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星嬋 杜麗 王勤禮 頡建明 邊開奇 鄧浩亮



摘要:為了解味精尾液對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特性的改良效果,將不同濃度味精尾液分別拌入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原料中,研究不同濃度的味精尾液(0%、5%、10%、15%、20%、25%)對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pH、成粒率及有效磷、銨態氮、堿解氮、有機質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增施味精尾液后,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pH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味精尾液混合液體積濃度25%處理的pH最低,較對照不添加味精尾液低1.1;成粒率、有效磷、銨態氮、堿解氮、有機質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以味精尾液混合液25%處理最好,與對照相比,成粒率增加11.97個百分點,有效磷增加263.33 mg/kg,銨態氮增加104.87 mg/kg,堿解氮增加1 279.68 mg/kg,有機質增加14.02 g/kg。對速效鉀和鈉的影響不大。說明味精尾液改良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的效果明顯,且以25%的味精尾液濃度最好。
關鍵詞:味精尾液;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理化特性;土壤改良
中圖分類號:S153?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01-0079-05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1.014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SG Tailing Solu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Mycorrhizal Bran-depressed Saline Conditioner
(LIU Xingchan 1, 2, DU Li 2, WANG Qinli 1, 2, XIE Jianming 1, BIAN Kaiqi 3, DENG Haoliang 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Gansu Province Edible Mushroom Bran Resource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Hexi College,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3. Linze County
Fenjun Mining Co. Ltd., Linze Gansu 7342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MSG tailing solu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corrhizal bran-convex saline-alkaline conditioner, six treatments were set up to formulat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SG tailing solution mixture of 5%, 10%, 15%, 20%, 25% and 0%(control), and the effects on the pH, grain formation rate, effective phosphorus, ammonium nitrogen, alkaline dissolved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the conditioner were determined by the additional application of MSG tailing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K, pH values of mycorrhizal bran-convex saline-alkaline conditioners dropped to different levels, among which the pH value of T5(25%) decreased by 1.1 at the lowest level, the grain formation rate increased by 11.97 percen tage point, 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increased by 263.33 mg/kg, ammonium nitrogen increased by 104.87 mg/kg, alkaline nitrogen increased by 1,279.68 mg/kg, and the organic matter increased by 14.02 g/kg, where as the effects on quick-acting potassium content and total sodium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conclusion, MSG tailing solution improv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corrhizal bran-convex saline conditioner significantly with optimum effects showed at the 25% of MSG tailing solution mixture.
Key words: MSG tailing solution; Mycorrhizal bran-depressed saline condition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Soil improvement
