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5年初,一隊馱著救命血清的雪橇犬前往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小鎮。當地白喉暴發,疫情在孩子們當中蔓延。這些雪橇犬及其主人在暴雪和寒風中長途跋涉,最終準時抵達目的地,全程沒有損失一瓶血清。其中一只雪橇犬——巴圖表現尤其突出,人們為它雕刻的塑像至今還在。


不久前,科學家發表了對巴圖的DNA檢測結果。在美國一家博物館中保存著巴圖的剝制樣本,科學家運用提取自這一樣本的DNA進行基因組測序,然后把測序結果與包括雪橇犬在內的多個犬種(其中包括野犬)的基因組測序數據對比。

科學家發現,巴圖具有很高的基因多樣性,它與今天的西伯利亞雪橇犬只有一部分DNA相同。與今天的許多狗相比,巴圖身上的近親繁殖跡象明顯更少。近親繁殖會引起基因變異,從而危及健康。正因為近親繁殖的跡象少,所以巴圖更健康。
科學家還通過巴圖的DNA來重塑它的相貌。根據基因組測序結果,巴圖的站立肩高為55 厘米,毛色主要是黑色,但夾雜一點兒白色。這與標本本身體現的巴圖身體特征完全一致,說明通過DNA 預測身體特征的技術是可靠的。

從某些方面來說,巴圖介于狼和現代犬之間。科學家發現,巴圖消化淀粉的能力強于狼和格陵蘭雪橇犬,但弱于現代犬(事實上,今天的大多數狗的食物包含淀粉)。另外,巴圖擁有構建強壯骨骼和肌肉所需的基因。
科學家這次所測定的大量基因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這些基因組所屬的動物,比如它們的演化歷程、特殊行為和滅絕風險。巴圖的基因組還可能被用來提升現代犬種的健康。
哈士奇犬是在嚴格規范的培育下繁殖的,旨在塑造特定的體形、毛色等特征。現代阿拉斯加雪橇犬則是為了提升其工作性能而精心培育的犬種。兩者雖然都體現了人為選擇,但前者注重外觀,后者注重體能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