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作為視覺藝術的基本元素,不僅構成了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部分,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心理和科學內涵。在小學美術人美版教材中,三年級色彩課涉及三原色和三間色的知識。該年段是學習色彩的基礎年份,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色彩的特殊內涵,跨學科的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程內容,更是培養他們探索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和表達自我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徑。
1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意義
想要從各個角度充分探究色彩的奧秘,需要學生學會串聯各學科。各學科難點之間相互關聯,要求學生站在全局視野去觀察和思考解決困難的思路和方法,調動多學科的知識和工具,形成整體的結構化思路[1]??鐚W科主題學習能夠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將色彩知識與科學、藝術、文學、自然等多個領域相結合,形成綜合性的學習體驗。
1.1 培養綜合素養
跨學科主題學習鼓勵學生跨越學科邊界,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相互融合,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在色彩課程中,學生不僅學習色彩的基本知識和運用技巧,還能通過科學、藝術、文學、自然等視角深入理解色彩的本質和內涵。
1.2 激發學習興趣
跨學科主題學習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在色彩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創作、表演等多種方式接觸和學習色彩,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1.3 提升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跨學科主題學習鼓勵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色彩課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跨學科學習,嘗試將色彩知識應用于不同領域,如設計、藝術、科學等,在此基礎上得到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2 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小學色彩課中的具體應用
2.1 色彩與科學的結合
通過科學實驗,讓學生了解色彩調和的奧秘,運用色彩之間調和的規律,使用顏料進行實踐,在總結紅色加黃色等于橙色、紅色加藍色等于紫色、黃色加藍色等于綠色等色彩規律的基礎上,收獲更豐富的色彩體驗。
2.2 色彩心理學
探討色彩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如紅色代表熱情、藍色代表冷靜等,引導學生思考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色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效應,如餐廳使用暖色調以增加食欲,臥室使用冷色調以促進睡眠等。這種討論有助于學生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培養他們的色彩搭配和審美能力。
2.3 色彩繪畫創作
引導學生運用色彩進行繪畫創作,培養他們的色彩搭配和運用能力。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運用色彩對比、漸變等技巧來增強畫面的表現力和美感。同時,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繪畫材料和技法,如水彩、油畫、丙烯等,以拓寬他們的藝術視野和創作能力。
2.4 色彩與生活實踐的結合
指導學生觀察自然界中色彩的微妙變化,如四季的色彩變化、動植物的色彩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考察或參觀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自然界的色彩之美。這種觀察不僅有助于學生培養觀察力和感知力,還能增強他們對自然的熱愛,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2.5 色彩搭配與審美
通過實踐活動,如設計班級墻報、制作手工藝品等,提升學生色彩搭配技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主題和情境選擇合適的色彩搭配方案,并鼓勵他們進行創意設計和實踐。這種實踐不僅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提升,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
3 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實施策略
為了確??鐚W科主題學習在小學色彩課中的有效實施,教育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精心設計的策略。首先,應當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將色彩理論、色彩搭配以及色彩心理效應等內容巧妙地融入色彩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全面多元的學習內容。同時,鼓勵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色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色彩課將不再是單一的技能訓練,而是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2]。以下是一些關鍵的實施策略:
3.1 多媒體技術應用:打造色彩感知的沉浸式體驗
在小學的色彩教育課程中,多媒體技術以其無可比擬的直觀性、生動性以及高度的互動性,迅速崛起為推動跨學科主題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這一技術的引入,不僅為色彩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無形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在上《當三間色撞上世界名畫》一課時,學生們不再只是通過書本上的圖片或教師的描述來了解世界名畫,而是能夠“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博物館的展廳之中,近距離地觀賞那些傳世之作。教師可以與學生討論交流蒙娜麗莎等世界名畫中的人物,以及各種人物服飾的色彩搭配,并將名畫與時事結合,以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不僅讓學生們對色彩的運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還激發了他們創造美的欲望。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豐富了色彩教學的手段,更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在上《“袋”上色彩“趣”生活 》一課時,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們可以自由地探索色彩的搭配與組合,嘗試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他們可以在虛擬的畫布上揮灑創意,用色彩構建屬于自己的世界。這種創造性的實踐,不僅讓學生們對色彩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還鍛煉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多媒體技術還為跨學科主題學習提供了可能。在色彩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科學、藝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設計出一系列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3.2 游戲化學習策略:激發色彩學習的內在動力
