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三題
1.風鈴
沿著寺院圍墻
黃昏
與我走同一個方向
風鈴無處懸掛
貓
忘記帶走它的腳印
2.雨
雨,滴落巖石
聲音從鐘樓傳出
左耳和右耳
聽到
同一聲慈悲
3.紋
青花碗
裝了誰的一生
一道紋和花一起
聽到,水
不及波動的聲音
見 山
從無想山
走出無想的世界
天空涂成藍色,又高又遠
山路,拉伸了沉默
霧靄在褲腿上織最輕的紗
繞過一道又一道灣
前行路上,誰的劇本?
三幕劇。似有玄機
拋棄一座山的人,山在身后
毫不顧惜地落葉,毫不猶豫地長草
出走的人沒有回頭
他移走山的腳步,也移走它的思想
揚州新雪
很多年沒有下雪了
就像我已不再穿母親縫制的衣裳
異鄉的夢里,母親背對著我
在一豆燭火前,用縫針
戳破一個個孤寂的長夜
此后
無限寧靜
小車在遠方緩緩流動
我看不見她的表情
街燈跳了一下
呼應著燭火的心律
雪,在最后一刻抵達
寒夜不免心酸,它必須拆開
那個已經離散的世界
腳步那樣輕
母親沒有轉身
也許她不想,我也不想
我們相繼在修剪燈芯
張家園
潮水是記憶,帶著咸味
蟛蜞起屋,燕子銜回一根草
七浦河稍加用力
時間就碎成了瓦礫
張家園浮出,卸下的沉積物
無端撞落一行詩
像不甚堅固的駁岸
伸向遠處
風雨指向不明
園子被一根竹子挑破
我捏住春天
像一頁書簡,青黃一片
一葉棲霞
1.
方丈室門閉著,阿彌陀佛,明燭和香火是自由的
云停下,自有它的齋戒,人更像螞蟻,四處尋找法門
穿過波般門,時間沒有停,棲霞寺安坐若佛
空門內,尚有一地落葉,老和尚掃著誰的腳印?
明鏡湖照不出湖的影像,落葉在繼續
一棵空樹成就了冬天
崖洞里佛陀的目光,看空一座山、一座寺
落葉無聲,是參禪的方式,只一朵云聽懂
阿彌陀佛
2.
尋一塊石頭,完成對山的剃度
石頭沒有遠行,落發的人刻下“棲霞”二字
左顧右盼,都在修行
揚子江唱著海浪的聲音
佛,輕灑楊柳枝上的甘露
石頭在不同時間里滾落
霸氣的秦始皇,望不斷揚子江水
孟姜女哭倒了長城
乾隆爺的行宮和石頭城的碎片
堆砌棲霞山的黃昏
有人和深秋的石頭拍下一張合影
我要找的,是人,還是石頭?
剃度以后,人成了僧
石頭成了佛
作者簡介:樂琦,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詩歌、散文創作,參與文藝活動策劃,作品多發表于《詩刊》《作家》《上海文學》《揚子江詩刊》《詩歌月刊》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