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芳
所以選擇桂玲老師來上這節展示課,有兩點原因:其一,桂老師作為衢州市實驗學校錦溪校區的教研組長,是衢州義務教育階段最早一批帶領整個教研組進行大單元設計的實踐者,大單元開設項目多且行動過程扎實,圍繞大單元教學還同步開展校園籃球聯賽、校園排球聯賽等,學生的運動能力進步顯著。其二,桂老師作為衢州第一批中小學體育課改研修團隊成員,一直致力于課堂教學轉型的探索與實踐,不僅個人獲得衢州市教學活動評審一等獎,還帶領教研組多名年輕教師獲得區級、市級一等獎。更可貴的是,其個人有敢于打破自己舒適區的勇氣,不斷在轉型過程中探索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等理念的落實,不斷優化教學轉型的四條要求,有寶貴的自我反思與自我革新能力。當然,像桂玲這樣的老師,在浙江乃至全國很多地區都有涌現。正是有這樣一批批樂于學習、勤于實踐的老師,才推動體育教學改革一直往深水區邁進。下面就本課做如下點評。
一、大單元設計合理,學生身上表現出大單元教學的濃厚影子
盡快讓學生形成“會比賽”的能力,是設計球類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的主要目的,學習結構化的知識與技能是基本的內容要求。關鍵是選擇怎樣的結構化知識與技能才符合學情特點以更快達成目的呢?桂老師針對初中的第一個排球大單元設計,將墊球、傳球、移動作為主要技術,以拋球代替發球,降低網高、縮小場地,通過“穩定、準確、到位、攻擊性”等培養學生的技戰術意識,以此誘發出扣球、發球技術,逐漸了解一傳、二傳、攻手等角色職能?!皩W、練、賽”在單元每一節課里都有落實,加之課外還組織年級排球聯賽,學生對排球的興趣由開始的排斥到如今的熱愛,從開始的一墊就“飛”到如今的“墊、傳、扣”結合,見證著大單元教學與課內外一體化的成果——這也充分證明,通過大單元教學,發展學生1~2項運動技能、形成運動興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二、內容結構化有一定難度,體現學習進階的速度與深度
教學內容結構化既有課時層面,又有單元層面。本課作為運用維度,有前面學習內容(墊球與傳球)的鞏固與強化,同時在追求墊傳到位的情況下,如何利用二傳的分球,實現進攻最優選擇是本課學習的關鍵。當然,二傳分球的原則或依據有很多,本課重點體驗看來球(方向、距離等)、看隊友(站位、能力等),下次課要在此基礎上,看自身與隊友的關系、看對手位置等,不斷提高要求,體現進階。
本課設計的“三個一”有關聯,也有層層遞進的難度挑戰:單一練習是墊球+傳球+跳起接球,用三角站位提高墊傳的方向控制難度,同時用“跳起接球”誘導傳球高度,既是舊知的鞏固提高,也為組合練習“墊球+傳球+扣球”作鋪墊。組合練習產生二傳選擇,涉及到對來球的判斷、對自身位置的調整、對同伴能力的判斷,同時檢驗墊球與傳球的到位性、扣擊球的果斷準確等。對于防守的5號同學,也是檢驗墊球能力的好機會。面對傳球,2、4號位同步起跳,每完成一個輪回即跑位輪換等,包含有盡可能多的項目學習元素,也提升了練習密度與強度。比賽時用5v5對抗,沿用本單元特定規則:小場地少人數低網高,同時場上可以不輪換也可以自由換位,誘導學生更多地使用進攻配合,提高了比賽的激烈對抗程度。應該說,單元的學習進階是比較快的,學練內容也有較高難度——這也正是本課的看點,激發教師投入大單元研究與實踐中,從學生的表現中感受教學的成就感。
三、問題與評價相呼應,體現思維與素養的進階
本課的問題更聚焦于“怎么辦、為什么”的策略與原理層面,且問題附著于任務情境中,容易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誘發思維進階。同時,利用學習評價單,將學練標準與隨堂測驗濃縮在一頁紙上,方便學生根據標準做檢驗診斷,并及時記錄問題答案,而自我總結的答案,又可以在下一個練習中進行檢驗論證。課堂小結時,教師又及時將原本零碎的知識進行整合提煉,形成知識的結構圖,有助于學生更完整深入地進行理解。
特別指出的是:桂老師在指導時,已逐漸摒棄原來上課時“話多、聲大”的現象,而是融入學生中,專注于發現問題(尤其是生成性問題)做個性化精準指導。體現了幾個“不”字原則:不直接指出問題、不直接告知答案、不集中暫停糾錯、不面向全體喊話等。這樣的改變反倒誘發出學生主動講、主動問、主動交流。我們相信,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思維與素養會隨之有更好的進階。
四、分組分層教學常態化,提高了教學的組織性與針對性
本課有多處體現分層,一是女生第7、8小組,能力最弱,學練時做單獨安排,照顧基礎、保護信心;二是男女生分層,學練標準做區別對待;三是男生之間分層,比賽分為上下半場,下半場勝勝、負負對抗,使比賽雙方水平更接近。這些分層是建立在常態化基礎上的。正因為有常態的小組化教學堅持,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顯得很自如從容,先后使用小組講解、小組觀摩其他組后再簡要講解、小組長集合講解、結合戰術板講解、小組長分配任務等,小組內部分工明確、行動迅速,大大提高了課堂的組織效率。
五、可以改進的幾個方面
1.比賽可制訂特殊規則。為了鼓勵學生最大化地運用“墊球+傳球+扣擊球”組合技術,組織比賽時,可增設特殊規則,如使用三次配合并扣擊過網得分的可直接計2分,其余得分計1分。當然,這個特殊規則也不宜常用,因為排球開放性特征,要鼓勵學生根據來球特征選擇最有利的得分選項才是關鍵。
2.針對初中行政班上課的多層差異尋找最優解決方案。許多初中未實施男女分班上課,這就導致初中課堂里會出現多種差異,男女之間、男生之間、女生之間等,若不重視這些客觀存在的差異,會導致班級里出現被邊緣化的學生、看熱鬧的學生、參與度低的學生。除了進行合理化分組外,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應的學練任務才是關鍵,教師可在不同的課次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傾斜,不必在每次課里對所有學生面面俱到、平均分配,這也是大單元教學提供的教學契機——從更長遠的目光進行分層指導。
3.強化課堂育人功能。課堂是最重要的育人場所,本課的進步空間在于育人體現,教案中的情感目標未能在課中得到充分落實,歸根到底是教師心里對“人”的重視還不夠。人的一切技戰術行為表現,背后是個體與群體的認知、心理、情緒、情感在支撐,尤其是球類項目,專注機智、自信果斷、信任團結、渴望勝利、情緒調控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內容,需要隨時捕捉教育契機,使課堂不僅有“項目味”“教學味”,更有“教育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