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博
站在樹枝上的鳥,從不擔心樹枝會被風折斷。當然,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同樣的道理,人也不能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他人身上;你的安全感,來自你通過努力所獲得的能力。
不懂
觀眾問畢加索:“你的畫很美,可我為什么看不懂?”
畢加索指了指美術館外:“你聽,有鳥在叫,聽到了嗎?”
觀眾側耳傾聽了片刻,點了點頭。
“鳥叫聲好聽嗎?”
觀眾又點了點頭。
“你聽懂鳥在說什么了嗎?”
觀眾搖了搖頭。
“我的畫跟鳥叫聲一樣。你能欣賞它的美就夠了?!?/p>
(林一薦)
寧白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有一次在北京大學燕南園自己的住所前,給路過的老師、學生和閑逛至此的路人每人送一枝玫瑰花。朱先生是北大知名教授,大多數人都認識他,得到那枝玫瑰的人,都心懷感念和崇敬。而朱先生覺得,贈人玫瑰,只是一次普通而淺近的美學實踐。這樣的行為,讓老邁、眼花的他,心中充滿美意。朱先生沉浸于精神天地,美學之魂始終充溢他日益枯槁的身體。
(摘自《解放日報》)
文/麥閣
⊙我看到江南的燕子穿梭在綠柳間是一種美;我坐在門前讀一冊書是一種美;我心里存著的希望和懷疑也是一種美。
⊙法國古典作家拉羅什福科說:“沉默是缺乏自信的人最穩當的選擇?!蔽矣X得,沉默同時也是最具自信的人的主動選擇。
⊙人在世間的唯一任務是忠于自己。
⊙夜晚,被月光映襯的湖水色澤豐富多彩;風起時,云影映照在山岡與草地,那是另一種流動之美……我想說,所有事物都有關聯,它們所呈現的自我之美,有時恰恰是因為別的物質。
⊙我看到的早晨的露珠是七彩的,在山中那些草枝間。陽光漸漸升起,它們在消失之前越發閃亮,像碎了的彩虹。它們注定不能與陽光為伍。
可是,每一顆露珠都深愛著陽光——它們的相遇如此短暫,因為陽光的映照使得每一顆露珠都看到了自己獨特而美的模樣。
(摘自《伊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