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癥表現為一個人在睡眠中突然離床活動,或帶著害怕的表情喊叫,或在睡覺時突然在床上坐起來,并且看上去很困惑。夢游癥常發生在兒童中,但約2%—3%的成年人也會發生夢游癥。夢游癥的起因不明朗,但最近的一項新研究首次初步揭示了在夢游者大腦中發生的情況。

人們普遍認為,人在夢游時閉著眼睛,雙臂前伸。但其實,人在夢游時可能會睜開眼睛,并出現復雜的行為。
科學家之前一直不清楚:夢游者在夢游期間究竟經歷了什么?一些夢游者稱自己夢游時在做夢,另一些則記不起自己夢游時在干啥。
為了更好地了解夢游者在夢游時的不同意識狀態和經歷,科學家最近請一些夢游者進入睡眠實驗室待兩夜。在夢游者處于深睡狀態期間,科學家通過播放一種大的聲音來誘導夢游發生。與此同時,科學家用腦電圖儀掃描夢游者的大腦。科學家還發現,為數不多的一些夢游者即使沒有被聲音誘導,照樣會出現夢游。
事后,科學家詢問夢游者在夢游期間經歷了什么。
參加實驗的大多數夢游者都在夢游時做夢,做夢的內容大多與事故或風險有關。也有一些夢游者稱自己在夢游時沒有發生什么,只不過自己好像從恍惚中突然清醒了。

這項研究發現,夢游事件取決于在大聲音出現時夢游者的狀態。當夢游者當時的大腦活動與做夢相似時,他們會出現較復雜的夢游活動。反之,他們的夢游活動會很簡單。
這項新研究初步證明,人在夢游時的經歷與當時是否處于夢境有關。該研究也表明,大的聲響有可能誘導與危險有關的做夢內容。未來,這類發現可能有助于研發更有針對性的夢游癥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