔方案,油脂污漬累積普遍超過6個月。
1.4" 疏散通道與安全出口
在火災發生時,疏散通道與安全出口的暢通至關重要,然而,部分商鋪為節省空間,將商品堆疊于疏散通道,致使通道寬度不足0.8m,無法滿足多人在緊急情況下同時撤離的需求。部分緊急出口被長期封閉,僅留有40cm的狹窄通道,僅能容納一人通行,顯著降低了緊急疏散的效率。在緊急情況下,安全出口指示燈的亮度偏低,導致在停電時逃生路徑幾乎不可見,存在安全隱患[1]。
2 商鋪火災隱患排查存在的問題
2.1" 隱患排查覆蓋面不足
在商鋪火災隱患的排查工作中,其覆蓋范圍存在不足之處。基層消防隊伍人員數量有限,且日常工作繁重,導致對商鋪,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小型商鋪進行全面檢查的任務難以實現。眾多商鋪分布廣泛,規模各異,其中不少深藏于古城街巷或建筑層間,未能被消防監管系統數據所涵蓋,從而使得消防排查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有待加強。
2.2" 商鋪經營者消防意識薄弱
商鋪經營者的消防安全意識存在薄弱之處,諸多商鋪業主未能積極參與消防知識的學習與實踐,對火災隱患的認知不足,對隱患排查的重要性認識需要進一步加強。部分商鋪在消防檢查中反復出現同類問題,整改執行不到位,進一步增加了火災隱患的風險。
2.3" 消防設施配備與維護不足
眾多商鋪中,消防設施的配備和維護情況仍不完善。由于資金限制,部分小型商鋪未能配備滅火器、火災報警器等基礎消防設備,導致火災初期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長期忽視保養的消防設施可能存在過期、故障等隱患。在緊急狀況下,若滅火器壓力不足或消火栓水流量不達標,將影響滅火效果[2]。
2.4" 聯合監管機制不健全
在單一部門的監管下,商鋪火災隱患的防治工作存在明顯不足,亟需加強消防、工商、公安等多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形成聯合監管機制。單一部門監管可能導致檢查覆蓋面存在局限,對于發現的隱患,整改過程的監督和跟蹤機制也有待完善。部分商鋪在隱患整改過程中,整改措施落實不徹底,導致火災隱患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3 商鋪火災隱患排查的改進措施
3.1" 提高隱患排查覆蓋率
為確保火災隱患得以發現并迅速整改,隱患排查的覆蓋程度至關重要,然而,由于資源分配不均和巡查手段單一等因素,許多小型或隱蔽商鋪往往難以納入常規巡查體系,導致隱患長期潛伏并逐步加劇。提升排查廣度的核心在于優化資源分配,并借助科技力量提高效率。對于城市商業街區的消防安全,消防部門應以大數據技術為手段,構建詳盡的區域隱患檔案,以商鋪為單位,詳細記錄消防設備配置、隱患記錄與整改進度等信息,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隱患信息的動態可視化監管。該模式能夠直觀呈現高風險區域,為巡查作業提供精準定位的依據。
在密集商業區,無人機承擔起商鋪巡檢的重任,搭載高分辨率熱成像儀,能夠對建筑外墻、煙道等關鍵區域進行快速掃描,一旦捕捉到異常熱源,無人機便會自動標記,并迅速生成隱患報告。采用該技術,隱患巡查所需時間相較于傳統人工巡查大幅縮短,且覆蓋范圍顯著提升。在每個商鋪內部部署火災監測系統,并配備溫感探頭,以實時監控火災潛在隱患。在人員數量受限的特定區域,運用智能調度機制對巡查路徑進行優化。依據商鋪密集程度與潛在風險級別,系統自行設計出最佳的巡檢路徑,實現消防資源的高效配置。通過實施這些技術的協同運用,可有效提升火災防控的效能。
3.2" 強化商鋪消防意識教育
在火災防控領域,商鋪經營者的消防安全意識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商鋪經營者在消防安全方面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這一現狀直接導致潛在問題的出現,使得一些隱患未能得到及時發現與處理。為此,消防部門需定期舉辦消防知識培訓與演練活動,建議每季度開展一次消防技能培訓,內容涉及滅火器操作、逃生技巧以及初期火災撲救策略等。在培訓過程中,案例教學應占主導地位,通過展示以往商鋪火災的實例,深入挖掘火災成因及其后果,使經營者認識到消防安全隱患的危險性。定期組織演練活動,增強個體的緊急疏散能力。在模擬商鋪火災場景中,參與者需詳細了解火災發現、報警、撲救及人員疏散等關鍵環節,熟練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步驟。
