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咨詢師。歡迎來到姚姚老師的心理診療室。
特邀嘉賓:姚姚,心理治療師,貴州醫科大學心理學碩士,擅長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工作。
姚姚老師:
上周我的奶奶去世了,我感到很悲傷。小時候爸爸媽媽不在我身邊,是奶奶把我撫養長大。她對我很好,只是后來生病了,得了阿爾茨海默病,經常把我認成我的小姨。我現在一閉上眼睛就能回想起她生病后我帶她出去曬太陽的場景,我該怎么改善心情?
貴州 小甜
小甜同學:
老師能從你的文字中感受到你很悲傷,節哀順變。奶奶剛去世,你會想起她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抑制自己的思念之情。生老病死是我們人生中需要面對的事情。我們不得不面對生死,接受最親的人會離開我們的事實。此時老師很想給你一個擁抱。我相信如果奶奶知道你很思念她,她一定很高興。你現在先別著急去做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讓這份悲傷沉浸一會兒,一直抑制自己的情緒會讓你更加難受,處理負面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當你想奶奶的時候,可以想象她在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看著你、守護你,她希望你能過上好的生活,希望你能開心一點!
姚姚老師
姚姚老師:
最近我感覺壓力很大,因為我原來在普通班,這個學期考進了重點班。在重點班里大家都很優秀,我拼盡全力才考到班里第15名左右。班主任經常找我談話,對我寄予厚望。我也給自己樹立了一定要在期末考試考到前10名的目標。可我樹立了目標之后反而學習熱情下降了,心情也不好。
湖南 小湘
小湘同學:
你是一個很上進的女孩,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但老師注意到你有“一定要做某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在心理學上屬于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的特征之一是絕對化,指話語中經常包含“必須”“一定”“肯定”等詞,即絕對化要求。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和解釋所引起的。在你的描述中,其實第15名這件事沒有引發你的焦慮情緒,而是你要求自己一定要考到前10名的目標給你帶來了壓力。如果你把這種不合理信念轉換成“我正在努力做某事”“我盡量嘗試做某事”的句式,會讓你更有信心。
姚姚老師
姚姚老師:
我前幾天和媽媽吵架了。我發現我平時不是容易發脾氣的人,但一和媽媽聊天就容易吵架,然后我就會一連幾天都和媽媽冷戰,家里的氣氛也變得壓抑。我這幾天回家都沒有歸屬感,感覺家里冷冰冰的。
浙江 小林
小林同學:
人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很容易放松自己,展示最真實的一面。當我們和朋友交往相處時,會善于偽裝自己,不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因為我們害怕把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后會傷害到對方,會怕對方因此而不喜歡自己。但面對我們最親密的媽媽,我們不害怕她會離開自己,所以我們會把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盡管這些想法很容易傷害到對方。所以,可能媽媽也是這樣,說出來的話很容易就傷害到你。你們就像刺猬一樣,想去愛對方但也會讓對方受傷。如果你不能和媽媽直接溝通,可以試試其他方式,例如寫信、發短信等,和她好好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哦。
姚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