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佳佳
江蘇省溧陽市溧城鎮衛生院,江蘇 溧陽 213300
淋巴瘤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病毒感染在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Epstein-Barr(EB)病毒,其感染效果已經得到廣泛認可。這與淋巴瘤的發生、發展和預后密切相關。因此,在淋巴瘤的診斷與臨床管理中,外周血EB 病毒檢測及分型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并且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將探討淋巴瘤患者外周血EB病毒檢測及分型的臨床意義,以期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準確的診斷依據和個體化的治療策略。
此次納入研究的淋巴瘤患者共100 例,男女各50 例,在開展研究前對所有患者全部進行了病理學診斷,按照2016 年更新的《WHO 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進行分類,100 例患者中顯示HL、BNHL、T/NK-NHL 的患者各有21、56、23 例。在患者治療方面選用了一線方案,HL 患者采用了ABVD方案,B 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采取了RCHOP 方案,根據非霍奇金淋巴瘤亞型和分期的不同,還可以考慮采用其他方案,如DA-EPOCH-R 方案、Bendamustine 和Rituximab 等。
此研究對100 例患者進行了外周血的EB 病毒檢測,并以>0 copies/ml 作為判定標準,來核對病毒檢測結果是否為陽性,并進行了1 型和2 型的分型。最后通過對EBV-DNA 檢測結果與淋巴瘤患者病情發展與治療效果之間的關聯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更準確的預后評估依據。
納入標準:①經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的淋巴瘤患者;②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其他伴隨疾病或感染;②并發其他惡性腫瘤。
研究的觀察指標包括:EB 病毒血清學檢測結果:使用特定抗原和抗體對患者外周血中的EB 病毒進行檢測,包括EB 病毒DNA、EB 病毒抗原等。EB 病毒分型結果:根據檢測結果判斷EB 病毒是屬于A、B、C 還是其他分型。
在納入的100 例患者中,有69 例(69%)患者的檢測結果為EBV-DNA 陽性。進一步分析發現,21例HL 患者中EB 病毒的檢出率為71.4%(15/21)、56 例B-NHL 患者的EB 病毒檢出率為67.86%(38/56)、23 例T/NK-NHLEB 患者的病毒檢出率為69.7%(16/23),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不良預后因素與EBV-DNA 之間的關系(%)
試驗結果顯示,100 例患者中,EBV-DNA 陽性患者的總緩解率為69.6%(48/69),EBV-DNA 陰性患者的總緩解率為90.32%(28/31)。鑒于患者數量較多且治療方法存在差異,為進一步了解淋巴瘤患者EB 病毒與最近療效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選擇用CHOP/R-CHOP 方案治療了4 個月的46 例B-NHL患者以及用ABVD 方案治療了4 個月的HL 患者(19 例),這一選擇有助于減輕不同治療方案、療程和療效的干擾,以便深入探討EBV-DNA 在特定治療方案下的預后評估價值。研究結果顯示,在46 例B-NHL 患者中,EBV-DNA 陽性組的總緩解率為60.7%(17/28),而EBV-DNA 陰性組的總緩解率為88.9%(16/18)(P<0.05)。在19 例HL 患者中,EBVDNA 陽性組的總緩解率為46.2%(6/13),而EBVDNA 陰性組的總緩解率為100%(6/6),(P<0.05)(見表2)[1]。這些發現表明,在特定治療方案下EBVDNA 可能對預后評估存在顯著影響。
表2 淋巴瘤患者EB 病毒與近期療效的關系
根據分型標準,通過擴增產物片段的長度可以分辨出I 型和Ⅱ型EB 病毒。I 型病毒擴增產物的片段長度為153 bp,而Ⅱ型病毒擴增產物的片段長度為246 bp。如果同時出現兩種類型的條帶,說明患者同時感染了I 型和Ⅱ型。69 例EBV-DNA 陽性患者中有68 例(98.6%)患者顯示感染了Ⅱ型EB 病毒,而僅有1 例(1.4%)患者為I 型和Ⅱ型的混合感染,該名女性患者最終診斷結果是患有彌漫大B 細胞淋巴瘤。這些結果提示在該樣本中,Ⅱ型EB 病毒感染更為常見,并且可能與該女性患者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有關。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也被稱為人類單純皰疹病毒4 型,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類身體中的病毒。EB 病毒與淋巴瘤密切相關。外周血EB病毒檢測有助于判斷淋巴瘤患者是否感染有EB 病毒,并可以評估其感染程度和活躍性。多項研究證實,EB 病毒感染在淋巴瘤的發生與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顯示,69 例EBV-DNA 陽性患者中有68例(98.6%)患者顯示為Ⅱ型EB 病毒感染,而僅有1例(1.4%)患者為I 型和Ⅱ型混合感染,也就是說在淋巴瘤患者中Ⅱ型EB 病毒感染較為常見。從對EBV 感染與淋巴瘤不良預后因素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得出結論,外周血中EB 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療效明顯較差。同時,這些陽性患者還呈現出了更多不良預后因素[2]。結果顯示了EBV 感染對淋巴瘤患者預后的不利影響,其可能會成為一個預測不良預后的重要指標。對于表現出EB病毒核酸陽性的淋巴瘤患者,臨床醫生應該充分考慮他們存在的不良預后因素,并根據個體情況量身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