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 王爾申 藍曉宇 胡乃瑞


*項目來源: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面向專創融合的《電子認識實習》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2022055)。
作者簡介:徐嵩,實驗師;王爾申,教授,博士生導師;藍曉宇,副教授;胡乃瑞,高級實驗師。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02.145
摘? 要? 針對專創融合背景下對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基于電類專業基礎實訓課程開展雙創啟蒙教育與專業基礎課程融合設計的探索與實踐。設計了基于專創融合背景的課程總體建設思路,進行了課程教學內容及考核內容的針對性調整,完成了對2021級電類學生的授課實踐,實現了學校電類新生專業基礎教育環節與雙創教育環節的深度融合,刺激了學生對雙創教育活動的興趣及對相關政策的理解,提前了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時間節點。
關鍵詞? “雙創”教育;專創融合;專業基礎實訓;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2.4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2-0145-04
0? 引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將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自2015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針對高等學校開展“雙創”教育出臺了相關指導性文件及意見,如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針對人才評價標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高等學校所面臨的任務和措施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1];同年6月,國務院在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進一步全面闡述了“雙創”的重要意義及實施措施[2];2018年國務院針對高校提出了將“雙創”教育及相關實踐課程納入必修課體系中的相關要求;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等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內容[3];202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中針對高校提出了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及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三點要求[4]。在上述背景下,將“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雙創”教育資源潛力,發揮專業教育課程的覆蓋面優勢,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專業課程深化改革的一大關鍵點[5-9]。
電子認識實習課程是電類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實訓課程,是實踐類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該課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專業啟蒙、大學學習生活乃至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10-11]。將“雙創”教育中的啟蒙教育環節深度融入電子認識實習課程的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該課程的時間節點優勢,激發學生對未來“雙創”教育實踐環節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學校“雙創”教育相關文件的正確理解,提前學生參與相關“雙創”教育時間節點,擴大“雙創”啟蒙教育環節的覆蓋率,提高現有“雙創”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加強“雙創”教育及專業基礎教育教師團隊的建設。
1? 電類專創融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深度不足
現有電類“雙創”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課程融合深度不足,相互之間較為孤立,未能有效改變原有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在授課過程中往往是各行其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推出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項目”“互聯網+”“智能車競賽”及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培訓等各類“雙創”活動主要以學生俱樂部為載體進行開展,基本獨立于專業教育之外,不利于專業興趣以及專業素質的培養。
1.2? “雙創”教育資源利用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學校面向電類專業學生建設總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專業創新創業實訓基地,配備諸如無人機、機器人等大量的專業儀器設備,與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STC及北京至芯科技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并開展相關培訓,學生可利用的
“雙創”教育相關資源較為豐富。學生對上述資源的使用主要是以在電子科技創新俱樂部這類學生社團組織活動結合“雙創”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缺少與專業教育環節的溝通與互動,難以做到對學生的全面覆蓋且相關教育資源的利用潛力未能完全挖掘。
1.3? 專業師資力量未能得到充分動員與使用
高等院校專創融合教育是否能夠落到實處,關鍵在于對專業師資力量的充分動員與使用。目前,“雙創”教育環節師資力量主要來源于聘任的“雙創”指導教師,而“雙創”指導教師由部分“雙創”意識較好的專業教師主動報名構成,其數量在電類專業教師中的占比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專業教師由于教學、科研任務較重等原因難以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到獨立的“雙創”教育環節中,這導致大量優秀專業師資力量在“雙創”教育中的缺失。
2? 電類電子認識實習專業基礎實訓教學改
革措施
2.1? 明確課程專創融合培養整體建設思路
培養專業創新人才需要將專創融合教育有效落實到專業課程教學中。電子認識實習課程是電類學生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的第一環,該課程本身具有專業教學啟蒙的作用,屬于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課程授課時間在第二學期,將“雙創”啟蒙教育與該課程進行深度融合能充分發揮該課程的時間節點優勢。因此,課程教學改革的第一要務是結合電類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依托現有創新創業實訓教育資源,明確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專創融合培養總體建設思路。課程總體建設思路如圖1所示。
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包含專業知識啟蒙、專業能力訓練及專業素養培養三大目標,其中在專業知識啟蒙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認知及專業興趣;在專業能力訓練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在專業素養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導向、科研素養及新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2.2? 設計專創融合教學內容及考核內容
