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馨
[摘要]? 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要發揮好農商銀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促進思想政治建設,樹牢“三農”服務意識,強化金融服務使命,提高基層隊伍擔當,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促進金融業務經營健康發展。
[關鍵詞]? 黨建引領;“三農”服務;鄉村振興
[作者單位]? 古藺農商銀行
古藺農商銀行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廣,黨員管理半徑大。截至2023 年6月末,該行有30個營業網點(其中4個城區網點),轄內在崗員工241人,轄內共設置黨支部12個(含退休黨支部1個),其中基層網點設置9個黨支部,機關設置2個黨支部。黨員共有162人,其中在崗黨員109人,雙退黨員53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對象擬轉預備黨員3人,預備黨員轉中共黨員4人。
黨建工作的措施與成效
高度重視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堅持“兩手抓、兩促進”,把黨建工作始終貫穿于業務經營的各個環節,推動黨建和業務協調發展。
加強基層黨支部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結合主題教育工作開展,組織基層黨員進行“每周一學”、“線上+線下”理論知識學習,不斷強化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切實學懂、弄懂、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要義,汲取思想偉力,推動業務發展。
優化基層黨支部干部隊伍建設。突出干部建設,大膽選拔使用年輕黨員干部,優化配強基層黨支部干部,真正把講政治顧大局、講奉獻甘為“三農”服務、經營管理有方、肯擔當敢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基層黨支部隊伍中去,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自2021年以來,該行累計吸收青年黨員14名,打造了一批卓越、年輕、創新的基層黨支部干部隊伍。
夯實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基礎。合理優化黨支部設置,由原有8 個黨支部調整為12個黨支部,促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實行行長兼黨支部書記,推進黨務公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等各項有關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嚴肅規范黨組織生活,建立黨建工作責任考核評價試行辦法,做到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
深化基層黨支部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落實黨支部書記首問制,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借助微評價系統貫徹落實監督機制,暢通監督舉報渠道,把基層黨建工作抓好抓實。
黨建引領“三農”業務發展的實踐
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政策傳導作用。黨支部作為黨委和普通黨員之間溝通的橋梁,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古藺農商銀行充分發揮黨支部政策傳達作用,建立“黨委、黨支部、黨員”三級制度,通過支部黨員大會及時宣講黨委關于促進“三農”業務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有關政策、文件、制度,確保各項要求及時傳達到位、理解到位、執行到位。
雙基共建,服務“三農”多元化。強化政銀聯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握“三農”金融服務重點、助推鄉村“產業興旺”、鄉村“生態宜居”、農民“生活富裕”。為支持縣域醬酒產業發展,古藺農商銀行與縣人行、縣農業農村局三方合作,共同下發《關于金融支持古藺縣紅糧種植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對紅糧種植戶落實免抵押、免擔保、利率優惠“兩免一優”支持政策,采用支農再貸款發放,降低農戶繳息壓力。截至2023年6月末,累計投放紅糧種植貸款466戶、5322萬元。同時采取“農商行+村委會”“雙基共建”開展整村授信,落實“走千訪萬”工作,以網點為中心,利用“蜀信 e·小額農貸”“蜀信 e·商易貸”等拳頭產品,入村開展座談會、入組采集數據源、入戶進行社保卡、貸款優惠政策宣傳,上門現場授信。截至 6月末,古藺農商銀行對轄內246個行政村均開展了“一村一座談”整村授信座談會,覆蓋全縣所有鄉鎮(街道),24.5萬戶城鄉居民,累計發放涉農貸款26.35億元。不斷提升“三農”金融服務覆蓋面,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助農紓企,推廣運用好“三農”新產品。聚焦古藺縣域經濟發展目標,緊扣“生態立縣、酒業強縣、農旅富民”三大戰略,以縣域“三色經濟”相關產業為導向,重點支持紅色文旅、綠色生態、金色醬酒等行業,主動對接古藺縣相關產業領頭企業,建立省市縣重點客戶、重要項目臺賬。創新金融服務產品,重點支持永樂、二郎、茅溪三大醬酒園區客群融資需求;加大對當地紅色旅游、民宿產業、鄉村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縣域文旅產業發展;支持古藺縣公共交通工具升級換代、綠色有機認證農業發展等,通過服務低碳、環保、節能領域,推動了綠色經濟發展。因地制宜推廣運用“蜀信 e·商易貸”“蜀信 e·小額農貸”等信貸產品,全力支持古藺縣甜橙、獼猴桃、肉牛、丫杈豬四大特色產業,以及中藥材、高粱、烤煙、茶葉、土雞五大傳統優勢農業的融資需求。截至2023年6月末,“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貸款余額77,583萬元、“4+6”現代服務業體系貸款余額75,952萬元、“5+1”現代產業體系貸款余額49,00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84,493萬元。持續打造具有縣域特色的“市場名片”,推動業務發展與推廣縣域經濟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為縣域文化產業欣欣向榮賦智賦能。