在媒體平臺上對消防知識進行普及,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借助社交媒體及短視頻平臺等傳播渠道,廣泛傳播火災防控基礎知識和防范措施,擴大影響范圍,引導更多商鋪業主自覺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在節假日期間,消防部門應集中力量開展消防知識宣傳活動,如在商業街區設立展板、發放消防手冊,并對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進行現場演示。對各類商鋪進行宣傳時,需針對不同特點,對傳播內容進行調整以突出重點。例如,在餐飲業態的商鋪中,應重點講解廚房燃氣設施的操作規程和日常檢查標準;在服裝店與批發商鋪中,應嚴格遵循易燃物品的安全堆放規范[3]。
3.3" 完善消防設施管理
商鋪在應對火災初期的撲救過程中,消防設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部分商鋪存在配置不足或維護不善的問題,導致火災發生時難以有效利用相關設施進行應對[4]。為解決這一問題,商家必須嚴格遵守消防安全規定,對相關設備進行規范配置。具體而言,在50m2及以下的小型商業空間內,應至少安裝一臺4kg的干粉滅火器;若商鋪面積超過100m2,須設置室內消火栓及火災報警裝置。
政府應針對中小型商鋪實施適度的補貼政策,可對每家店鋪的消防設施安裝成本給予補貼,補貼額度最高可達安裝費用的一半,例如,原定兩萬元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費用,在補貼政策下可降至一萬元,此舉顯著提高了系統的安裝比例。推廣智能化消防設施對于優化管理層面至關重要。消防部門可接收火災報警系統自動發出的警報信號,顯著縮短報警時間。在場所中部署智能滅火器監測設備,該設備能夠對滅火器的壓力狀況及有效期限實時監控,并適時向管理者發出更換或保養的警示。通過這些措施,不僅能有效提升消防設施的完好率,還能顯著降低初期火災的蔓延風險。
3.4" 建立聯合執法與監管機制
對于商鋪火災隱患的妥善處理,必須依靠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僅憑消防部門的努力,難以滿足監管要求。資源整合與監管效率提升,得益于聯合執法機制的合理運用。消防、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須明確界定各自職責,共同構建聯合應對機制。執行證照審核的工商部門、負責隱患檢測的消防機構以及執行違規處罰的公安部門,各自肩負著維護市場秩序與公共安全的重任。火災風險的評估是聯合執法的重要依據,其計算可通過以下公式進行:
R=P×C
式中:R——火災風險值;
P——火災發生的概率;
C——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
假設某商鋪火災概率P=0.01,潛在經濟損失C=1000000元,則其風險值R=0.01×1000000=10000元。聯合執法機制應優先針對高風險值的商鋪進行排查與整改。
整改完成后,應建立復查機制,確保隱患得到真正消除。在復查過程中,對于屢次違規的商鋪,罰款額度應逐次遞增,從第一次的1000元遞增至5000元,直至整改達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強化商鋪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并建立長效的隱患治理機制[5]。
4 結束語
商鋪作為商業活動的重要場所,其火災隱患具有廣泛性和復雜性。針對電氣線路、貨物堆放、廚房燃氣設備及疏散通道等重點部位,開展全面細致的排查工作是防控火災的關鍵措施。需要不斷強化商鋪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排查工作的覆蓋率、完善設施的管理和建立聯合監管機制等措施加以改進。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構建完善的火災防控體系,才能有效降低商鋪火災發生的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曉霞,郭曉婕,李莉.基于FAM-HAZOP法的古建筑火災隱患排查分析研究[J].勞動保護,2024(7):83-85.
[2]王永洪.小型木器加工廠火災預防及對策研究:基于廊坊部
分家具廠火災隱患排查[J].消防界(電子版),2024,10(12):
120-122.
[3]何金津.淺談大型酒店存在的火災隱患及成因與防火對策[J].中國科技縱橫,2019(14):181-182.
[4]秦川.三明市“防火災、控事故、保安全”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獲肯定[J].安全與健康,2023(6):34-35.
[5]田彬,崔曉君.基于HAZOP偏差分析方法的沿街商鋪火災隱患排查方法研究[J].安全,2021,42(10):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