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萱 周春艷
光環境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時期,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利用光線和陰影來營造建筑和城市的視覺效果。建筑師們通過巧妙運用光線和陰影的投射,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使建筑物看起來更加莊嚴、神秘[1]。例如,古希臘人利用光線和陰影的投射增強建筑物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創造出更加莊嚴和神秘的氛圍。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開始運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光線和陰影,并將這些技術應用到繪畫和雕塑中。比如,著名的藝術家萊昂納多·達·芬奇,他將光線和陰影投射技術成功的運用到畫作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不斷加深,對光環境的理解也得到進一步擴展。在19 世紀初,英國建筑師和科學家約瑟夫·班克斯提出光環境的概念,旨在描述光線對建筑物內外的影響。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標志著光環境的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建筑科學領域,光環境的研究對于建筑物的設計和規劃至關重要,良好的光環境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建筑物的舒適度和使用效率,還能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進入20 世紀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探索,光環境的概念得到更為廣泛的拓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光環境不僅關系到建筑物的照明問題,還涉及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的利用以及光污染的控制等諸多方面[2]。
目前,光環境的概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等領域,其不僅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線,還能夠為建筑物和城市創造更加舒適、美麗、節能以及環保的環境。
光環境的應用,可以保護護理單元的私密性。在醫療建筑中,護理單元是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的重要場所,因此保護患者的隱私非常重要。通過合理的光環境設計,可以控制光線的透過程度,使得室內外的視線無法完全穿透,從而保護患者的隱私[3]。例如,使用透光率較低的窗簾或隔斷材料,可以有效阻擋外界視線,確?;颊咴谧o理單元內的私密性。光環境的設計還可以通過調節光源的位置和亮度來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到患者的面部或身體上,從而減少室內受室外光線干擾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的舒適感。
光環境的應用可以提升交流空間的舒適性。在醫療建筑的護理單元中,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而光線對于交流空間的舒適性和宜人性有著重要影響。光環境的設計可以創造出宜人的光照氛圍,柔和的燈光和溫馨的光色能夠使人們感到更加放松和舒適,有利于促進人際交流。合適的光照可以營造舒適的氛圍,使患者感到放松和安心,同時也能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4]。光環境的設計提高交流空間的通風性和采光性,自然光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暖和舒適,減少交流空間中的壓迫感和局促感。同時,通過合理的光照設計,可以避免過強或過弱的光線對患者和醫護人員造成不適,為醫患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交流環境。
光環境的應用可以提高護理單元的可達性??蛇_性是指患者和醫療人員可以方便、輕松地進入和使用護理單元,包括空間可達、視覺可達和行為可達。光環境的設計可以通過照亮護理單元的入口和通道來提高空間可達性。在醫療建筑中,患者和醫護人員需要快速、便捷地到達護理單元,光環境的設計可以提高醫療空間的導向性。通過利用光線和陰影的投射,突出醫療空間的特征和結構,幫助患者和醫護人員更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和資源。
光環境的應用可以確保護理單元的安全性。良好的光照能夠提高醫療場所的安全性,合適的光照設計可以提供足夠的照明,確保患者和醫護人員能夠看清周圍環境,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此外,光環境的應用還可以通過合理的照明布局和控制減少眩光和陰影,提高護理單元的安全性[5]。同時,清晰的空間結構也可以減少人們在醫療空間中的迷失感,從而避免安全風險。
光環境是建筑環境中被應用最多的分支,包含范圍廣泛。它是指照明(照明分布、照明形式等)與顏色(色調、色飽和度、室內顏色分布、顏色顯現)在室內建立的同房間形式有關的生理和心理環境。光環境是否怡人,是否能夠滿足使用人群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產生正向影響,都是醫療建筑護理單元療愈環境下需要考量的問題。
早期的醫療建筑多建造在市區,人流量較大,規劃用地有限,建筑類型多為高層公共建筑,主要通過中庭或天窗采光。中庭采光可以解決公共區域的采光問題,能夠打破冰冷的醫院形象,將更多自然光引入室內空間,給人帶來溫暖的感覺[6]。
醫療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常具有以下功能:第1,改善患者的心情和心理狀態。自然光線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化學物質,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情和心理狀態,幫助患者緩解壓力,減輕抑郁和焦慮癥狀。第2,增強患者的免疫力。研究表明,自然光線可以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因此,良好的自然采光有助于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幫助他們更快康復。第3,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自然光線能夠調節人體的生物鐘和激素水平,可以幫助患者更快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第4,提高空間舒適度。良好的自然采光可以讓護理單元看起來更加明亮、寬敞、舒適,有助于提高空間舒適度,使患者更加放松。因此,在護理單元設計中,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非常重要。通過合理設計窗戶和采光口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以及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和遮陽設施等,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線,提高護理單元的舒適度和患者的康復效果。
在具體實踐中,護理單元的病房側窗采光是設計的重點,如圖1 所示。病房中的窗戶既有采光的作用,還肩負著讓患者感知室外的功能[7]。窗戶的高度會影響房間內照度的分度情況,為了給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利于康復的光環境,需要滿足1 : 7 的窗地比,在滿足日照要求的基礎上,提供高質量的光照環境。光照過于充足時,還應考慮眩光問題。我國南方地區的光照時間長、溫度高,需要應用遮光板來遮擋部分光照。

