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解放戰爭中的毛澤東和習仲勛

2024-03-02 16:16:36王雙梅
黨史博覽 2024年2期

王雙梅

1953年10月4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圖為毛澤東(右一)、劉少奇(右二)、朱德(右四)、周恩來(右六)、陳云(左一)、習仲勛(右三) 等步出接見場地

從1946年6月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三年解放戰爭時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征程上一段非常重要的關鍵歷史時期,是一段值得大書特書,并從中吸取寶貴歷史經驗的黃金時期。其間,作為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澤東和時任西北局書記的習仲勛,從上下級領導關系,至在接應中原突圍部隊、策劃橫山起義和糾正土改中“左”的錯誤斗爭中,所發展起來的“既是嚴師又是同志”的關系,濃墨重彩地書寫了解放戰爭時期的一頁精彩華章,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加速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6月26日,以國民黨軍隊遵照蔣介石“一舉包圍殲滅”中原解放軍的手令開始大規模向我中原軍區李先念和王震部發動進攻為標志,拉開了三年解放戰爭的大幕。從當天夜里開始,李先念和王震等率領中原人民解放軍6萬余人,分數路從不同方向突破國民黨30萬大軍鐵桶般的包圍圈,且戰且走,死里求生。到7月中旬,李先念和王震分別率領的兩路主力部隊,先后到達豫陜交界地區。這時蔣介石再下手令“對突圍李部以步兵跟蹤追擊,不使其有駐足機會,責令空軍分路偵察轟炸”,并嚴令劉峙、胡宗南“務于荊紫關以南將李先念部包圍殲滅”。由此,除跟蹤追擊的劉峙部隊外,胡宗南又調原部署在陜西的數個師加入圍堵,在陜南一帶構筑起三道封鎖線進行堵擊,必欲消滅中原突圍部隊。李先念部和王震部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部隊困苦之況不亞于紅軍長征后一階段”。

遠在延安的毛澤東,對中原部隊能否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堵十分憂慮。他一方面從戰略全局部署和指示晉冀魯豫部隊、山東部隊和華中野戰軍等部隊積極出動,發起向所在地區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以調動和打亂國民黨軍隊圍攻中原部隊的部署,減輕中原部隊的壓力;另一方面殷殷指示習仲勛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大力組織地方武裝力量支援與配合中原突圍部隊。從7月26日開始到9月2日王震部主力回到陜甘寧邊區,在前后不到40天的時間里,毛澤東先后給習仲勛寫了九封信,對中原突圍部隊特別是對王震部安危關注的急切心情躍然紙上。

7月上旬,中原部隊剛剛躍過平漢線,突破國民黨軍的封鎖包圍圈時,毛澤東的擔憂心情一度轉為比較樂觀。他在致周恩來等的電報中,指出:“我5師已脫危險期,到了隨、棗南北地區,堵兵甚少,追兵不力。我軍休息數日后即自由行動。如時局好轉,則在國民黨不追不堵條件下可以退到華北;如時局壞轉,又堵又追,該部將在廣大區域自由活動,以求生存。”在這種戰略形勢預判下,毛澤東多次指示鄭位三和李先念:“你們任務是活動于鄂西北、豫西南廣大地區,一面保存自己,同時鉗制大量敵人,對全局貢獻極大。”“希望你們不但生存,而且發展,并為全局牽制大批敵人,這有極大戰略意義。”“我中原軍之任務,是以機動靈活之行動,在鄂、豫、皖、川、陜廣大地境內,在外線牽制反動派大量軍隊,幫助我內線作戰部隊取得勝利。”“牽制大批敵軍在敵后建立根據地是我中原軍的光榮戰略任務。因此,我中原軍全部應遵中央午文(即7月12日)電,在鄂、豫、皖、川、陜五省境內進行機動靈活之作戰。”

遵照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到7月下旬,李先念和鄭位三所率的中原部隊主力進入鄂豫陜邊界地區,王震所率的359旅進入陜南,王樹聲所率的中原軍區第1縱隊主力進入鄂西北一帶,張體學所率的鄂東獨立旅進入大別山區進行游擊活動,皮定均所率的第1旅于7月20日進入蘇皖解放區。對此,毛澤東欣慰地致電鄭位三、李先念和王震等,指出:“整個突圍戰役是勝利的,敵人毫無所得。你們這一行動已調動程潛、劉峙、胡宗南三部力量,給反動派以極大震動與困難,故你們的行動關系全局甚大。”毛澤東并指示他們下一步應“考慮將部隊以團營為單位化整為零,在陜南分散游擊,然后分枝以團營為單位向豫西、川東、隴南發展”。據此,李先念所率中原部隊主力與西北局此前已派出的劉庚、鞏德芳部會合,“不再西進,分為七股就地打游擊”。