在當今教育領域,游戲化學習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策略,正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和顯著的教學效果。它巧妙地將游戲元素融入傳統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參與度。這一方法不僅適用于數學、語言等基礎學科,同樣在藝術與審美教育,尤其是色彩學習領域,展現出了非凡的潛力。
通過設計一系列與色彩緊密相關的游戲,教師可以輕松地將學生帶入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學習之旅。比如,在《當三間色撞上世界名畫》一課中設計的“原色對對碰”游戲,學生們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取兩種原色(紅、黃、藍)的顏料,依次浸染紙張,觀察并記錄色彩混合后的變化。這個過程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出三間色,從而直觀感受到色彩混合的基本原理,促進了他們對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隨著紙張上色彩的不斷變化,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極大地激發,他們開始主動思考顏色混合背后的科學原理,從而深化了對色彩理論的理解。
再如“間色變變變”游戲,學生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反復多次地嘗試調和出一種間色,并仔細觀察、對比每一次混合出的間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驚喜地發現,即使是同一種間色,由于混色比例的不同,也會呈現出微妙的差異。通過反復多次的調和與嘗試,學生們創造出一幅幅獨一無二的色彩圖案,這些圖案色彩斑斕,充滿了無限可能。這一環節不僅是對學生色彩搭配能力的一次考驗,更重要的是,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色彩混合后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鼓勵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對色彩變化進行解釋和預測,從而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游戲化學習策略在色彩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色彩感知與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面能力發展的舞臺,讓他們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也促進了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共同成長。
3.3 綜合性學習任務:促進色彩與跨學科知識的融合
綜合性學習任務,作為小學色彩課中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核心策略,正逐漸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促進知識融合與遷移的重要途徑??鐚W科主題學習活動能讓學生形成普遍聯系的意識與能力,激活并連接學生所學與所歷。在小學色彩課堂上,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一系列綜合性學習任務,將色彩學習巧妙地與數學、科學、文學等其他學科相結合,為學生們搭建了一個多維度、跨領域的知識交流平臺,讓色彩成為連接不同學科知識的橋梁。
例如,在《向大自然學習色彩變化》這一課中,教師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近距離觀察植物的色彩變化。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如何運用藝術的眼光給樹葉進行分類,同時了解了環境、季節變化對植物色彩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學生們嘗試模仿大自然的設色方式,繪制出具有色彩變化的作品,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色彩感知與表達能力,還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美的熱愛與向往。
在《“袋”上色彩“趣”生活》這一課中,教師則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生活用品和食物兩大類產品的包裝色彩差異。學生們通過市場調查、數據收集與分析,發現藍色和黃色在不同產品包裝中的使用場景與頻率,以及這些色彩選擇背后的深層原因。例如,藍色常被用于科技產品、清潔用品的包裝,給人以冷靜、專業的印象;而黃色則多用于食品包裝,尤其是快餐和兒童食品,因為它能激發食欲,傳遞出溫暖、快樂的氛圍。這一學習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色彩心理效應的理解,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運用色彩學原理進行產品設計與包裝策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若色彩碰上校園藝術展》這一課程的深入探索中,學生們仿佛置身于一場色彩與美學的對話之中,他們如同色彩世界的初探者,以一顆虔誠而好奇的心,深入剖析色彩的審美特征與藝術語言,從色彩的冷暖屬性到其在視覺感知中的情感表達,從色彩的對比與和諧到其在藝術創作中的象征意義。學生們在教師的引領下,逐一解鎖了色彩世界的奧秘,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無盡想象與創意的大門。在理論知識的鋪墊下,他們拿起畫筆,開始在紙杯與紙袋上揮灑創意,能夠通過創作,探尋生活日用品的多彩樣態。
綜合性學習任務在小學色彩課中的實施,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色彩的理解與掌握,還促進了他們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應用,提升了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口頭溝通技巧以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這一教學策略的實施,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與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小學色彩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4 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跨學科主題學習在小學色彩課程中的創新應用,無疑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這一教學模式通過巧妙地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方法,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彩、全面多元的學習天地。它不僅拓寬了色彩教育的邊界,還讓學生們有機會在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中,逐步提高綜合素養,能激發他們創新思維,顯著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引用
[1] 郭華.跨學科主題學習:提升育人質量的一條新路徑[J].人民教育,2023(2):25.
[2] 任學,王小平.背景·意義·策略:把握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重要維度[J].福建教育,2022(7):31.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立項課題跨學科主題學習視域下“全景美術”教學創新研究(2022LX0226110)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朱夢笛(1989—),女,江蘇徐州人,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就職于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