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玲 潘艷花 王衛成 唐小剛 任家玄
【基金項目】: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博士基金
(2023GAAS39)。
湯玲,潘艷花,王衛成,唐小剛,任家玄,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郵編730070。
收稿日期:2023-08-28
摘? ?要? ?麥稈菊是天然的干花工藝品,具有園林造景、切花、裝飾、藥用及美容多種用途??偨Y了甘肅省河西地區麥稈菊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種子采收等關鍵技術,旨在為同類地區麥稈菊種子生產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甘肅;河西;麥稈菊;常規種;生產
麥稈菊(Helichrysum bracteatum Andr.),別名蠟菊、脆菊、鐵菊、草帽花等,是菊科蠟菊屬1年生或2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于澳大利亞的草原和叢林地,在東南亞和歐美栽培較廣,我國各地均有種植。麥稈菊既可作花壇、花帶、花境、林下地被等園林造景布置及家庭園藝盆栽花卉,也可作為優質的干花或切花材料,用于插花、制作花藝裝飾品;麥稈菊因總苞片色彩豐富絢麗、堅硬蠟質光亮、不凋謝、不褪色、花期長而聞名,被譽為天然的“干花工藝品”;此外,麥稈菊還具有藥用價值,其花茶能清熱祛暑、提神降壓、增強身體自愈能力。麥稈菊以種子繁殖為主,近年來,因其用途廣泛多樣,麥稈菊的用種量也逐年上升。
甘肅省河西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條件,是我國核心制種基地之一,其中酒泉、張掖等地的花卉制種是甘肅制種產業的一部分,大量繁殖各種花卉種子以滿足國內外花卉生產需求,麥稈菊在甘肅河西地區繁殖區域逐年穩定增長。本文詳細闡述甘肅省河西地區麥稈菊常規制種生產過程,以期對麥稈菊制種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 ?植物學特性
麥稈菊株高30~150 cm,可分高、中、矮型和大花、小花型等品種。全株被微毛,莖稈粗壯,硬而直立,莖分枝較多,葉片互生,條狀披針形,全緣,葉柄短。頭狀花序單生主枝或側枝頂端,花徑3~6 cm,有紅、橙、黃、金、紫、粉、白、復色等多種顏色,花期7—9月。總苞多層,瓦狀排列,外層苞片短,內部各層苞片伸長呈花瓣狀,苞片因含硅酸而呈膜質,光澤感強,質感似麥稈,呈現油畫般的色彩。管狀小花聚集形成黃色的花盤。花在晴天開放,陰雨天及夜間閉合。瘦果灰褐色,無毛,呈短棒狀,或直或微彎,略呈四棱形,種子千粒重0.7~0.9 g。
麥稈菊喜歡溫暖、光照充足,不耐寒,忌高溫,栽培土壤需疏松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排水不暢易導致植株死亡。夏季高溫天氣易導致植株生長緩慢、花量少、質量差。從播種至開花需要120~140 d。
2? ?栽培技術
2.1? ?育苗床整理? ?播種前整理育苗床,土壤施入少量腐熟農家肥或有機肥,深翻犁碎、整細整平后,澆透水,播種前保持土壤濕潤。
2.2? ?種子處理?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常規殺菌劑浸種30 min,同時清除空癟及霉變種子,清洗干凈后用清水浸種12~24 h,促進種子萌發,晾干,待用。
2.3? ?播種? ?采用小溫室播種育苗,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播種時將種子與草木灰混合均勻撒播,用過篩細土覆蓋0.3~0.5 cm,輕柔噴透水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保濕。種子發芽適宜溫度18~23 ℃,播種后5~7 d出苗,出苗率70%~80%,及時揭掉薄膜,以防幼苗徒長,適當間苗,開始幼苗期管理。
2.4? ?幼苗期管理? ?麥稈菊幼苗生長適宜溫度9~25 ℃,喜溫暖耐輕霜,忌高溫。需注意在晴天午間及時通風透氣,防止溫度太高導致幼苗死亡。3~4片葉時分苗,移栽株距6~8 cm。分苗后根據天氣情況,適當遮陰利于緩苗。幼苗期耗水量較小,晴天可4~5 d澆水1次,陰雨天可7 d澆水1次。定植前1周,應逐步加大溫室的通風量、增加幼苗的光照度,使幼苗逐漸適應露地環境,利于提高露地定植幼苗存活率。
2.5? ?定植? ?因麥稈菊怕澇,所以采用起壟種植。壟高15 cm,定植株距40 cm,行距50 cm,畝保苗3 200株。栽培地施入有機肥200~300 kg/畝和15~20 kg/畝氮磷鉀復合肥,深翻混勻。麥稈菊幼苗長至7片葉、高8~10 cm時即可定植,在甘肅河西一般在5月上旬,定植時間不宜過晚,最好選在多云、陰天或傍晚進行。定植前苗床澆透水,帶土移植,以防傷根,增加緩苗時間。栽后澆足定根水,用細土封好根部土壤裂口。
2.6? ?大田管理? ?定植后要加強田間管理,使植株生長旺盛。定植后1周澆緩苗水,之后澆水見干見濕。澆水2~3 d后,中耕除草,松土、防止土壤板結。氮肥勤施,每月追肥1次,用量不可太大,否則易導致植株徒長而纖弱、花小色淡、苞片膜易裂等?,F蕾及花期,補充2~3次磷鉀肥,可使花朵顏色更加艷麗,質地更加堅硬。若出現葉片黃化現象,可每隔15 d噴施1次? 1 000~1 500倍硫酸亞鐵。施肥時要避開花、葉,避免花、葉受污染而腐爛。由于麥稈菊的花期較長,種子成熟較晚,應在盛花期過后(8月上旬)控制水肥,否則后期返青較為嚴重,不利于種子成熟。為促進萌發更多花枝,收獲更多種子,可根據品種情況在苗期進行1~2次摘心。時常觀察制種田的植株,及時清除雜株,保證種子純度。在抽薹至開花前期,株間及時搭架,使花莖挺直,防止倒伏,便于后期種子采收。
2.7? ?病蟲綜合防治? ?麥稈菊常見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卷葉蟲和蠐螬等,主要病害為白粉病、灰霉病、莖腐病和銹病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提前觀測,對癥用藥,交替用藥。
2.8? ?成熟及采收? ?麥稈菊花期長,花朵陸續開放,種子成熟期不一致,采種也要每天進行,一般8月上旬開始,霜降時結束。待花盤中心向上凸起、花苞片向下卷曲時為最佳采收時間。晴天上午白色種毛膨松散開時采種,選擇顏色深的花頭,不宜在日照正盛時采收,因種毛干燥瘦果易浮起,種子容易散落而造成損失。種子放在陰涼干燥處晾干,清理混雜的苞片及種毛,以免種子發霉。
參考文獻
[1] 李曉肅,秦益娣,李景華.蠟菊的組織培養和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1(03):211.
[2] 吉醒.彩麗光亮的麥稈菊[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7(10):2+1.
[3] 張岳峰.北方地區蠟菊的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0(09):113.
[4] 甘肅已成為全國三大核心制種基地之一[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3(02):31-33.
[5] 楊培禾,李學東,任麗娜.蠟菊的總苞干、濕形變的解剖學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6(08):1 699-1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