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苗 陳靜 朱亞萍 康愛霞



【基金項目】:定西市科技計劃資助(DX2022BZ56)。
許春苗,陳靜,朱亞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園藝工作站,郵編743000;康愛霞,定西市安定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收稿日期:2023-08-11
摘? ?要? ?通過不同比例穩定性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劑處理,研究穩定性肥料減量施用對寒旱區紅葉萵筍生長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微生物菌劑+穩定性復合肥60%(T3)綜合效果最佳,較常規施肥(CF)相比,根、莖、葉生物量和單株重量分別增加了4.36%、0.92%、21.21%和11.51%,但差異不顯著;產量增加10.33%,差異顯著;肥料貢獻率增加30.44%;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別增加8.62%、6.1%、2.6%和4.22%,且差異顯著;硝酸鹽含量顯著降低17.43%。綜合考慮,穩定性肥料720 kg/hm2+微生物菌劑60 kg/hm2為安定區紅葉萵筍減肥綠色生產最佳施肥劑量。
關鍵詞? ?紅葉萵筍;穩定性肥料;微生物菌劑;生長發育;品質
近年來,甘肅定西市安定區紅葉萵筍種植模式單一化,種植過程中存在化肥過度使用現象。為了有效控制和減少化肥施用量,實現節本增效和綠色種植,新型肥料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穩定性肥料是一種能延緩土壤中尿素水解,使肥效延長、氮素流失減少的含氮類肥料,目前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較多。研究發現,穩定性肥料顯著提高大白菜Vc含量,促進玉米、辣椒等植株生長發育,增加產量,提高商品經濟收益。
微生物菌劑肥料可調理土壤結構、促進植物生長,有減量施肥、增效的作用。楊肖芳等在研究連作地塊草莓生長時發現,施用微生物菌劑促進了草莓生長和增產,同樣在青梗菜、番茄和馬鈴薯中均有相似發現。
本試驗結合兩種肥料的特點,在促產、減量施肥的前提下,以穩定性肥料替代普通化肥作為微生物菌劑的載體,研究不同復配量對紅葉萵筍生長發育和品質的影響,尋找兩者最優配比,以期為安定區紅葉萵筍的生產提供一定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材料? ?試驗于2023年在定西市安定區園藝工作站進行,3月20日育苗,5月2日定植,7月10日采收。試驗區土壤理化性質見表1。
1.2? ?試驗設計? ?試驗紅葉萵筍品種為東方紅,試驗肥料和微生物菌劑(有效活性菌≥6億/g)均在當地史丹利(定西)化肥廠購買。
試驗分6個處理(施用量見表2)。CK:不施肥;CF:當地常規施肥;T1:100%穩定性復合肥(其中100%穩定性肥料,K2O、N、P2O5總施用量與CF相同);T2:微生物菌劑+穩定性復合肥80%;T3:微生物菌劑+穩定性復合肥60%;T4:微生物菌劑+穩定性復合肥40%。
1.3? ?指標測定與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含量,考馬斯亮藍染色法測定可溶性蛋白,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比色法測定Vc含量,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分光光度法測定硝酸鹽。參考Valladares方法進行可塑性計算。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紅葉萵筍生長的影響
2.1.1? ?對紅葉萵筍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由圖1可知,紅葉萵筍蓮座期(圖1A)干物質量在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成熟期(圖1B)T1、T2、T3和T4相較CF根部干物質量分別增加了5.58%、9.08%、4.36%和17.8%;葉部干物質量分別增加了4.35%、0.31%、21.21%和0.43%。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2.1.2? ?對紅葉萵筍植物表觀特征的影響? ?由表3可知,蓮座期T1、T2、T3和T4相較CF莖粗分別增加了19.64%、12.5%、5.95%和5.36%,T1差異顯著;成熟期T1莖粗顯著高于CF,T1、T2、T3和T4葉片數較CF分別減少了9.89%、11.15%、11.62%和16.41%,且差異顯著。
隨著穩定性肥料施用量的減少,紅葉萵筍莖粗呈現降低趨勢,莖長和單株質量先升高再降低,但對生長沒有顯著抑制作用,在成熟期穩定性復合肥施用量不低于60%時有促生促產效果。
2.2? ?對紅葉萵筍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產量大小依次為:T3>T2>T1>CF>T4>CK,肥料貢獻率T3最優。綜合看來,同等肥力下施用穩定性肥料起到增產作用;添加微生物菌劑條件下,施用60%穩定性肥料對增產和肥料貢獻率效果最優。
2.3? ?對紅葉萵筍品質的影響? ?由表5可知,T2和T3較CF相比,Vc含量分別增加了10.46%和8.62%;T1和T3較CF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分別增加了7.06%和6.1%;T3較CF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增加2.6%;T3較CF相比,可溶性蛋白增加4.22%。綜合各品質指標來看,T3處理表現最優。
