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隨著網絡的高度普及,幼兒從小就生活在網絡環境下,甚至沉迷于電子游戲,導致幼兒整體視力水平有所下降,一些幼兒出現了嚴重的視力問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為了有效改善幼兒的視力問題,在幼兒園階段,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思想,改變傳統的以室內為單一教育載體的教育理念,遵循親自然的教育指導思想,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生動鮮活的自然環境,使其在融入自然、體會自然的過程中,逐漸擺脫對網絡及電子設備的沉迷,從而讓幼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本文主要分析有效落實親自然教育的意義,探尋在新時期背景下科學開展親自然教育,促進幼兒視力水平提升的路徑。
【關鍵詞】幼兒園;親自然教育;視力保護
在城市化發展及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幼兒的生活環境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幼兒從以往在戶外自由自在地玩耍逐漸轉變到室內,長時間沉迷于電子游戲和設備,這使幼兒的視力問題更加嚴重,也更加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隨著新時期學前教育指導綱要的提出,促進兒童的素質全面發展逐漸成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思想,遵循親自然教育指導理念,有效開展多元、趣味的戶外實踐及體驗活動,讓幼兒能擁有更良好的體驗及學習空間,促使其在親近自然、感知自然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觀念,以助力幼兒健康成長。
一、幼兒視力問題現狀與誘因分析
最近幾年,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對網絡廣泛的應用,幼兒受到網絡的誘惑越來越多樣,使部分幼兒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由于長期使用電子設備,幼兒逐漸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視力問題,如近視、散光等,使整體的視力問題兒童年齡在逐年縮小,且視力問題也在日漸上升。如果不對此進行干預,將嚴重影響幼兒今后的成長和正常的生活。造成幼兒出現嚴重的視力問題誘因較多,首先,電子設備影響較大。尤其是在短視頻、電子游戲盛行的當下,很多幼兒經常熬夜玩游戲、看短視頻,這無疑增加了幼兒的眼睛壓力和負擔,使視力逐漸下降。其次,當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也有著很大的制約性。在傳統教育思想影響的背景下,有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常注重對基礎理論文化知識的滲透,長期以室內教學活動為主,忽略了對戶外活動的開發與實踐,導致幼兒缺乏戶外運動和放松的機會,長時間的看書及學習增加了幼兒的眼睛負擔。
二、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教育的意義分析
親自然教育是有效適應新時期學前教育指導綱要所提出的一種重要教育思想,強調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學前教育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行動準則,發揮自然資源的助力功能,在明確課程教育主題與活動目標的前提下,有效發掘自然資源,利用自然環境作為教育載體,開展趣味多元的實踐體驗活動。幼兒能真正融入自然,在感知和體驗的過程中積累更豐富的文化知識,激活其熱愛生活的思想觀念,也能促使其在多元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注意力、記憶力和積極情緒狀態的有效調節,讓其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真正得到放松,減輕幼兒的視力壓力。同時,也能在開展親自然教育過程中,有效培養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認知和品格,有效緩解其在成長、學習等各個方面的壓力。這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及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開展親自然教育守護幼兒“視”界的策略
(一)設計親自然教育課程和活動方案
對于幼兒的視力而言,教師在今后需要以促進幼兒視力健康為目標導向,發揮親自然教育的支撐作用。教師在有效解讀這一教育思想之后,合理設置課程目標,優化設計特色化的親自然教育課程體系,做好活動方案的規范設計,以明確之后的教育目標和實施方向。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圍繞“大自然的奧秘”合理開發特色課程,利用周邊的自然資源,如森林、湖泊、田野等,開展趣味特色的自然實踐體驗活動,合理組織活動的實施計劃與流程。在帶領幼兒深入自然之后,引領其認真仔細地觀察了解自然的事物,感受自然的規律,在陶冶幼兒情操、培養審美思維的同時,也能讓幼兒真正融入自然,有效放松身心。在活動方案的設計上,教師需要遵循促進幼兒素質綜合發展的目標導向,開發多元化的戶外實踐活動,如旅行、露營等,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還能讓幼兒在大自然的熏陶下,結合自然中的事物和資源,通過動手操作及與伙伴之間的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實踐探索任務。在整個活動方案規劃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家長資源,或者邀請當地的自然學專家學者、農民為幼兒講解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夯實幼兒的自然知識儲備基礎,讓其在今后的學習活動當中,能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產生較濃厚的興趣。
同時,在設置活動方案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也需要以激趣為先導。在全面了解幼兒興趣需求,掌握其當前的認知基礎之后,有效發揮現代技術的支撐作用,為幼兒營造更加鮮活的情境,讓幼兒在情境感知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自然常識及戶外活動的實踐經驗,然后在大自然環境支持下,帶領幼兒共同探索。在建構游戲實踐體驗的過程中,既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鍛煉幼兒的創新思維,也能讓幼兒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對自己的實踐能力產生自信。
(二)將親自然教育融入日常教學
為了有效緩解幼兒的視力問題,在今后的教育活動當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親自然教育活動的規范開展,并將其與日常的教學活動緊密融合,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在促進幼兒今后的成長和學習當中,既能擁有良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又可在自然條件的熏陶下,產生各項學習活動探索的興趣。