為實現“雙創”啟蒙教育與專業基礎教育的深度融合,結合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專創融合培養總體建設思路,全面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重新設計,在課程教學各環節中均增加“雙創”啟蒙教育相關內容,具體課程教學內容如圖2所示。
在實驗室安全教育教學環節新增“雙創”教學基地管理辦法相關內容,在專業工具使用實訓教學環節新增“雙創”實訓基地儀器儀表使用介紹,在理論教學環節增加雙創政策及活動相關解讀等內容,在項目案例實踐環節增加實訓基地優秀項目案例解讀等內容,從而使“雙創”啟蒙教育與電子認識實習課程的專業基礎教育實現完全的融合。
2.3? 開展專創融合教學實踐,挖掘“雙創”教育資源潛力
為了加強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專創融合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學校“雙創”教育資源的直觀認識,激發學生對“雙創”相關活動的熱情,充分挖掘“雙創”教育資源潛力,針對2021級電子信息工程及通信工程的學生進行電子認識實習專創融合教學實踐。
為發揮電類“雙創”教育硬件資源優勢,在授課過程中將授課地點變更為“雙創”教育基地——電子科技創新實訓中心。
為發揮電類“雙創”教育政策資源優勢,在授課內容中新增電類“雙創”鼓勵政策解讀、“雙創”實踐活動介紹等內容,在考核部分通過設計的引導性題目實現對學生在政策理解及“雙創”實踐規劃方面的引導及考核,部分內容如圖3所示。
2.4? 建設專創融合課程教研團隊,發揮專業教師師資力量
專業教師是專創融合教育課程的組織者與實施者,為保障電子認識實習專創融合課程建設及實踐的高質量完成,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團隊的師資力量,學校組建保障課程改革順利開展的教研團隊。團隊內教師包含專任教師2人、實驗教師3人。從年齡上看,教研團隊師資力量涵蓋實踐教學極為豐富的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從職稱上看,涵蓋教授、副教授、高級實驗師及實驗師;從“雙創”教育及專業教育經驗上看,團隊教師均具有較為豐富的“雙創”指導實踐經驗以及專業教育教學,其中亦包含學院“雙創”教育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實踐教學負責人。
課程建設團隊成員結合自身“雙創”教育、專業教育相關經驗,圍繞課程建設思路、課程教育內容設計、“雙創”教育資源的深入挖掘以及課程實踐方式,開展多次教研討論活動,保障課程建設的順利開展與課程實踐的順利完成,并作為指導教師積極投入后續的學生雙創指導活動中。
3? 課程專創融合教學改革效果
針對2021級電信類學生開展的電子認識實習專創融合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首先,使原有的“雙創”啟蒙教育環節與專業基礎教育環節進行深度融合。對比以往由學生社團組織、雙創指導教師指導開展的“雙創”啟蒙教育,進行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的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在內容上更為全面豐富,將授課學生覆蓋率提高至100%。其次,課程通過設置“雙創”政策解讀、“雙創”活動解讀及優秀案例分享解讀等內容,激發學生參與“雙創”活動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前學生參與
“雙創”活動的時間節點,授課團隊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發掘、動員并指導2021級學生積極參與2022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申請,在所有立項項目中最終實現了唯一完全由2021級學生申請并立項成功的成果。最后,課程建設使相關專業教師師資力量得到充分動員并調動其在“雙創”教育中的主觀能動性,授課團隊所有成員均作為指導教師參與了2022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申請相關工作,指導學生成功申請立項5項且其中一項擬定為國家級項目。
4? 結束語
本文以電類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實訓課程電子認識實習課程為例,針對電類專創融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將“雙創”啟蒙教育融入專業基礎教育環節中的思想,闡述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專創融合培養整體建設思路,給出基于該思路的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專創融合教學內容設計并對2021級電類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實踐結果表明,在專業基礎課程中開展專創融合建設,可以有效實現“雙創”啟蒙教育與專業基礎教育環節的深度融合,從而發揮專業基礎教育課程的時間節點優勢及學生覆蓋優勢,在完成電子認識實習課程學習任務的2021級學生中,“雙創”啟蒙教育環節首次實現100%的全面覆蓋率。課程通過引導學生對“雙創”政策的正確理解,有效激發了學生對參與“雙創”相關活動的興趣,提前學生參與“雙創”教育環節的時間節點,并取得一定的成績。與此同時,開展專創融合相關課程建設,實現現有“雙創”教育資源潛力的進一步挖掘,提高“雙創”能力培訓基地相關資源的利用率,使專業教師師資力量得到充分動員,提升專業教師開展專創融合教學活動的能力與主觀能動性,促進專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的建設。
綜上所述,在專業教育課程中開展專創融合教學改革,可有效打破原有專業課程體系,實現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較好的現實意義與推廣價值。
5?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
施意見[A/OL].(2015-05-13)[2020-10-01].http://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
htm.
[2]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
的意見[A/OL]. (2015-06-11)[2020-10-01].https://
www.gov.cn/govweb/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
2883221.htm.
[3] 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
[A/OL].(2019-07-12)[2020-10-01].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s7056/201907/t20190724_392130.
html.
[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
意見[A/OL].(2021-10-12)[2022-10-01].http://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12/content_56420
37.htm.
[5] 陳潔,侯海良.專創融合教育教學模式下通信原理課程
改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7):145-148.
[6] 宋丹霞,秦隴一,劉芩.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專業教
育融合對策分析:基于廣州大學的調查[J].大學教育,
2022(5):216-219.
[7] 張欣,李建輝,王建剛,等.“專創融合”背景下工科
專業課教學改革[J].中國冶金教育,2022(2):36-38.
[8] 饒豐,郭杰,褚靜,等.課創賽三位一體的專創融合課
程群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1(4):74-77.
[9] 艾偉,郭亮,魏雅慧.專創融合背景下的工程實踐教學
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24):116-118.
[10] 劉閩華,李繼軍,杜云剛,等.淺析認識實習在專業
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5(16):81-82.
[11] 柯曦.材料類專業認識實習課程教學探索[J].廣東化
工,2021,48(14):28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