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浩 王洋
(1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婦產科,吉林 延吉 133000;2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婦科)
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居于前三位的是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卵巢癌雖居于第三位,但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處,而且大部分卵巢癌發生時為絕經后期,卵巢已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卵巢癌患者臨床癥狀相對不明顯,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導致70%~80%的卵巢癌在最初被診斷時往往已瀕臨晚期,預后不良〔1,2〕。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診出率,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預后意義深遠。卵巢惡性腫瘤發病風險(ROMA)指數是結合血清糖類抗原(CA)125、人附睪蛋白(HE)4水平和患者絕經狀態,建立回歸模型計算出預測指數,評估發生卵巢癌的風險〔3〕。有研究指出,D-二聚體是與腫瘤相關的指標〔4,5〕,D-二聚體水平持續升高的纖維破壞和重塑過程為癌細胞的轉移和蔓延提供了充足的細胞環境〔6〕。本研究旨在探討ROMA指數聯合D-二聚體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取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婦科就診的卵巢良惡性腫瘤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92例患者,其中卵巢癌組93例,年齡(52.35±11.06)歲,絕經患者48例(51.61%);上皮性卵巢癌84例(90、32%),非上皮性卵巢癌9例(9.68%)。卵巢良性腫瘤組99例,年齡(48.00±14.80)歲,絕經后患者50例(50.51%),絕經前患者49例(49.49%),畸胎瘤31例(31.31%),漿液性囊腺瘤39例(39.39%),黏液性囊腺瘤16例(16.16%),其他13例(13.13%)。納入標準:①具有完整的病例資料,其中包括年齡、絕經狀態、術后病例報告或病理活檢報告等;②除入院常規外,所有患者于術前或行病理活檢前1 w行血清CA125、HE4、D-二聚體檢測;③首次診斷。排除標準:①診斷為其他系統腫瘤或卵巢轉移性癌,或合并有其他腫瘤病史;②入院采血前接受過放療、化療者;③術前血漿 D-二聚體水平嚴重異常者、凝血功能異常及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④既往有雙側卵巢及子宮切除病史,無法準確判斷絕經狀態者。
1.2基礎資料收集 收集患者姓名、年齡、絕經狀態、病理診斷結果,卵巢癌組組織學類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女性生殖器腫瘤組織學分類〕及腫瘤的臨床分期及治療前1 w內CA125、HE4、D-二聚體水平。
1.3ROMA指數計算 計算預測指數(PI),絕經前PI=-0.12+2.38×LN(HE4)+0.062 6×LN(CA125),絕經后PI=-8.09+1.04×LN(HE4)+0.732×LN(CA125)。ROMA指數=Exp(PI)/〔1+Exp(PI)〕×100%;其中LN為自然對數,Exp為指數函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Kruskal-Wallis非參數檢驗,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
2.1卵巢癌組及卵巢良性腫瘤組間各項指標比較 卵巢癌組血清CA125、HE4、D-二聚體水平和ROMA指數均高于卵巢良性腫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2卵巢癌組不同月經狀態下各項指標比較 卵巢癌組絕經后患者血清CA125、D-二聚體水平高于絕經后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后患者血清HE4水平、ROMA指數高于絕經后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卵巢癌組不同分期各項指標比較 卵巢癌組晚期Ⅲ+Ⅳ患者血清CA125、D-二聚體水平高于早期Ⅰ+Ⅱ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晚期Ⅲ+Ⅳ患者血清HE4水平、ROMA指數高于早期Ⅰ+Ⅱ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卵巢癌組不同絕經狀態下及各項指標比較〔M(P25,P76)〕
2.4D-二聚體、CA125、HE4及ROMA指數診斷卵巢癌的ROC曲線分析 D-二聚體、CA125、HE4及ROMA指數單獨診斷時的AUC分別為0.734、0.919、0.887、0.9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界值分別為0.61、37.00、54.16、859.06%,靈敏度分別為45.20%、79.60%、74.20%、79.60%,特異度分別為90.90%、91.90%、86.90%、92.90%。CA125+D-二聚體、HE4+D-二聚體、ROMA指數+D-二聚體聯合診斷的AUC分別為0.923、0.920、0.93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靈敏度分別為82.80%、84.95%、86.02%,特異度分別為89.90%、85.86%、92.93%,見圖1。

聯合預測因子1:ROMA指數+D-二聚體;聯合預測因子2:CA125+D-二聚體;聯合預測因子3:HE4+D-二聚體圖1 各指標單獨及聯合診斷卵巢癌的ROC曲線
CA125用于卵巢癌的診斷其特異度較高,對卵巢癌的診斷具有一定參考意義〔7〕,然而,在生殖器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膜炎癥性疾病等病理狀態及妊娠、月經等生理狀態時血清CA125水平也升高〔8〕,因此,CA125不是診斷或篩查早期卵巢癌的良好獨立指標〔9〕。HE4是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應用于卵巢癌診斷的生物學指標,其高表達于卵巢惡性組織,尤其是在上皮性惡性卵巢癌中具有較高靈敏度和特異度〔10〕,可用于卵巢良惡性腫瘤的診斷〔11〕。但在卵巢透明細胞癌中僅一半患者表達為HE4陽性,同時在黏液性卵巢癌和生殖細胞癌中均不表達〔12〕。ROMA指數依據是否絕經分別計算,本研究中ROMA指數診斷卵巢癌的靈敏度、特異度均高于CA125和HE4,與既往研究一致〔13〕。因此,ROMA指數比單獨的CA125、HE4更適宜作為卵巢癌篩查指標。
研究表明,惡性腫瘤不同程度伴有凝血系統及纖溶系統的紊亂,表現為彌散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栓塞或僅僅表現為凝血系統異常〔14〕,但尚未廣泛應用于腫瘤診斷中。卵巢腫瘤也常伴有凝血和纖溶激活標志物的異常變化〔15〕,有研究表明血清D-二聚體可作為卵巢癌的標志物〔16〕。本研究結果表明,D-二聚體有望成為篩查卵巢癌的指標。而且D-二聚體結合ROMA指數與D-二聚體結合CA125、D-二聚體結合HE4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為卵巢癌的篩查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