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大單元整體教學方法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點,將知識要點串聯在一起,從而更加系統、深入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首先對大單元整體教學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其次分析大單元整體教學現狀,最后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單元整體教學法;初中物理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時期,但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之下,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通過大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初中物理教學為例,對大單元整體教學法的實踐應用進行探究,意義顯著.
1 大單元整體教學特征分析
1.1 系統性
在大單元整體教學當中,系統性屬于最本質的特征之一,有其他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勢.實踐過程中,它主要立足于大單元內容,對教學進行優化設計,相比于傳統教學,大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將那些零散的、細碎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使知識點之間的黏性增加,學生在對其中某個知識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能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其他知識點.因此,通過大單元整體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同時也可促進學習結果的遷移.
1.2 有序性
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大單元整體教學內容豐富,涉及范圍較廣,教學內容都是按照由易到難的基本原則來設計,而這也充分體現了該教學模式地有序性.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對物理能力和知識的發展加以關注,之后按照從基礎到困難的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和設計,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無序性,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因而也能取得較為顯著的學習效果.
1.3 統一性
大單元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夠將很多性質相近且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不同單元之間既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相互聯系,真正實現了個性和共性的統一,而這也充分凸顯了大單元教學模式的統一性特征.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立足具體的課程安排和教學目標,結合物理教學特征,將教材內容打亂,重新編排,使之成為一個全新的整體.每個大單元當中的教學內容和主題都各不相同,知識結構也存在一定差異,個性顯著.通過該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規律,學習物理知識.從某種角度來看,雖然每個大單元都是單獨個體,但彼此之間又有一定的共性,存在密切聯系,因此教師必須對每個大單元的共性和個性加以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在實踐教學中精準把握教學內容的本質,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2 大單元整體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師在對大單元整體教學法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學深度缺失.尤其是在教學設計環節,很多教師都會將教學范圍拓展作為重點,注重學生對于單元內部知識的理解.但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都過于淺顯,同時也不能將這些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實踐,缺乏知識遷移能力,同時也不符合教學初衷.
其次,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在對某些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須將先進教學設備和思想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但就當前實際發展現狀來看,很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形式仍然缺乏創新性,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比較被動,因而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無法充分發揮出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
3 大單元整體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3.1 對物理課程體系結構進行重新解讀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大單元整體教學法進行應用,教師需要圍繞相應的教學目標和主題來進行.大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是由多個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知識點所構成,在開展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思維進階的特征有所把握,之后再對學習層次進行細化,在每一個層級之下,都要有相應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立足于整體,對新知識進行把握,同時還能在大單元當中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構建起全新的課程體系.實踐過程中,教師還要將全新的學習內容與過往所學內容進行結合,對某個模塊單元進行針對性總結.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行培養,同時也能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例如 在對“浮力”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的學習內容包括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測量、浮力相關概念等等.教師在對課程體系進行構建時,需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從物體運動到運動和力的關系,最后再到物體沉浮,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對于不同深度的學習內容都有不同的側重點,這有助于學生構建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立足于單元整體視角對學習活動進行設計,使學生能夠通過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學習活動,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引導學生思維進階,最終達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3.2 對教學情境進行優化設計
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認知心理層次加以重視,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對單元主題進行定位,了解學生過往的知識儲備以及現階段的學習特征,之后還要融入一系列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
例如 在對“物態變化”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學習之前,已經明確了解了不同物質的不同狀態,通過這一單元學習,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物態變化的具體形態,同時也能清晰、明確地了解物態變化與能量轉化有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也經常會涉及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所學內容也會與日常生活實際進行聯系,但往往都是零散的、淺顯的聯系,并不涉及知識內核.因此,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可以立足于具體的生活情境,對學習任務進行安排,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大自然當中的水循環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嘗試將這一情景引入到單元教學中,根據水循環過程中所涉及的物態變化,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將不同單元知識進行聯系,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3.3 對相關教學評價活動進行設置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評價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合理的教學評價,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之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進行關注,且相關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也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技能表現.在對教學評價任務進行設置時,要對學生的深層思考能力加以關注,包括學習本單元需要的技能水平,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入手,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具體內容包括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課堂表現等等.
例如 在對“聲學”這一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加樂器制作比賽,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各種各樣的樂器進行設計和制作,使其發出不同的聲響.之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進行培養,課堂活動的趣味性較強,既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對其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了培養.
3.4 積極更新物理教學理念
在過往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主觀學習意識,究其根本,主要是因為教師并沒有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只是在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生硬地灌輸各種物理知識.長此以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確保大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首先就要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還要結合具體的單元教學內容,對教學計劃和方案進行調整,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 在對“光現象”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大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具體如平面鏡成像、光沿直線傳播等等,使學生能夠圍繞相關生活案例進行探討,強化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難度,教師需要對單元內部知識進行科學整合,將那些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物理知識融入預習活動,為正式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時間不只局限于課堂,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前和課后的時間,加深學生對于光現象的了解,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增強學生的記憶力,為學生后續的深度學習打下堅實基礎[7].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大單元整體教學特征進行簡要分析,其次分析了大單元整體教學現狀,最后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大單元整體教學法進行應用,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歸納和總結能力,對學生物理綜合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實踐過程中,教師首先就是要重新解讀物理課程體系結構,其次還要對教學情境進行優化設計,再次要對相關教學評價活動進行優化設置,最后還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大單元整體教學法的作用和價值,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謝萬媛.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以北師大版初中物理“物質的簡單運動”為例[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65(13):165-34.
[2]李之明.明確主題·整合內容·創設情境——大單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材自主學習指導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2023,52(24):41-434.
[3]張羽燕,張興龍.初中物理教育教學方法芻議——從2022年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試題出發[J].華夏教師,2022,15(28):25-152.
[4]吳弟斌,屈德偉.聚焦大概念與核心任務的單元教學設計——以人教版初中物理“質量與密度”單元為例[J].廣西物理,2021,42(02):59-61.
[5]趙東升.基于單元設計理念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物態變化”為例[J].教育界,2022,63(33):56-528.
[6]符程.物理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以“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為例[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06):79-81.
[7]徐美蓉.單元設計視域下初中物理復習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以“壓強和浮力”教學為例[J].理科考試研究,2023,30(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