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葉
【摘要】目的 觀察社區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對高血壓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效果評價。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期間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的50例高血壓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教育指導,觀察組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壓水平。結果 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對照組;血壓水平控制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社區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在高血壓慢性病患者中發揮積極作用,可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積極控制血壓,因此,可在社區中積極推廣。
【關鍵詞】社區健康教育;行為干預;高血壓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
Effect analysis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hronic disease
YANG Zongy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Ximen Street, Kaili City, Guizhou Province, Kaili, Guizhou 55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tension.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leve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tension. Moreover, the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patients is good and can be actively promoted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hronic hypertension;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高血壓是指人體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的一種疾病。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通常沒有明顯癥狀,但長期高血壓會對心臟、血管、腎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1]。一般來說,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增加心臟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的風險。此外,還可能導致腦血管疾病、腎臟損害、視力損害等嚴重并發癥。結合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高血壓已經成為影響社區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并有年輕化傾向。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而社區為高血壓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場所[2]。常規的社區慢性病管理通常為指導患者定期測量血壓,并指導患者服藥、按時隨訪等,患者對疾病管理的重視程度較低,因此血壓控制效果一般,需尋求更為有效的護理方式[3]。社區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對慢性病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社區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慢性病的認知水平。通過向患者傳授相關知識,如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預防措施等,患者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有助于患者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念和行為習慣,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行為干預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行為干預,社區衛生中心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等。行為干預可以包括個體化的指導和培訓,幫助患者制定可行的目標和計劃,并提供持續的監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逐步改變不健康的行為,提高生活質量和疾病管理效果。其在高血壓慢性病管理中,可以帶來許多益處。本次研究擇期選取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50例高血壓慢性病患者,分析社區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的效果。現將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選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期間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的50例高血壓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教育指導,觀察組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6.31±11.26)歲;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7.15±11.03)歲。兩組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 常規教育指導。做好患者的健康體檢,包括血壓監測、用藥指導、按時隨訪等。
觀察組 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1)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擇優秀的護理人員組建高血壓慢性病管理小組,組長由經驗豐富且能力較強的護理人員擔任,負責小組成員的學習培訓,主要學習高血壓相關知識,以及相應的護理操作,旨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增強患者的配合度。(2)檔案建立是社區提供全面醫療護理服務的重要一環,應包含患者的一般資料、病史、過敏史和既往疾病史以及用藥情況等,有助于更好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和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指導,同時為其提供專業護理。(3)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并體檢,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和評估,了解患者的血壓指標。耐心回答患者的任何疑問并提供專業指導。了解患者目前的用藥情況,提供相應的用藥建議,還可通過提供送藥上門的服務,確保患者及時獲得所需藥物。(4)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疾病知識,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廳內以幻燈片、視頻等形式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原因、癥狀、預防和治療方法等,1周/次,60min/次。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集體宣教鼓勵患者之間互動與交流,增加其對疾病的認知和理解。還可開展講座選擇一些疾病知識較為深入的主題,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的發病機制、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等,促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并提出問題予以解答。針對個別體弱患者,可根據患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如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讓患者在家中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并教會在家中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幫助其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5)行為干預。①飲食干預。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體重和活動強度,計算每日所需的熱量攝入量,指導患者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加飽腹感,控制食欲,并促進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可增加谷物(如燕麥、蕎麥、紫米)、含鉀食物(如口蘑、紅莧菜)和新鮮瓜果蔬菜等。戒煙戒酒,控制鹽分攝入量,少食多餐。②運動干預。告知患者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游泳等,可以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水平,說明運動對血壓控制的好處。同時指導患者選擇適合的有氧運動并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量。③用藥干預。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藥物耐受性,選用合適的藥物進行干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應促使患者了解高血壓的危害和防治知識,讓患者意識到長期服藥的必要性。此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定期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和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1.3 觀察標準
(1)觀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按時復診、飲食控制、適度運動、用藥管理,各項分值最高10分,分值高低與管理水平成正比。(2)觀察患者血壓控制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自我管理能力
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血壓控制水平
觀察組血壓控制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嚴重威脅著全球人口的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而社區參與在高血壓慢性病護理管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社區參與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社區是患者生活的重要環境,社區參與可以提供各種服務和支持,如定期體檢、藥物管理、營養指導、心理支持等等。社區參與還可以組織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管理的認識和知識水平,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高血壓,減少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其次,社區參與可以提供個性化的護理計劃。每個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可能不同,社區參與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通過與患者和家屬的交流和合作,社區參與可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目標,并提供相應的護理和支持。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療效果。社區參與還可以提供持續的監測和護理管理。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監測和管理。社區參與可以通過定期的隨訪和監測,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效果,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護理干預。社區參與還可以幫助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記錄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方便患者和醫生進行交流和管理。并且社區還可提供教育支持,促使患者之間互相交流并分享經驗,是高血壓患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研究得出,社區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可有效提升高血壓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其更好控制血壓水平。表明通過社區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和理解,促使他們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和治療措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分析原因為:社區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慢性病的認識和了解程度,通過向患者普及高血壓的病因、發病機制、癥狀和并發癥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增強他們對疾病的了解,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使患者更加重視自身疾病的管理。行為干預可以通過對患者的良好行為進行正面強化,促進患者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來[5]。社區健康教育結合行為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參與度和治療依從性,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竇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社區健康教育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4):69-71.
[2] 林偉平,黃鎮成,廖秋曉.社區健康教育在提高居民高血壓知識知曉方面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92):557-558.
[3] 張坤秀,林琴,廖秀婷,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素養與服藥依從性和生存質量的相關性[J].職業與健康,2021,37(18):2546-2551.
[4] 范建國.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教育管理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0):84-85.
[5] 楊萍,孫麗華,項菁,等.社區個性化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21,11(1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