黨建引領“三農”發展面臨的問題
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由于近年來國有大行業務下沉,農商銀行在鄉鎮網點一家獨大的優勢逐漸減弱,銀行業競爭不斷加大,存在對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某些基層黨支部書記著重強調業務發展,導致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工作失衡,沒有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從而影響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沒有發揮好黨建引領業務發展重要作用。
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基層黨支部書記都由支行行長兼任,往往因存在業務繁忙而忽視黨建知識學習,導致黨建業務知識缺乏,黨建工作推動緩慢,同時由于銀行從業人員調動頻繁,支部黨務干部隊伍不穩定,從而加大黨建工作開展難度。
監督機制不夠健全。黨內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總行黨委辦公室定期不定期對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但未形成長效化監督機制,監督工作未能做實做細,導致“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制度執行存在偏差,不少工作流于形式、浮在面上。
基層黨建引領“三農”業務發展建議
促進思想政治建設,筑牢“三農”服務意識。四川農信自從誕生之日起,就牢固樹立了服務“三農”的基本宗旨,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建引領,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握思想之舵。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心、作為指導業務發展的行動指南,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著力解決學習不深入、思想不統一、行動跟不上的問題,推動全行在思想上統一、政治上團結、行動上一致,從而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延續農信先輩的熱血奉獻精神,真誠、熱情地投入到“三農”服務中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推動業務經營發展,強化金融服務使命。推動“雙基共建”,加強農商行基層黨支部與村(居)委員會黨支部、農商銀行基層黨支部與鎮(鄉)政府黨支部、農商銀行基層黨支部與政企部門黨支部“雙基聯動”。探索“黨建+金融”新模式,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通過產業齊抓、服務共建,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與各鄉鎮簽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合作協議》,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加大信貸扶持力度,促進基層黨組織與個體工商戶、小微商戶、農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客群溝通聯系;以“政務+金融”服務平臺為支撐,推進信用鄉、信用村創建,讓群眾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實時掌握農業主體經營融資需求,增強服務精準度。同時創新推廣“惠支付+蜀信 e·商易貸”“社保卡+蜀信 e·小額農貸”模式,推行減費讓利,重點扶持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縣級重點項目,加強政銀合作、銀企合作,充分發揮農商銀行點多面廣優勢,積極構建完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服務鏈。
強化“三農”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隊伍擔當。充分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基層黨支部開展黨員干部爭先創優活動,不斷提升思想覺悟、道德修養,錘煉主動擔當精神,始終保持好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主動認領三農“責任田”,通過深入基層,入村、入組、入戶進行調研走訪,切實了解客戶融資需求,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組織部門溝通協作,在重點鄉鎮、村(社)派駐“金融第一書記”,加強基層調研,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服務“三農”金融黨員干部隊伍,不斷提升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和服務基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