圖1 病房室內的采光(來源:網絡)
室內的人工照明需要滿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為護理單元中的使用人群構建融洽的環境氛圍。就使用功能來說,病房空間對于人工照明的要求更高,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逸的環境,才能更有效地舒緩患者的心理感受,使他們更快康復。漫反射的照明能夠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光照遍布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夜間光環境的設計同樣重要,全黑的視覺空間對查房護士很不友好,低照度的夜間光環境不但可以滿足護士的工作需要,也能讓患者安然入睡,不受打擾。
人工照明在護理單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第1,提供充足的照明。自然光線可能受到天氣、時間等因素影響,而人工照明可以提供穩定、充足的光照,滿足患者的需求。第2,調節患者的生物鐘。人工照明可以通過模擬自然光線,幫助患者調整生物鐘,保持規律的作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第3,創造適宜的空間氛圍。人工照明可以提供不同的光線強度和顏色,從而創造出適宜的空間氛圍。例如,柔和的光線可以營造出溫馨、放松的氛圍,有利于患者康復[8]。某醫院病房光照環境,如圖2 所示。

圖2 某醫院病房光照環境(來源:作者自攝)
在護理單元設計中,合理的人工照明系統需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第1,照明質量和舒適度。為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康復效果,人工照明需要提供充足、均勻的光線,避免刺眼或過度炫光。第2,色彩和溫度。根據不同的治療需求和空間功能,人工照明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來營造適宜的氛圍。例如,暖色調的燈光可以為患者帶來放松和溫馨的感覺,而冷色調有利于專注和思考。第3,控制和調節。為了滿足不同時間、場景和患者需求的變化,人工照明系統需要提供靈活的控制和調節功能[9]。例如,可以通過開關、調光器以及定時器等設備來控制照明的亮度、使用時長和顏色等。
顏色是光環境的組成要素之一。越來越多學者研究表明,人們對不同顏色作出的情緒反應不同,特定的顏色有助于患者健康的康復。例如,紅色可以加速呼吸節奏,促進血液流動,幫助有抑郁癥狀的患者緩解情緒。而綠色則可以緩解心情,從而安撫患者的情緒。
目前,醫療建筑中護理單元墻面的顏色以白色為主,護士和醫生的制服顏色也是白色。但是長期處于白色系的環境中,難免使人心情緊張,心理得不到放松。單調、飽和度高的顏色會對患者的心理帶來不利影響,而淺色更能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10]。除了房間墻面的顏色,室內使用的家具色調也有著同樣的功效,它們都是護理單元環境中的組成部分。
此外,合理的顏色搭配可還以緩解患者因病痛帶來的焦慮情緒,舒適的療愈環境可以排解患者內心的愁苦,具有更好的輔助治療效果。某醫院復健室的顏色搭配如圖3 所示。

圖3 某醫院復健室的顏色搭配(來源:網絡)
良好的就醫環境能夠促使患者康復,也能讓醫護人員工作更輕松。護理單元作為醫療建筑中使用周期較長的組成部分,不僅要滿足規范中的環境要求,還要關注使用人群的需求。在醫療建筑中,光環境的設計對于護理單元的運作至關重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醫療環境要求的逐漸提高,設計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以創造出更加舒適、節能、環保的光環境。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光環境效果的評價和評估,確保其滿足醫療建筑的需求和標準。綜上,光環境的設計是醫療建筑護理單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合理的設計和研究,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加舒適、節能、環保的醫療環境,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