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鈞 吳旭陽

建筑師維努·丹尼爾
如今,城市已經成了閎(hóng)宇崇樓的聚集地。建筑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消耗能源和資源,建筑的碳排放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期TED大會邀請到了印度建筑師維努·丹尼爾(Vinu Daniel),他致力于減少建筑的碳足跡,用獨特的設計理念將建筑與環保融合在一起。
想要建一座房子,最理想的材料就在離選址5000米范圍內——泥土。丹尼爾希望讓建筑回歸自然、與環境和諧共存,認為使用當地的泥土是讓建筑兼具環保性和可持續性的最佳選擇。他與研究所合作,將泥土和特殊的水泥混在一起,壓制成泥磚。這樣制作出的泥磚比普通的磚塊更堅固,抗壓強度達到6.5兆帕(1兆帕=1000千帕),在水中保存近30年后,依然可以承受相當大的重量。

使用泥磚建成的環保建筑
丹尼爾成了一名“泥瓦匠”——在施工現場教授當地工人處理泥漿的技術,用澆土或夯土的方式建造地基,用泥磚建起墻體和屋頂。他非常注重材料和現場環境的聯系,運用非常傳統的方式——工人使用樹枝和線在現場進行人工測量——堆砌自然、蜿蜒的曲線,而不是通過計算機或機械的方式計算。他使用木質百葉窗代替金屬網格,改變建筑結構,讓房屋“環抱”樹木,而不是清理它們——樹木成了房屋的一部分,不僅可以用樹冠庇護房屋,還能為其內部降溫(印度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雨、旱兩季分明)。他建造的建筑不僅堅固,還經濟實惠,遠低于預算。
丹尼爾不僅使用當地的泥土和碎石,還將廢棄物納入建筑材料中,他也因此被稱作“廢品工程師”。
一個小小的輪胎堆放場每年能堆積幾十萬只廢棄的輪胎,這些輪胎或被用來鋪路、或被用來提煉燃油。現在,丹尼爾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他將這些廢棄輪胎粉碎,加入泥土和部分水泥,砌成堅硬的墻體。此外,他還使用廢棄塑料瓶、鋼筋混凝土和泥土建造圓形的梁柱,使用廢棄管道打造枝形吊燈,將廢棄的電表箱用于外墻,用廢棄的洗衣機轉輪和腐爛的木頭打造柵欄。

堆積在輪胎堆放場的廢棄輪胎

丹尼爾和建筑工人們使用廢棄塑料瓶建造梁柱
丹尼爾不斷嘗試將廢棄物利用起來,為建筑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現在,在世界各地,許多建筑師都在嘗試這種環保的新選擇,讓廢棄物煥發新機。由于廢棄物有造成污染等潛在風險,它們通常只被用于戶外或離人活動區較遠的建筑區。并且,在使用前,當地環保等部門會對它們進行核準,確保其使用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建筑不僅提供實用空間,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筑師如何運用更環保的材料建造美麗的建筑?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節約能源,減少廢物生產,從身邊汲取靈感,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 / 牛一名?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