首先,在活動資源開發方面,需要結合活動的主題及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進行有效分析。比如,在當前的幼兒園教育領域,包含科學、藝術等多元化的活動內容,而在開展親自然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活動的主題及教育目標有效發掘自然資源,拓展戶外實踐體驗空間,合理地做好活動方案的設計。以科學活動為例,為了有效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究意識,綜合鍛煉幼兒科學探究能力,幼兒教師需要在確定科學主題之后,利用戶外自然資源帶領幼兒深入大自然,觀察草莓、西紅柿、果樹等不同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記住其所呈現的特征。然后,在幼兒積累一定生活和自然常識的前提下,教師引領幼兒利用所具備的科學探究能力,就自己感興趣的植物進行種植實踐體驗。在整個過程中既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讓幼兒在戶外活動感知過程中,緩解視力壓力。
其次,需要有效發揮幼兒園內部自然資源的優勢,對多元化的活動進行特色化設置。比如,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節日開展趣味實踐活動。在植樹節當天,組織幼兒參與環保主題活動,參觀學校內部的種植園基地,在參觀與感知的過程中,讓幼兒認識到綠植對維護生態環境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使幼兒能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
最后,需要在日常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基于親自然教育理念支撐,有效開展趣味性的實踐活動。發揮項目式、探究式各種教學模式支撐作用,為幼兒明確具體的活動學習方向,將書本內容有效轉換到戶外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戶外實踐體驗的過程中,有效吸收與內化相關的文化知識。
(三)拓展親自然教育活動空間和范圍
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緩解視力問題,教師還需要對具體的活動空間和范圍進行有效拓展和延伸,為幼兒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條件。
首先,在活動空間拓展上,教師需要先圍繞活動主題加以明確,在了解幼兒需求的前提下,在活動場所進行優化設置,投放豐富的材料,帶領幼兒主動探索。
例如,在組織體育活動時,為了鍛煉幼兒的體能,緩解視力壓力,教師可以組織趣味戶外體育游戲活動,準備豐富的自然材料,如木頭等。教師可以引領幼兒自主參與建構主題游戲探索活動,發揮自身的創意思維,利用所掌握的實踐技巧,通過與團隊配合的形式,利用木頭等材料進行自主建構與創作,如利用木頭一起制作木門、制作木筏。然后,幼兒展示建構的創新成果,教師應給予其有效的激勵和肯定,讓其能對接下來的戶外活動產生較強自信。
其次,在開發活動空間的過程中,幼兒園還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結合具體的親自然教育實踐要求對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材料進行科學投放,構建完善的活動設施體系。比如,在戶外游戲活動當中,可以結合不同的活動主題投放相關的材料和設備,讓幼兒擁有更加優質的探索空間。又如,在科學活動當中,可以在自然資源中開發種植園基地,為幼兒發放豐富的種子和種植工具。教師引領幼兒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進行種植體驗。種植的過程,能讓幼兒從電子游戲中抽離出來,也能讓其在感知種植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加懂得珍惜糧食,從而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優秀的勞動品格。
(四)家園聯動有效落實親自然教育
幼兒園在開展親自然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在明確教育目標的前提下,遵循家園協作的指導思想,讓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保持良性的溝通關系。在統一教育共識的前提下,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思路和方法,進而賦能親自然的教育活動,真正實現有序開展。在開展共同教育之前,需要先圍繞幼兒當前的視力水平及所呈現的視力問題進行有效分析,讓幼兒家長認識到保護幼兒視力的重要性,并在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就幼兒在家庭環境中關于電子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討論。在找到幼兒視力問題的根本誘因之后,向家長滲透全新的教育思想觀念,將親自然的教育理念有效滲透給家長,讓其在今后的家庭生活當中,能有效發揮教育指導作用。在平時的節假日期間,帶領幼兒積極參與趣味性戶外實踐體驗活動。例如,可以通過親子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來鍛煉幼兒的體能,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緩解幼兒的視力壓力。或者,在幼兒園的組織和引領下,積極開展趣味多元的親子主題親自然實踐體驗活動。比如說,利用自然環境條件組織幼兒及家長共同參與到趣味的植樹體驗活動當中,這樣既能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也能有效保護幼兒的視力。
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家園協作開展親自然促進幼兒視力保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活動反饋與溝通,在交流中能認識到在親自然教育活動組織、規劃及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深入溝通之后,基于所掌握的幼兒視力情況,確定今后的活動設計方案和實施方向,從而為幼兒的視力保護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階段,教師需要遵循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的準則,關注和了解幼兒的視力問題,以促進幼兒視力健康發展為導向,遵循親自然教育指導思想,有效發掘整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內涵,構建完善的親自然教育體系。在改善教育環境、優化教育過程的基礎上,親自然教育能讓幼兒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從而在今后健康成長,形成優秀的視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鄧嬌嬌.項目教學模式在幼兒自然教育課程的應用[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5):49-51.
(本文系2023年度三明市教育綜合改革立項課題“基于親自然理念下幼兒護眼健康活動的實踐研究”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MJG202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