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王玉春 李建平 趙興軍
摘 要:沂南黃瓜歷經40多年的發展,暢銷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遠銷日韓和歐盟地區,獲評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登記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入選山東省第七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全國最大的黃瓜生產基地,近10萬人從事黃瓜種植和生產經營,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
關鍵詞:沂南黃瓜;品種;品質;精深加工
沂南縣地處沂蒙山腹地,黃瓜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最大的黃瓜種植基地。全縣常年種植黃瓜面積13萬畝,總產量32.5億千克,年產值達到120億元,獲評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登記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入選山東省第七批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 29.22 億元,近10萬人從事黃瓜種植和生產經營,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
1 優良品種提高黃瓜品質
沂南縣與隆平高科、德瑞特種業和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進先進適宜的新品種,形成了“德瑞特”系列黃瓜品種為主,愛農種業“大寶”系列、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科潤99”系列等黃瓜新品種為輔的黃瓜種子生產經營企業3家,經過多年培育,摸索出一套南瓜苗自繁嫁接技術,增強黃瓜抗病性能,解決重茬障礙,增產增效品質好。與隆平高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黃瓜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每年試驗篩選黃瓜新品種由1500個增加到3000個,建成了金馬山、綠島、臥龍等一批黃瓜種苗繁育基地。全縣共建成大小育苗場共35家,年繁育種苗能力從1.5億株提到高3.6億株。
2 種植新技術增產提質有保障
沂南縣連續出臺扶持黃瓜產業發展意見,在全國率先成立了首個“沂南黃瓜”技術聯盟,制定并頒布了沂南黃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大力開展設施農業建設,由傳統小拱棚發展到第七代雙膜雙結構大棚、大拱棚、新型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實現全年生產供應。推廣設施蔬菜物聯網、生態循環農業、良好環境栽培、集約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等蔬菜生產新技術。充分發揮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撬動社會工商資本參與,形成了沂汶河流域沂南黃瓜主產區,連片布局了日光溫室生產片區、大小拱棚種植片區、鋼架拱棚片區、露地黃瓜片區,建成各類黃瓜產業園50余處,創建市級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6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個。
3 “四位一體”發展模式賦能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實施了北于、房莊子和汶河貫頭3個蔬菜批發市場提升項目,進一步完善冷鏈物流配套,爭取實施好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在蘇村、辛集和依汶等主產區集中建成了一批農產品預冷保鮮庫,建設培育好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司,壯大蔬菜經紀人隊伍,完善市場運銷渠道。成立縣級聯合社,發揮聯合社“龍頭”作用,建立“鏈條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農戶”四位一體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賦能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鏈式發展。截至目前,已建成規模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5家,其他各類農產品批發市場51家,建成大小農產品冷鏈物流庫150余座,市場配套齊全,銷售渠道暢通,實現群眾足不出村,就能賣得出、賣得好,同時帶動加工、包裝、銷售、物流、信息、餐飲、住宿、農資和勞務等產業協調發展,間接解決1萬余人就業。
4 優化產業布局提升黃瓜產品附加值
沂南縣積極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鞏固好初加工基礎上,全力研發和壯大精深加工,依托國泰食品,投資3000多萬元,新上無菌冷灌裝生產線,強化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發黃瓜汁、黃瓜脆片等系列保健飲品的深加工,實施全產業鏈條升級。引進山東春陽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作為企業合伙人,村企共建黃瓜深加工項目,全面提升蔬菜產業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依托青果食品、青田食品,加大產業招商,積極招引發展黃瓜腌漬、黃瓜醬等深加工產品,提升黃瓜產品附加值,優化產業布局,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5 打響沂南黃瓜品牌壯大農業主導產業
擦亮沂南黃瓜“牌子”、走通“產業發展路子”,努力打造沂南黃瓜區域公用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在諸多媒體集中宣傳推介,召開沂南黃瓜產業發展大會,邀請了黃瓜業內專家、學者、教授作為產業發展顧問,舉辦黃瓜種植能手大賽,組織參加國家和省市舉辦的各類農產品交易活動,打響沂南黃瓜品牌。
作者簡介:王振華,女,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