2.4? ?對紅葉萵筍植物學表型特征的可塑性變化分析? ?可塑性是植物適應環境的重要方式,本試驗以CK為參照,對穩定性肥料配施微生物菌劑處理下紅葉萵筍表型各項指標進行可塑化指數分析(表6),不同施肥處理可塑性大小依次為:T3>T1>T2>T4>CF,各指標受施肥處理的可塑性大小為:總生物量>單株質量>莖粗>葉片數>莖長。
3? ?討論與結論
本試驗研究發現,穩定性肥料+微生物菌劑配施對紅葉萵筍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其中T3處理綜合表現最佳。研究發現,微生物菌劑替代一定比例化肥施用,可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植株產量;微生物菌劑替代常規化肥比例在10%~30%間會對植株生長發育和產量起到正向調節作用,超過30%會發生抑制生長現象。本試驗結果相同,穩定性肥料減量40%以下,不會對紅葉萵筍造成生長抑制。
本試驗研究發現,穩定性肥料減量40%以下配施微生物菌劑對紅葉萵筍品質有顯著提升作用。胡綺琪等研究發現,減肥20%+增效劑較100%施肥處理菜心,硝酸鹽含量下降12.1%、Vc含量提高4.2%。肖讓等研究發現,施用60%化肥較100%全施肥處理顯著提高茄子中Vc和粗蛋白含量。于健等發現,80%化肥用量配施微生物菌劑較100%化肥用量處理下番茄Vc增加13.2%。
對寒旱地區紅葉萵筍通過不同比例穩定性肥料+微生物菌劑配施處理,綜合相關指標,微生物菌劑+穩定性復合肥60%為安定區紅葉萵筍生產最優施肥措施。
參考文獻
[1] 丁文成,何萍,周衛.我國新型肥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23,29(02):201-221.
[2] 徐英龍,張蕾,楊明,等.穩定性肥料中硝化抑制劑作用效果的檢測方法[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7(02):157-161.
[3] 解永軍,解永金,朱紅梅,等.穩定性肥料添加劑對大白菜硝酸鹽積累和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02):169-170.
[4] 李漢章,徐勤政,岳玉苓,等.穩定性肥料對玉米生產的收益增效研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3,35(02):51-54.
[5] 張萌,魏全全,芶久蘭,等.貴州辣椒生物效應及肥料利用率對穩定性肥料施用量的響應[J].北方園藝,2021(24):84-90.
[6] 馬學蘭,周連玉,巨家升.微生物菌劑在糧食作物生產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23,51(04):456-461.
[7] 楊肖芳,郭瑞,姚燕來,等.微生物菌劑對連作地塊草莓生長、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響[J].核農學報,2023,37(06):1 253-1 262.
[8] 萬水霞,李帆,王靜,等.微生物菌劑對青梗菜土壤理化性質及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24):160-162.
[9] 王文麗,金涵,從炳成,等.復合微生物菌劑對番茄青枯病的生防效應[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22,45(06):1 174-1 182.
[10] 劉雅娜,李袁凱,王金蓮,等.不同微生物菌劑對馬鈴薯的促生作用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23,37(09):136-143.
[11] 李小方,張志良.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2] Valladares,Fernando,Wright,et al. Plastic phenotypic
response to light of 16 congeneric shrubs from a panamanian rainforest[J].Ecology, 2000,81(7):1 925-1 936.
[13] 謝慧敏,吳可,劉文奇,等.海藻肥與微生物菌劑部分替代化肥對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作物雜志,2022(01):161-166.
[14] 侯棟,蒯佳琳,岳宏忠,等.利用功能型混合微生物菌劑替代部分化肥對日光溫室辣椒生長及品質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21,62(09):1 736-1 739.
[15] 黃翠菊,王正福,王家春,等.微生物菌劑替代部分化肥在白菜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云南農業科技,2019(03):4-6.
[16] 胡綺琪,余煒敏,梁嘉偉,等.化肥減量配施增效劑對土壤理化性質及菜心產量、品質的影響[J/OL].廣東農業科學:1-11[2023-07-27].
[17] 肖讓,張永玲,趙蕓晨,等.化肥減量配施有機肥對日光溫室土壤質量及茄子產量、品質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23,38(02):188-198.
[18] 于健,郁繼華,馮致,等.微生物肥與化肥配施對基質栽培番茄產量、品質、光合特性及基質微生物的影響[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7,52(02):4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