農業生產在滿足人們對糧食基本需求的同時,正面臨耕地資源銳減、環境健康受損和土壤退化加劇等歷史性挑戰[1 ],其中土壤鹽堿化是耕地退化和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耕地土壤母質含鹽量較高,土壤板結嚴重,改良措施滯后,制約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效益發揮,提高現有土地生產能力,改良與開發利用鹽堿化土地以及防治土壤的次生鹽堿化,已成為實現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2 ]。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鹽的含量,提高出苗率,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其pH較高,達8.2左右,但施入后對土壤pH影響不明顯[3 ]。味精尾液是味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富含游離氨基酸,不加以利用而排放則會成為污染源, 在農業生產中僅作為普通有機肥施用,其中的有機營養物質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浪費[4 ],且味精尾液本身為酸性土壤調理劑,能夠中和土壤堿性,降低pH,持續性好[5 ]。我們在凹凸棒土壤調理劑造粒過程中加入不同濃度味精尾液,以改良其特性,提高土壤改良效果。為利用味精尾液改良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進而改良鹽堿土壤理化性質提供依據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為河西學院甘肅省食用菌菌糠資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和臨澤縣奮君礦業有限公司聯合自主研發的鹽堿地改良劑,主要成分為菌糠和混維凹凸棒粘土礦物、微生物菌劑。供試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和味精尾液均由臨澤縣奮君礦業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22年3月1日在臨澤縣奮君礦業有限公司進行。將味精尾液原液與水配成6個不同體積濃度的混合液,分別為CK(0%)、T1(5%)、T2(10%)、T3(15%)、T4(20%)、T5(25%),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將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原料按配方均勻混合放入小型圓盤造粒機內,根據試驗設計將不同濃度的味精尾液加入噴水系統分別造粒,風干后測定各項指標。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堿解氮含量采用堿解擴散法測定[6 ];有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6 ];速效鉀含量采用中性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6 ];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容重法-外加熱法測定[6 ];pH采用pH計法測定[7 ];銨態氮含量采用KCl浸提-靛酚藍比色法測定[6 ];電導率采用電導儀法測定[8 ];鈉含量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測定[9 ]。
造粒干燥后,將調理劑過2 mm篩,篩選出成品顆粒稱重,計算成粒率。
成粒率=(成品顆粒質量/總質量)×100%
1.4?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整理并作圖,利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成粒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味精尾液濃度升高,調理劑成粒率逐漸提高。處理T5的成粒率最高,為84.16%,較CK增加11.97個百分點;處理T4次之,為78.37%,較CK增加6.18個百分點;CK最低,為72.19%,較處理T1、T2、T3分別減少3.06、5.40、5.48個百分點。成粒率從低到高依次為CK、T1、 T2、T3、T4、T5。由此表明,造粒時常加味精尾液,可提高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的成粒率。
2.2?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化學性質的影響
2.2.1? ? 不同處理對pH的影響? ? 由圖2可知,隨著味精尾液濃度升高,pH呈降低趨勢。各處理的pH均低于CK(8.2),處理T1、T2較CK分別低0.3、0.5,但與CK差異不顯著;處理T3、T4、T5較CK分別低0.8、0.9、1.1,與CK差異顯著。表明添加一定濃度的味精尾液,可降低調理劑的pH。
2.2.2? ?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電導率的影響? ? 由圖3可知,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增加,調理劑電導率不斷增大。其中T5電導率最高,為4 450 ms/cm,較CK高1 390 ms/cm;處理T1、T2、T3、T4較CK分別提高310、850、1 350、 1 370 ms/cm。CK電導率最小,為3 060 ms/cm。調理劑電導率從小到依次為CK、T1、T2、T3、T4、 T5。表明增施味精液可促進調理劑電導率升高。
2.2.3? ?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鈉含量的影響? ? 由圖4可知,鈉含量以處理T5最高,為3.80 g/kg,較CK增加1.85 g/kg,較處理T1、T2、T3、T4分別增加1.65、1.61、1.35、0.83 g/kg;其次是處理T4,較CK增加1.02 g/kg,較處理T1、T2、T3增加0.82、0.78、0.52 g/kg。鈉含量從小到大依次為CK、T1、T2、T3、T4、T5。表明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增加,鈉含量有所上升,但增幅不明顯。