原來,從中共中央5月1日向中原局發出中原解放軍立即準備突圍的指示后,西北局就連續指示陜西省工委“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從多個方面積極做好準備接應中原突圍部隊的工作”。6月中旬,西北局和陜西省工委增派西北局民運科副科長劉庚和省工委教導團政委秋宏一同前往商洛,接應中原突圍部隊。之后商洛工委就按照陜西省工委的指示,籌糧籌款,派出聯絡人員尋找突圍部隊。7月25日,習仲勛和西北局進一步指示已經到達陜南的劉庚和當地武裝鞏德芳部等:“中原軍區主力轉戰一月,部隊極其疲勞,你們應全力活動,使主力得到休息機會,籌集糧草、安置傷員工作更應全力做好。”李先念部即在鞏德芳等的有力配合下,開始了創建豫鄂陜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然而,王震所率的南路359旅卻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局勢。此時,國民黨軍在陜南控制了所有的南北道路和山隘路口,構成強大縱深的截擊地帶,再次對王震部形成強大的包圍圈,企圖全殲王震部于崇山峻嶺之中。千里之外的毛澤東,敏銳地感覺到了王震部的兇險處境。

7月26日,毛澤東第一次致信習仲勛,說:“仲勛同志:陜南來報五份請查閱。李、王兩部決定分散;李部分為七股,均在陜東南。王震率部正向柞水、鎮安前進,將分散于柞水、鎮安及其以西地區。這一帶西北局是否可派干部前去協助?因該區尚無像鞏德芳那樣的地方部隊,如不多派熟悉情形的干部,恐立腳困難。”“請考慮派一二個大員去幫助李、王兩部,如汪鋒及其他適當之人。”習仲勛接信后,立即按照毛澤東的指示作出周密安排,并即派汪鋒前往陜南。

但是,王震部的形勢仍在急劇惡化。王震于8月9日致電中央報告說:“干部旅已完全分散隱蔽游擊,化裝走百余,軍事干部隨我行動。”“因敵緊跟與我保持接觸,我部因人地生疏不便游擊,敵均又靠攏來。請中央考慮允許第359旅拖回邊區。”同日李先念也致電中央,報告說:“第359旅確拖得很苦,略事休息后最好能進陜甘寧邊區會師。”

接到王震和李先念的電報后,毛澤東重新考慮了對這支部隊的部署。他從全國戰略全局考慮,希望王震部能在隴南建立根據地。他在第二封致習仲勛的信中就指出:“仲勛同志:請考慮派出幾支游擊隊(武工隊性質),策應李先念、王震創造游擊根據地,以利將來之發展。”毛澤東并具體指出以麟游為中心一支,兩當、徽縣為中心一支,海原、固原為中心可否也派出一支,他們在派出之前須加以訓練,須配備多數政治工作人員,須有強的領導和本地干部率領,隊員大部要陜甘人。毛澤東并詢問習仲勛:“以上方針是否可行?估計派出后是否有站穩腳跟之把握?或先派麟游、兩當二支”,“請你召集有關同志討論見復”。

信送出后,毛澤東還在反復考慮著王震部的安危,就又提筆給習仲勛寫第三封信,說:“仲勛同志:17軍84師現開陜南佛坪堵擊我王震部。84師內是否有同志及同情者,情況如何,請查明見告為盼!”毛澤東一日之內兩次致信習仲勛,足見他對王震部的安危的系念。半個多月來,毛澤東一直密切關注著這支主力部隊的行動。

習仲勛接到這兩封信后,立即召開西北局會議進行討論,具體落實毛澤東的指示。會后他即致信中共隴東地委書記和中共甘肅工委書記及警備第3旅等,對配合中原部隊、成立武裝游擊隊作出具體部署。幾天后,為了進一步落實毛澤東的指示,加快創建隴南游擊區,習仲勛又主持召開西北局會議,決定成立隴南特委和隴南武裝部隊組織,并指示他們:“隴南武裝活動以徽(縣)成(縣)為中心,向陜川及陜甘交界廣大地區發展”,“仲良同志已于昨天動身來慶,請和他詳細具體籌劃”。按照習仲勛和西北局的指示,隴南特委迅速充實隴南游擊隊力量,甘肅工委也相繼建立了平西和華平等幾支游擊隊,并加緊武裝訓練,為接應王震部北上準備武裝力量。同時,習仲勛還指示從西北局抽調干部組成中共西府工委,從關中警1旅抽調兩個加強連共300余人組成西府游擊支隊,奔赴麟游山區開展游擊活動,以牽制胡宗南軍隊,減輕對王震部的壓力。

