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踏馬而來
——初遇格爾木
借飛燕之速
從蘭州踏馬而來
落地格爾木機場
三杯昆侖山甘霖
帶著青稞的醇厚
猝不及防地
沁入莫干山的心底
豁達 綿柔 溫潤
一條潔白的哈達
如格爾木的三青鳥
歡唱著山山相望的戀歌
解開探源巡禮的密碼
帶來瑤池阿母的禮遇
我落在格爾木的夕陽下
咀嚼著孜然的余香
漫步在小白楊的樹影里
淺唱低吟
將軍樓
格爾木第一座樓房
有兩層樓那么高
地圖、軍壺、草帽和棉大衣
一位將軍指揮著一群人
從無到有鑿出了一條天路
生命線從此向西延伸
同時延伸的還有將軍的期盼
鐵鍬、鎬頭、帳篷和駝隊
一群人用甘做路石的決絕
把荒蕪變成了通途
每一寸公路底下
都藏著一塊堅硬的石頭
有血有肉的石頭
鑄就了通往朝圣之路的靈魂
醫院、學校、鹽廠和紅柳
從827人到40000人
從將軍樓輻射到茫茫戈壁的生物
在五月梨花的吟唱中復活
在小妖一米的童話中延續神奇
各拉丹冬的冰川
滋養著長江源源不斷的奔騰
就如將軍樓前的白楊
指引著格爾木人勇往直前的步伐
在河流密集的地方
這座兩層的樓房
是生命是家是希望
撒一把鹽花在察爾汗鹽湖
車緩緩駛入鹽湖腹地
除了一條用鹽鋪就的路
還有在陽光照射下
五千八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湖面
閃閃發亮
湖面下蘊藏著
比陽光更強烈的愿望
帶著咸 帶著苦 帶著堅硬
帶著碎銀萬兩的夢想
赤腳踏入被腌漬過的湖水
藍綠的微波很輕很靜地
親吻著我的腳踝
當我抓起一把鹽花
撒向天空
滿天的繁星
一一在眼前亮相
我看到了夜幕下的湖面
如潮水一般向我涌來
他說他曾與海鷗一起歌唱
他說他曾與鯨魚一起暢游
他說他曾無數次想念驚濤拍岸的洶涌
卻在雪山之地安頓
在冰雪消融的時節與麻鴨相遇
他曾憂傷地以為
他失去了整個世界
卻在消極的想象中
獲得了永不枯竭的光芒
在巴音河邊
暮光中
斑駁的樹影
搖曳在堅毅的石碑上
一句句詩行
如你的青春一樣
鐫刻在
充滿陽光的褶皺里
那是巴音河的波紋
是傳唱你詩歌的搖籃
母親反復地吟誦著
疼痛的大海
和照耀你前行的太陽
隱約的梵音
是流過巴音河的傳說
是叮當作響的白楊樹
對你的思念
一如你在德令哈無數次思念的
姐姐
一季又一季
駱駝的眼淚
在陳舊空曠的大會堂
看一部紀錄片
一部關于人與駱駝的紀錄片
走在唐古拉山的駱駝
沒有放棄對草的渴望
沒有放棄對山的征服
沒有放棄對生的眷戀
卻在主人的尸體前跪下
流下它今生唯一的眼淚
你銅鈴般的眼睛
如大海一樣幽深地望向蒼穹
你在祈求什么
什么 都已隨眼淚被風干
在積雪沒膝的夜晚
你無法忘卻主人的雙手
無法忘卻他卸下你重負之后
輕柔地拍著你的腦袋的
那雙手
那高高托起你
溫暖的身軀的手
你要帶著這雙手
走向更高的山巔
走向更遠的遠方
走向眼淚能夠抵達的時空
然后
重逢
作者簡介:何思華,浙江德清縣作協副秘書長。熱愛跑步,喜歡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