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2023年9月20日,按照中央社會工作部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協會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協會黨支部制定了主題教育工作計劃及調研工作方案,建立了集中學習常態化制度,每周五下午為集中學習固定時間。同時,為確保學習成效,在集中學習時結合交流研討,請黨員同志分享學習心得,談體會、談經驗。2023年協會共舉辦12次主題教育集中學習。李祥彬、肖鳳桐、賈海、督導組領導先后參加學習活動。
9月下旬至年底,協會主要領導赴無錫、常州、蘇州、徐州、昆明、貴陽、重慶、成都8城,圍繞行業創新發展、黨建聯建等議題,對當地城軌交通企業及行業民營企業,進行實地調研與座談交流,推動解決一批行業所需、改革所急、會員所盼的問題。

2023年5月1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主辦的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行業·協會品牌建設論壇”發布“品牌協會成長計劃”首批成果,在參與“品牌協會成長計劃”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中,共涌現出23家成長良好的商協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名列其中;會上還發布了20個首批典型案例,協會“三管齊下不斷夯實城軌行業發展基礎工作”的案例成功入選。

2023年4月27日,北京-青島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青島拉開帷幕,首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同期舉辦。
展會以“智賦城軌,綠色發展”為主題,攜手超400家全球高質量展商及22家城軌業主聯袂出席,展示面積超60000平方米,創下展會規模歷史新高;“13+N”列多制式實車展示,成為展會最大亮點之一。展會采取“線上+線下”“展”“會”融合辦展的模式,論壇邀請業界院士、知名專家帶來城軌交通領域未來發展趨勢與突破性成果最新進展分享。主題涵蓋行業發展熱點、痛點與未來趨勢,邀請城軌交通設計規劃、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技術裝備、人才培養、智能裝備、數字化轉型、TOD、中低運能、安全、REITs、系統解決方案等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前來論道,助力軌道交通同仁與最新動向保持同步,預見中國軌道市場的未來趨勢,共同構建行業綠智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同期首度亮相的首屆城軌高交會異彩紛呈,重點發布簽約43項,意向簽約金額近300億元,將高新技術產品和城軌綠智發展的共識落到實處。高新技術成果館也是創新的一大亮點,按照智慧化、綠色化兩大主題分類展示:智慧化主題下有新一代城軌列車控制系統、5G應用等。綠色化主題下有交流同相供電、永磁牽引系統、牽引直流供電系統雙向變流、高頻輔助變流器、氫能源、磁懸浮離心壓縮機冷水機組、光伏發電等,旨在為觀眾集中、分類展示城軌交通行業的高新技術成果。

2023年3月24日,中國城軌交通業主領導人峰會2023北京年會召開,全國52家城軌業主單位主要領導和國家有關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北京年會是繼前五屆年會成功舉辦、2022年8月協會換屆并產生新一屆輪值會長單位后舉辦的第一屆峰會,是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全力推進我國城軌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邁入新征途的歷史節點上召開的一屆峰會,也是城軌交通業主單位參會最全的一屆峰會。
遵循城軌交通站城融合可持續發展理念,2023年9月22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TOD發展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來自全國51個擁有城軌交通的城市代表團,和城軌交通TOD全產業鏈的800多名代表共襄盛會,是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開展TOD發建設實踐以來,主辦層級最高、參會單位最廣、嘉賓代表最多、主要成果最豐、社會影響最大的專業性盛會之一。TOD發展大會全面總結城軌交通TOD的創新實踐和經驗做法,為推動我國城軌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促進城軌交通和城市發展協同共贏標定航向。
在我國城軌交通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節點,大會發布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TOD)的指導意見》。這是首份以協會名義制定出臺的全面指導城軌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利用(TOD)的重要文獻,對于進一步鼓勵和發展城軌交通TOD的開發和實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統籌謀劃好協會未來五年各項工作,依據國家各部委對協會工作職能支撐、宣傳貫徹落實《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和《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城軌行動方案》等對協會能力建設等方面的要求,結合協會發展實際,協會組織編制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五年發展規劃(2023年-2027年》。
未來五年,協會將實施“41431”發展戰略:以四大方向為引領,即智慧城軌建設、綠色城軌建設、融合城軌建設、中華城軌建設;高效運行一個平臺,即高水平行業服務平臺;深入實施四大工程,即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服務質量提升工程、人才培養工程和品牌創建工程;不斷完善三大體系,即標準化體系、會員服務體系和依法治會體系;最終實現一個目標,把協會建設成為社會責任感強、行業影響力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協會。《五年規劃》提出協會工作應不斷貼近精準服務會員,不斷夯實行業發展基礎,不斷引領行業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自主化發展潮流,在推動城軌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不斷實現協會成長、提升協會價值。社會組織評估爭取達5A級。
2023年11月2日,中城軌〔2023〕60號文下發“關于對低運能系統分會重組加強方案的批復”。12月12日,低運能系統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全體會員會議在京召開。
低運能系統分會以原現代有軌電車分會為基礎,工作范圍包含目前行業中的四種低運能系統制式及以后可能出現的新型低運能軌道交通系統制式,包括但不限于:有軌電車、電子導向膠輪系統、導軌式膠輪系統、懸掛式單軌系統和其他運輸能力小于10000人次/小時的新制式軌道交通(依據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分類》團體標準)。
低運能系統分會的重組加強將成為推動城市軌道交通低運能系統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契機,在協會指導下,分會將繼續聚焦低運能系統的全生命周期,在立項審批、規劃設計、成本控制、標準制定、評審評價、示范工程、技能大賽等方面予以更多的引導,落實智慧城軌、綠色城軌、融合城軌、中華城軌建設,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貢獻力量。
為推動我國城軌交通裝備自主發展壯大,形成交通強國和制造強國崛起的重要物質基礎,適應當前形勢的深刻變化;促進城軌交通科技進步,實現高質量發展;提高城軌交通全產業鏈安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協會決定啟動城軌裝備自主化先導工程實施方案。2023年5月至12月,協會自主化辦公室分別面向全行業的城軌業主、科研院所、裝備制造企業等,就先導工程在全國范圍內分片區召開9次座談會,調研行業情況、摸底潛在項目。
為全面反映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態勢,協會根據《城市軌道交通效能評價指標體系》(T/CAMET 01002-2019),于2023年6月14日發布《2022年度城市軌道交通效能評價指標分析報告》。
《2022年度城市軌道交通效能評價指標分析報告》以協會掌握的統計數據為基礎,選取了發展指數、效率指數、安全指數、經濟指數和服務指數等5個分項評價指數下的17項主要指標,以及效能指數進行分析,分析結論可用于相關城市及企業對標,同時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2023年11月16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廣州地鐵集團與越南胡志明市城鐵管理委員會在廣州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共同制定目標,以支持研究實施胡志明市城市鐵路系統發展戰略,包括到2035年建成新的城市鐵路系統。三方合作具體包括分享中國軌道交通前期規劃方面經驗和解決方案、知識分享與人才培養的合作、施工技術共享方面的合作等方面。
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地區發展提速。備忘錄文件的簽署標志著協會助力企業走出國門,向國外提供城軌技術支持,具有深遠意義。
為積極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與“十四五”發展思路》中有關標準國際化的相關任務要求,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編譯了《城市軌道交通分類》(T/CAMET 00001—2020)團體標準的外文版,標準名稱是《Classific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于2023年12月14日正式發布。該標準支持自主創新技術,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基礎性標準,包含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十大制式。發布外文版標準有利于促進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有利于滿足對外貿易需求,有利于加強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自主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利于推進協會團體標準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