此時,胡宗南部后續部隊仍源源不斷集中兵力向王震部進逼,其第84師、第28師、第24師、第135師和90軍一部分別由西向東和由南向北進攻;追擊王震部的第1師、第123師、第61師、第53師和第144師等部,則從東、北兩面猛追,企圖聚殲王震部于陜南。在此險惡的形勢下,王震于8月15日致電中央并西北局、李先念等,就359旅的行軍路線報告:“決向鳳(縣)、留(壩)間前進,相機進入兩當、徽縣地區,再經寶(雞)、天(水)間過渭水北上。”毛澤東和中央深入分析王震部的處境后,修正原來希望王震在隴南一帶創造根據地的計劃,“認為在傷員日益增多和大批干部隨軍行動的情況下,不宜再與數十倍于我的敵人周旋,便電告王震迅速突圍,然后橫穿秦嶺,由隴東返回陜甘寧邊區”。

此時的王震部,自“突圍以來,部隊經常忍著饑餓攀山越嶺疾進,隨時都會與前堵尾追的敵人遭遇,幾乎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許多人的衣服被荊棘、石片扯得破碎。有的磨爛了褲腿,有的磨穿了鞋底,赤腳在山巖中行走,又被磨爛了腳掌,腳趾碰得流血化膿,許多人拄著拐杖前進。這支鋼鐵般堅強的部隊,經受了人間最大的磨難。為了勝利返回陜甘寧邊區,他們還須鼓足勇氣,進行最后的沖刺”。

在這種形勢下,陜甘寧部隊的接應就顯得格外重要。8月19日,毛澤東第四次致信習仲勛,指示說:“仲勛同志:王震行進甚速,擬以11天到達寧鎮或枸正地區。王來兩電請閱,并摘要轉告關中、隴東。關于準備三個強的團位于適中地點,以便迅速出動策應王震,此事請于日內準備好,并即速出動于邊境附近待命策應為要。”

古語說,救兵如救火。接到毛澤東的這封信后,習仲勛連夜同聯防軍代司令員王世泰等聯名電令警1旅、警3旅和新4旅指揮員:“一、陜南王震部于十六日到江口鎮(留壩以北),取捷徑計劃通過寶雞、鳳縣公路,搶渡渭河、隴海、平涼路入邊區,預計八月二十七日可接近鎮、寧、正、旬地帶。二、我軍奉命組織三個精銳團出擊迎接王部。新4旅全部及3旅7團,在兩日內做好戰斗準備(以輕裝做準備),待命行動。三、閻(揆要)、張(文舟)考慮武工隊早組織好,利用出擊機會與王部會合。”第二天晚10時,習仲勛和王世泰等即向作戰部隊發布出擊電令,并規定了新4旅、警3旅各部的具體位置,同時命令警1旅組織數小股游擊隊晝伏夜出,以麻痹鉗制敵人,輔助出迎部隊順利完成任務。

習仲勛還周密考慮王震部進入邊區后,“將引起國民黨對邊區積極進攻之形勢,我各部之備戰工作務期繼續貫徹”,以期戰局擴大而立于必勝之地位。22日,習仲勛又致電在隴東地區指導工作的張仲良、隴東地委書記李合邦等,命令他們:“派出的三支武裝立即出動,不要遲延”。“王震部今日已入隴縣境,二十六日即可到西蘭路附近。你們要做的事趕快做,一切都要配合這個情況”。“邊境即需派出數股小部隊以連為單位在碉堡線附近活動”。

