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5 年前,一個科學團隊前往非洲國家博茨瓦納捕捉、研究各種動物。當時,他們在那里首次捕捉到了一種怪異的“沙漠長蟲”——蚓蜥屬動物,但人類對這類動物了解還很少。
蚓蜥屬動物雖然長得像小蛇,但它們和蜥蜴的關系更近。它們身披鱗片,有著相對于體形而言巨大的牙齒,有的品種還長著細小的前肢。蚓蜥很小,成年個體三個腦袋并排可能還不如成年人的一個小指甲那么寬。它們蠕動前行,逃逸、互動的方式根本就不像蟲,而更像蛇。
蚓蜥生活在地下,在地下打洞和捕食。因此,科學家很難在野外直接發(fā)現(xiàn)蚓蜥屬動物,并進行詳盡研究。


最近,采用微型CT 掃描儀,科學家對來自非洲南部的15 種蚓蜥屬動物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分析,并對其中的一種進行了包括顱骨在內的每塊骨骼的解剖學研究。這是迄今對非洲南部蚓蜥屬動物最詳盡的探究。

運用CT 掃描得到的結果,科學家通過3D打印獲得了蚓蜥屬動物每根骨骼的模型。這讓他們首次能夠詳細研究蚓蜥屬動物的所有骨骼,尤其是之前不可見的顱骨內的完整結構。他們發(fā)現(xiàn),蚓蜥屬動物顱骨內細細的波浪狀骨縫彼此“嚙合”,它們奇異的單顆中齒與下面兩顆牙齒互鎖,再加上它們強有力的顎肌,讓蚓蜥屬動物擁有與它們體型不相匹配的“強勁”咬合力,使其能咬碎并撕裂和它們身體大小相仿的獵物。
科學家說,蛇和其他爬行動物出生時有卵齒,讓它們能脫殼而出。蚓蜥屬動物不僅也有卵齒,而且卵齒會一直保留到成年。此外,蚓蜥屬動物的雌性個頭大于雄性。
科學家對蚓蜥屬動物依然缺乏足夠的了解。目前,探索它們的解剖結構是讓科學家更多了解它們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