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任麗娟

1 側面
任天建筑工作室 Atelier RenTian
成立于杭州西子湖畔。以 “如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勞作” 的哲匠精神,堅持本土營造,自然建造的建筑理念,著力打通當代建筑語言與傳統建筑營造之間的隔閡,融通城市、鄉村、自然,創造 “出乎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的建筑藝術。設計實踐包含并不限于鄉村振興、城市更新、未來社區、文化公建、裝置藝術、室內美學等。

任天
任天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現任教于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曾就讀于哈佛大學、蘇黎世聯邦高工、新加坡國立大學,師從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FrancisKere 等國際著名建筑師。作品曾獲得世界建筑大師獎(ArchitectureMasterprize)、法國FAV 建筑獎、中國紫金獎等眾多國內外獎項。設計作品曾參加深圳雙年展、北京雙年展、法國建筑藝術展、也曾發表于ArchDaily、谷德、Dezeen 等國內外媒體。

2 結構爆炸圖
項目地址:紹興市越城區杭甬高速紹興段
完成時間:2022.7
業主:紹興市越城區城市發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屋面面積:4564 m2
建筑面積:493 m2
主持建筑師:任天
設計團隊:林為依、王繼偉
EPC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圖深化:同創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合作設計院: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結構團隊:歐本設計
鋼結構施工:精工鋼構集團
主要材料:鋼結構、鈦鋅板屋面、夾膠玻璃屋面
攝影:山間影像

1 入口
項目為改造類城市形象工程,有3個特點:一是對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并沒有明確任務書,需要設計自己梳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二是直接和市里一把手匯報,各班子綜合時間、預算、可行性一起討論拍板;三是前期做決定時間比較長,一旦方向定了,項目推進落地節奏非常之快,環環相扣、不容半點差池。
項目位于紹興市越城區中興大道東側,為G92 杭甬高速紹興出入口。作為紹興車流量最大的高速出入口,杭甬高速紹興收費站承載了2 到3 萬輛次的日均車流量,是紹興與杭州、寧波、上海交通的重要樞紐。收費站在滿足大流量進出城市車輛通行的同時,也力求體現了古城紹興悠久的歷史和放眼未來的開拓精神。
收費站此次改造主要是為了滿足功能與形象上的提升需求。從功能角度,原本的12 車道無法滿足每日巨大的車流量和功能需求,現在需要新增一條車道到13 車道。同時,為滿足亞運以及疫情期間的檢查需要,需增設中間公安安檢防疫站。從形象上,紹興是除杭州外承辦亞運會項目最多的城市,籃球、排球、攀巖、棒壘球等賽事都將在此展開,而運動員會居住在亞運村,每日經過高速到達比賽場館,此收費站是各國運動員與參會者必經之處,也是紹興迎接各國友人的門戶。針對這些具體需求,建筑師對收費站進行了整體重新設計。
在設計中,建筑師對車道做了重新規劃, 去掉了中間兩條車道,改為安檢建筑,增加了東側三條車道,收費站整體跨度比之前增加約20 m,建筑頂棚寬度也達到了124 m。由于每條車道上也需要增加外側的安檢區域,為了保證執勤人員能夠有風雨遮擋,所以頂棚也往南北兩側拓寬到了67 m。為滿足疫情期間的檢疫和亞運會的安檢要求,收費站中間增設了一個二層玻璃空間,集辦公、安檢和防疫功能于一體。

2 鳥瞰圖
說起紹興,會想到王羲之、魯迅、蔡元培、周恩來,會想到蘭亭、禹陵、三味書屋,會想到茴香豆、臭豆腐、黃酒。古城紹興有2500 年歷史,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至今依舊保留著純粹的江南水鄉文化氣質,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城內水網交織,河道縱橫。紹興獨特的文化基因離不開水,而紹興水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形象,建筑師認為可能非石拱橋和烏篷船莫屬,就像威尼斯的石橋與貢多拉,所以希望將這2 個元素以某種意向化的形式體現在收費站的設計之中:用黑色的棚頂隱喻烏篷船的烏篷,用拱形結構隱喻水上的拱橋。橫跨120 m 的主體結構下川流的車輛像水鄉舊時往來的船只聯系紹興與各地,既是對過往的回應,也是對未來的展望。用獨特的文化元素喚起城市的歸屬感,既不能太寫實,也不可太晦澀,可應用當代的建筑語言去描述地域性特征。
整體鋼結構以預制焊接的方式搭建而成。由于整體造型的曲面漸變效果,每根柱子的斜角與尺寸都是不同的,在此建筑師運用了參數化設計控制方式,通過結構計算優化整體造型設計,使得整體達到造型美觀與經濟性的平衡。兩側頂棚的中部,為采光玻璃頂,讓空間中有豐富的光影變化。
因為收費站項目的復雜性與公共性,每次會議都要與公安部門、杭甬高速、市政系統、投資方、消防系統、維護方、各級領導、專家等各方協商,各方提的要求與意見,都需要想辦法融入到設計之中。建筑師在其中需要做取舍,也需要做平衡,同時也要協調各個專業盡快做出調整和回應,這是設計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項目結構設計由中國美術學院風景院歐本結構完成,由精工鋼構負責鋼結構施工、同創工程負責施工圖深化。任天建筑工作室負責項目的方案到擴初部分,在項目進入EPC 階段后,依然有深入的介入,以確保項目按照設計意圖落地。從過去一年的實際使用上看,收費站非常好地完成了最初希望的設計目的,成為紹興與眾不同的一座城市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