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文化構成了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的基石,對推動社會前行及促進人們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館作為由政府主導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背負著傳承、推廣、革新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大使命,它不僅是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更是推動文化繁榮的關鍵平臺。因此,本文主要就有效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重要性進行研究。
0 引言
文化館不僅是深厚歷史文化的守護者,更是現代文化創新與發展的前沿陣地,憑借獨特的文化韻味、廣泛的社會輻射力,在引領和塑造群眾文化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社會日新月異以及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下,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核心價值愈發顯著。與此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新的發展契機。
1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文化傳承、教育功能。文化館通過精心策劃與組織展覽、精彩紛呈的演出以及深入淺出的講座等多種活動形式,向廣大公眾普及并傳播著傳統文化的精髓,致力于弘揚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極大地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的文化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而且顯著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審美水平。文化館還積極承擔起收集、系統整理及生動展示地方歷史文化的重任,讓公眾能夠近距離地觸摸與感受自己根源的文化傳統,從而深化對本土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持續激發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1]。此外,文化館還通過開設各類培訓班、策劃親子活動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向民眾傳授歷史文化知識,持續夯實公眾的文化基礎,提升整體文化素養。在文藝創作領域,文化館同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為文藝愛好者搭設起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廣闊舞臺,還通過舉辦藝術展覽、精彩演出及專業研討會等活動,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力、創新活力,有力推動了優秀文藝作品的不斷涌現與廣泛傳播。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館在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忘積極推廣現代文化理念。經過舉辦一系列講座、高端論壇等活動,文化館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文化消費觀念,勉勵他們追求更高層次的文化享受,不斷提升個人的文化品位、審美能力,為構造更加和諧美好的文化生態貢獻力量。
第二,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指導功能。文化館扮演著群眾文化活動核心組織者的角色,通過精心策劃并舉辦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像文藝演出、引人入勝的展覽以及富有挑戰性的比賽等,為廣大群眾搭建起參與文化盛宴的橋梁與平臺,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文化館還致力于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全面而專業的指導服務。從活動的策劃構思到組織實施,再到最終執行落地,文化館都以其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的知識,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從而有效提升這些活動的品質與水準,讓群眾在享受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更加專業、精彩的體驗[2]。
第三,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功能。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的保護工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致力于收集、系統整理并生動展示各類非遺項目,通過廣泛宣傳非遺的獨特價值,有效提升了民眾對非遺的認知度與尊重感。文化館還充分發揮其文化資源的優勢,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通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的獨特魅力,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館不僅促進了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還為地方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文化館通過精心策劃與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成功地將人民群眾緊密地凝聚在一起,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增進相互了解、深化溝通交流的寶貴平臺,這對于提升社會整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與平臺,文化館還積極推動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互動。通過搭建起一座座文化溝通的橋梁,文化館不僅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的繁榮發展,還加深了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尊重,為構建更加和諧多元的文化生態貢獻自身力量。
2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現狀
第一,文化館的發展歷程、現狀概述。文化館作為國家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的關鍵一環,扮演著龍頭引領、方向指引與示范標桿的重要角色。近年來,得益于各地政府與文化部門的鼎力支持,文化館事業迎來了顯著發展。眾多文化館相繼完成了改造擴建工程,不僅硬件設施得到了全面升級,空間布局與功能配置也得到極大優化,從而為群眾提供更為舒適、便捷且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動空間,繼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參與度、影響力。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融入程度持續加深,憑借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豐富的講座以及引人入勝的演出等活動,成功吸引廣大群眾踴躍參與。這些活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生活,還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此外,文化館還積極利用線上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新媒體渠道,持續拓寬文化活動的傳播廣度,顯著提升其社會影響力[3]。
第三,存在的問題、挑戰。部分文化館受限于地理位置偏遠或經濟條件有限,面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使得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相對單調,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此外,一些文化館在活動策劃及執行層面缺乏足夠的創新,內容偏向傳統保守,缺乏現代感和吸引力,導致群眾參與熱情不高。加之宣傳力度不足和活動形式缺乏新意,許多群眾對文化館的活動知之甚少,缺乏興趣與參與動力。同時,文化館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遭遇瓶頸,老一代專業人員退休后,未能及時補充新型專業人才,致使專業力量薄弱。針對上述問題與挑戰,文化館需要積極采取改進措施與創新策略,以更有效地發揮其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3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基礎地位