2.2.4? ?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有機質含量的影響? ? 由圖5可知,有機質含量以處理T5最高,為338.50 g/kg,較CK增加14.02 g/kg,較處理T1、T2、T3、T4增加12.70、7.13、4.43、2.55 g/kg;CK最低,為324.48 g/kg,較處理T1、T2、T3、T4分別降低1.32、6.89、9.59、11.47 g/kg。有機質含量從小到大依次為CK、T1、T2、 T3、T4、T5。由此表明,增施一定濃度的味精尾液,可提高調理劑的有機質含量。
2.2.5? ?不同處理對菌糠-凹凸鹽堿地調理劑堿解氮、 銨態氮、 有效磷、 速效鉀含量的影響? ? 由表1可知,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逐漸增大,調理劑銨態氮 、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均較CK增加。銨態氮含量以處理T5最高,為107.96 mg/kg,較CK增加104.87 mg/kg,與處理T1、CK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處理T3、T4較高,較CK分別增加99.11、99.29 mg/kg,與處理T2差異不顯著,與處理T1、CK差異顯著; CK最低,為3.09 mg/kg,與其余處理差異顯著。堿解氮以處理T5含量最高,為1 957.16 mg/kg;較CK增加1 279.68 mg/kg,較處理處理T1、T2、T3、T4分別增加648.53、469.02、183.36、231.62 mg/kg,與CK間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處理T3、T4較高,較CK分別增加 1 096.32、1 048.06 mg/kg,與CK間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CK最低,為677.48 mg/kg,與處理T1、T2差異不顯著,與處理T5、T4、T3差異顯著。有效磷含量以處理T5最高,為530.33 mg/kg,較CK增加263.33 mg/kg,較處理T1、T2、T3、T4分別增加了125.66、87.00、30.66、43.66 mg/kg,與CK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處理T3、T4較高,較CK分別增加232.67、219.67 mg/kg,與CK差異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CK最低,為267.00 mg/kg,與處理T1差異不顯著,與其余處理差異顯著。由此可知,添加味精尾液,可提高調理劑銨態氮 、堿解氮、有效磷含量。
從表1還可以看出,速效鉀含量各處理變幅不大。以處理T5最高,為9 166.67 mg/kg,處理T3含量最低,為9 000.00 mg/kg。綜合來看,各處理的速效鉀含量由到小依次為T5、T2、T4、T1、CK、T3,由此可知,增加一定濃度味精尾液,雖然能提高調理劑速效鉀的含量,但增幅不明顯。
3? ?討論與結論
我國鹽堿地多,部分地區耕地鹽堿化趨勢加劇,運用農業廢棄物資源等生物改良措施開發利用荒蕪鹽堿地是解決耕地面積縮減和資源利用率低下的雙贏策略。有關以味精尾液作為資源化利用研究,前人多有報道。趙鐵森等[10 ]研究表明,味精尾液不僅可以促進玉米正常生長發育,還能提高玉米的產量。王永泉等[11 ]將味精尾液以液肥形式與無機肥配施,在玉米上具有明顯增產效果。
本研究中,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升高,調理劑成粒率也隨之增加,與高立棟等[12]研究結果相似。這是因為味精尾液中除含有谷氨酸外,還有代謝的副產物、有機色素、菌體、蛋白、膠體物質等,隨著其濃度的增加,黏性越高,鹽堿地調理劑的成粒率越好。增施味精尾液后,調理劑鈉含量有所增加,這與劉睿等[13 ]研究相一致,主要是味精尾液中鈉離子含量較高所造成的,因此,調理劑中添加的味精尾濃度不宜過大。隨著味精尾液濃度增高,pH逐漸降低,電導率逐步升高,這與喬艷等[14 ] 的研究結果相似,主要是由于味精尾液本身是酸性物質,而且含有大量營養元素,從而造成pH降低,電導率上升。氮磷鉀是農作物生長養分供給的重要指標。隨著味精尾液的增加,調理劑堿解氮和銨態氮呈上升趨勢,這與伍期途等[15 ]、林毅等[16 ]的研究相似。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增加,有效磷含量增大,這與何瑩[17 ]的研究結果相似,主要由于味精尾液能夠轉化難溶性無機磷。本研究還表明,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升高,速效鉀含量升高不明顯,這與孫運杰[18 ]的研究相似。有機質是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改善土壤結構的重要因素。隨著味精尾液濃度的升高,有機質含量也呈上升趨勢,這和王林權等[19 ]的研究結果相似,因為味精尾液本身含有較高的有機質。綜上所述,增施味精尾液可降低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的pH,增加有機質、銨態氮、有效磷的含量。
本研究表明,添加味精尾液后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pH有不同程度降低。成粒率及有效磷、銨態氮、堿解氮、有機質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以味精尾液混合液體積濃度為25%的處理最好,與對照不添加味精尾液相比,成粒率增加11.97個百分點,有效磷增加263.33 mg/kg,銨態氮增加104.87 mg/kg,堿解氮增加1 279.68 mg/kg,有機質增加14.02 g/kg。說明味精尾液改良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的效果明顯。本研究利用味精尾液與菌糠-凹凸棒土鹽堿地調理劑融合,提供了一種利用廢料生產廣譜、多功能土壤調理劑產品,該產品可滿足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活化修復土壤微生態體系,使土壤各項指標得到顯著改善,為作物生長提供富含氨基酸、氮、活性生物酶、多糖等營養物質[20 ]。
參考文獻:
[1] 柴? ?強,胡發龍.? 我國耕作制度研究進展與展望[J].? 寒旱農業科學,2022,1(1):19-25.
