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 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 / 張羽
大學校園是所有學生共享的一本教科書。大學是大學精神的承載地,校園是承載大學精神的物質空間。校園空間是學校精神、品格、思想培育的基質,是影響學生素質教育的起點,也是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啟動鍵,決定了未來人生的精神價值觀和認知。
“上善若水,篤學敦行”這八個字體現了河海100 年來所形成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蘊含了河海人所擁有的內在品質,即“水潤萬物的奉獻精神,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p>
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百余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為河海大學主體校區之一,是河海大學“兩地三校區”布局的最新手筆,位于金壇科教名城長蕩湖畔,規劃總建筑面積136 萬m2,規劃全日制在校生約15000 人。
新校區由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建筑規劃設計,金螳螂負責校園核心區域圖書館、音樂廳、公共教學樓、體育館、學生服務中心等室內精裝修及深化設計。
“河、?!痹谛@里面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要素,更是重要的人文要素。河海大學新校區規劃解讀成河海和建筑平分秋色,建筑是人工的世界,河海是自然的世界,兩者相輔相成、互為整體,打破傳統校園追求對稱、均質的理念,從陰陽相守的東方智慧出發,設計出均衡卻不對稱的核心結構。
“內核”公共教學區是學校的核心區域,與“外環”上的學習、生活服務、行政、體育等聯系便捷。
“外環”是河海之環,以中心區的“書?!睘楹?,由涓涓河流串起系科與生活區,打造富有活力的學習生活空間,最終匯入書海。一環的空間串起了河與海,構成了校園的外層結構,也形成包裹核心教學區的空間屏障。
以層次豐富的“書院”群落為形式單元,每個“書院”單元內部多功能混合,自成系統。各單元可分可合,既能夠獨立運行,又可以相互聯動。

河海大學南京校區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以生為本、環境育人理念,在建設過程中金螳螂團隊不斷創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使校園空間更具韌性,符合師生需求和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團隊打造韌性校園,讓建筑和空間環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既滿足當下同時具備可持續發展。
新校區的建成,將與常州“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城市定位同頻共振,為“兩湖”創新區發展、新能源之都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力量。
圖書館位于核心區中心位置,象征著知識與智慧在大學校園中的核心價值。建筑設計融合了河海大學整體設計理念的水波動感,整體造型穩重大氣,方整不失靈動。
室內空間延續建筑水波元素,白色GRG水波造型盡顯文化屬性,水之子身在其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彰顯著年輕與活力。
與圖書館之間形成一條步行學習街,公共教學樓尺度宜人、環境優雅,兩側布置草坡綠地,公共空間穿插其中,學生在此交流、溝通。
教學區通過室外平臺聯系在一起,加強不同學科之間橫向交流與學科互動,并形成觀景平臺。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公共教學區
晶瑩圓潤的白色橢圓體,宛若裹藏著珍珠的貝殼被無心地灑向海邊,白色倒影蕩漾在湖面中,形成校內最美的景色。
劇場整個空間是以未來為出發點,通過有秩序的不規則線條、交錯的光影,以極簡風格,結合特質材料語言打造精神與韻律的空間樂章。
音樂廳以不規則的幾何體塊堆疊重組,主色調白色與木色水紋,形成不凡的藝術空間與姿態,讓參與者在空間實體之外感受河海的精神與韻律。
行政樓入口軸線的東側。考慮到南側面對長蕩湖,北側是校內核心景觀區,建筑主要體量沿東西向展開,充分利用各向的景觀資源。
行政中心中庭高度直達頂部,帶來視覺上的開闊與通透感。木色的樓梯與白色水紋,從細微處顯示河海強烈的象征, 有序的樓層空間,帶來現在視角上的無限想象。
體育場館、游泳館單體通過二層平臺相連,建筑總體態勢既順應了園區綠帶的起承走勢,又結合了主體育場的南北向布局,穩重而不失靈動,流暢而不過于異形。
大學的建設是一個動態、有機、復合的過程。大到校園空間、建筑單體,小到一扇窗戶、一棵樹,都處于一系列的變化更新之中。大學歷史在不斷地創造、更新,校園空間也一樣。
2023 年9 月份河海大學新校區投入使用,金螳螂與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河海大學共同完成新校園的建筑空間,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融合河海大學百年校園文化,讓這里變成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啟動鍵,讓這里成為自由、求真、人文、批判精神的大學校園。

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