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場所,為大眾搭建起展現自我、促使交流的寶貴平臺。無論是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引人入勝的藝術展覽,還是充滿特色的民俗活動、專業實用的技能培訓,文化館都能全方位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通過精心策劃并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文化館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生活,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此外,文化館還肩負著引導群眾文化活動正確方向的重任,通過對文化活動的精心策劃、周密組織及有效實施,引領群眾樹立積極向上的文化觀念,提升文化素養,并持續增強文化自信。
同時,文化館亦擔當起宣傳與教育的重任,廣泛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文化館致力于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務。憑借專業的文化人才團隊與豐富的文化資源儲備,文化館能夠為群眾提供高品質的文化輔導、培訓。此外,文化館還不斷優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流程,為群眾營造一個舒適、方便的文化活動空間。文化館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更是文化創新的引領者。它積極鼓勵群眾投身文化創新,推動文化藝術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通過組織創意競賽、藝術沙龍等一系列活動,文化館有效激發群眾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4 有效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策略
4.1 明確文化館功能
文化館應打造為一個融合文化展示、傳播、交流及教育功能的綜合性平臺。這要求文化館在強化硬件設施的同時,更要著重于軟件實力的提升,涵蓋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傳播渠道的拓寬、交流合作的深化以及教育培訓的完善。通過深度挖掘并整合本地文化資源,文化館應生動展現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藝術獨特魅力;借助展覽、演出、講座等多種方式,廣泛傳播文化知識,弘揚文化理念;積極促成文化交流與合作,以豐富文化館的活動內容與形式;并開設多樣化的文化課程與培訓班,著力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與藝術鑒賞力。文化館應策劃并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民眾的參與,涵蓋繪畫、書法、攝影、雕塑等藝術展覽,戲劇、音樂會、舞蹈等文藝表演,以及各類文化講座與培訓班等。在活動策劃與執行過程中,需要注重創新思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與民眾需求,靈活調整活動內容與形式,使文化活動更具魅力與感染力[4]。此外,文化館還應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如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開展線上文化活動,繼續拓寬文化傳播的廣度與深度。例如,商河縣文化館結合當地特色,定期舉辦鼓子秧歌會演、書法展覽、非遺項目培訓等活動,吸引了大量群眾參與。
4.2 提升文化館服務與管理水平
文化館需要不斷提升服務與管理水平,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涵蓋了對文化館基礎設施的強化建設,旨在提升硬件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同時,優化空間布局與功能配置,確保為群眾提供一個更加舒適、方便的文化活動環境。此外,文化館還應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著力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服務理念。通過定期舉辦培訓活動、促成交流學習等途徑,全面提高團隊的整體素質,以向群眾提供更加專業、貼心的服務。并且,文化館還應設立健全的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確保文化館能夠穩定運行并持續發展。例如,商河縣文化館注重人才培養,定期舉辦培訓班和講座,提升員工的策劃、執行和管理能力。同時,還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為文化館注入新的活力。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文化館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也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文化服務。
4.3 加強文化館與社會的合作
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應主動攜手社會各界力量,深化與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及社區的合作,共同策劃與舉辦文化活動,拓寬資金與資源獲取渠道。這樣的合作模式能讓文化館更精準地把握群眾需求,提供更為貼近民心的文化服務。同時,合作還能顯著提升文化館的社會影響力與知名度,吸引更多民眾踴躍參與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管理中,文化館還應高度重視文化傳承、創新的雙重任務。一方面,通過深入挖掘與整理本地傳統文化資源,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文化館應緊跟時代步伐,注重創新,巧妙融合現代科技與文化發展新趨勢,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此舉不僅能極大豐富文化館的文化活動內容,還能有效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審美鑒賞能力[5]。例如,商河縣文化館與社區緊密合作,一同策劃、組織文化活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辦法,深入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喜好,然后綜合社區特點,開展一系列貼近群眾、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也提升了群眾對文化館的認知度、參與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要確保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發揮關鍵作用,需要從多個維度綜合進行,明確文化館的功能定位,豐富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提升文化館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效能,強化文化館與社會各界的合作,以及重視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些策略的有效實施,將助力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扮演更加積極、有效的角色,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且多元化的文化活動服務。
引用
[1] 伏偉偉.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研究[J].黃河·黃土·黃種人,2022(1):18-19.
[2] 孟淑.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分析[J].文化產業,2021(14):93-94.
[3] 朱蝶.如何有效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管理中的重要性[J].芒種,2018(6):41-42.
[4] 王秀英.淺談群眾文化管理價值與工作創新——以常德市文化館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8):78-80.
[5] 馬紅梅.淺析新時期文化館(站)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管理和利用[J].西藏科技,2017(4):6-7+44.
作者簡介:張珺(1988—),女,山東德州人,本科,館員,就職于商河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