[2] 袁群英,肖占文,鄂利鋒,等.? 鹽堿地紫花苜蓿品種篩選及耐鹽性比較[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1):36-40.
[3] 李? ?健.? 味精廢水用于金針菇液體發酵培養的研究[D].? 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0.
[4] 許? ?猛,袁? ?亮,李? ?偉,等.? 復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劑對新疆棉花生長、產量和養分利用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8(4):87-92.
[5] 何? ?瑩,王? ?旭,劉紅芳,等.? 味精尾液對石灰性潮土無機磷特性及pH值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6(2):39-44.
[6] 王占海,王? ?環,馬秀芳,等.? 鹽堿地中增施生物有機肥對玉米產量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現代化農業,2022,518(9):21-23.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有機肥料:NY 525—2012[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蔬菜育苗基質:NY/T 2118 — 2012[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9]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肥料中鈉含量的測定:GB/T 40461 — 2021[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
[10] 趙鐵森,王永泉,朱新生,等.? 玉米施用味精尾液肥效及評價[J].? 河南科技,1997(2):14-15.
[11] 王永泉,趙鐵森,曹勉志,等.? 濃縮味精尾液肥的肥效及施用技術[J].? 河南農業科學,1999(12):18-20.
[12] 高立棟,趙二紅.? 積極探究治污之路—推進行業持續發展[J].? 發酵科技通訊,2007,139(1):29-31.
[13] 劉? ?睿,周啟星,張蘭英,等.? 不同工藝階段味精廢水對作物種子發芽和根伸長的毒性效應[J].? 應用生態學報,2006(7):1286-1290.
[14] 喬? ?艷,胡? ?誠,張? ?智,等.? 有機肥中氨基酸廢料添加量的安全閾值研究[J].? 農學學報,2021,11(9):24-27.
[15] 伍期途,李良謨.? 微生物去除味精廢水中銨態氮及其動力學[J].? 土壤,1990(5):245-250;266.
[16] 林? ?毅,梁頒捷,朱其清.? 三明煙區土壤pH值與土壤有效養分的相關性[J].? 煙草科技,2003(6):35-37.
[17] 何? ?瑩.? 酸性土壤調理劑對石灰性土壤無機磷轉化的影響[D].?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5.
[18] 孫運杰.? 不同改良措施對土壤性狀及藍莓生長的影響研究[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5.
[19] 王林權,周春菊.? 雞糞中的有機酸及其對土壤速效養分的影響[J].? 土壤學報,2002,39(2):268-275.
[20] 張國峰,張秀榮,陶? ?進,等.? 利用味精母液及工業廢棄物生產蘇打鹽堿地土壤調理劑[J].? 當代化工,2020,49(12):2800-2803.
收稿日期:2023 - 07 - 07;修訂日期:2023 - 11 - 23
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計劃-技術創新引導計劃-科技專員專項(22CX8GA072);甘肅省教育廳產業支撐項目(2021CYZC-43);張掖市市級科技計劃-科研條件改善專項項目(ZY2022KY02)。
作者簡介:柳星嬋(1998 — ),女,甘肅莊浪人,碩士,研究方向為菌糠資源化利用。Email: lxingchan@163.com。
通信作者:王勤禮(1966 — ),男,甘肅永昌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蔬菜栽培及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工作。Email: Wangqinli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