在這緊張的日子里,深深系念359旅官兵安危的毛澤東,可以想見是每日看著地圖而夜難成眠。22日夜,毛澤東第五次致信習仲勛,說:“仲勛同志:長武、邠縣(今彬州市)、平涼、隆德、靜寧、正寧、寧縣、西峰、鎮原、固原等處共有多少敵軍駐防及其分布情形,請即告。”習仲勛十分理解毛澤東的心情及其戰略意圖,舉邊區全力做好迎接王震部的工作。他一面派人了解敵軍駐防情形,一面于第二天親自部署發起南線出擊:以一部兵力組成左翼兵團由長武、邠縣間突破;另以右翼兵團由平涼、涇川間突破。同時地方游擊隊分散活動于旬邑地區,牽制迷惑敵人。他并把出擊戰況及時匯報給毛澤東,毛澤東隨即復信,告之:“仲勛同志:來示悉,布置甚好,已告王震。陜西邊境仍以保持平靜為宜,請告關中分區,旬邑以東不去擾擊;寧縣、正寧及隴東分區各部則照計劃辦理。”據此,習仲勛再次電示張仲良等:“王震部現已進至隴靖交界,擬繼續北上,亟須沿陜甘交界及涇、渭之間地方武裝配合,并進行有力策應,你們擬派出之武裝和人員,千萬迅即派出,以免坐失良機。并告前進及當地同志,設法與王聯系并盡力協助之。”他并進一步指示各出擊部隊:“我軍此次出擊主要任務為迎接王震部安全進入邊區,故對追堵之敵必須奮勇排除、打擊與消滅之。王部歸來后,為對付國民黨軍向全邊區之進攻,我軍仍以內線作戰為有利,故對無妨傷害執行此任務之堅固據點,勿作無把握之攻堅。應在掩護王部安全通過之后,徐徐收束攻勢,撤回邊區。”

按照習仲勛的指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以新4旅主力為左翼兵團,迅速集結于關中分區的新寧、新正一線,在長武一線突破敵人的封鎖,在寧縣良平與胡宗南部48旅142團展開激戰,摧毀敵人在山河、平子一線的軍事防線。警備3旅為右翼兵團,集結于隴東分區的鎮原一帶,在平涼、涇川之間突破敵人的封鎖,發起“迎王戰役”,在鎮原屯子鎮、太平鎮等地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為359旅進入邊區掃清障礙。同時,又以一部兵力組成若干游擊隊,分散活動于旬邑山區。隴東分區和關中分區也遵照習仲勛的指示,動員群眾全力做好接應359旅的各項準備工作,設立五個兵站,籌備糧食275石,準備了充足的糧草,還在戰場附近設立臨時野戰醫院,并動員婦女趕做軍鞋8500雙。

為部署接應359旅,毛澤東九次致信習仲勛。圖為毛澤東給習仲勛的九封親筆信之一

在西北局各部的全力支持下,王震部主力于8月29日,在鎮原縣屯子鎮與南下的警備第3旅會師。毛澤東獲悉這一消息,立即致電王震:“慶祝你們到達邊區的勝利。”同時以喜悅的心情第七次致信習仲勛,說:“仲勛同志:王震部主力已到邊區,即在隴東休整,請令隴東黨政軍予以歡迎及幫助。”遵照毛澤東的指示,習仲勛又對隴東分區接待359旅的工作進一步作了具體細致的部署,在359旅沿途所必經的路線上保證供給其所需之糧食、草料,動員群眾送菜送糧,做飯燒水,理發刮胡子,并發動群眾趕制一些衣服,給戰士們換上。

然而,毛澤東和習仲勛的心里并沒有完全放松。他們仍然密切關注著尾追其后的國民黨軍隊。9月1日,毛澤東第八次致信習仲勛,說:“仲勛同志:(一)胡宗南似有向隴東進攻之計劃,我們如何應付,請加籌劃,并見告。(二)我軍出至封鎖線外占領多少地方,消滅多少敵人,繳槍多少,正寧、寧縣、鎮原一帶碉堡線是否已完全攻破,或尚余多少,請飭人繪圖附說(明)送我為盼。”習仲勛立即將邊區敵我形勢及我方作戰方案報告毛澤東,并指定專人繪制地圖、附文字說明隨后上報。第二天,毛澤東第九次致信習仲勛,指示習仲勛下一步作戰原則:“即照所定方針去做。作戰時,注意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殲敵一部。”“此外,須準備3000人左右補充作戰部隊的消耗,請早為準備。最好先期交付各旅訓練,臨時可迅速補充。”

從7月26日開始到9月2日,短短30多天內,毛澤東就接應王震部回陜給習仲勛致信九封,充分說明毛澤東對人民軍隊主力部隊的深切關愛。習仲勛回憶說:“毛主席把我叫去,問我路該怎么走,從哪里過渭河,并要我派人接應。這期間,毛主席不幾天就來一封信,有時隔一天一封,一個多月的時間,共寫了九封。毛主席在信中的指示十分具體,既談到要派熟悉情況的得力干部去策應,又要我搜集沿途敵人駐防和分布情形,還指示我如何配合開創新游擊根據地,甚至連部隊到達后要開群眾歡迎會都想到了。這些都具體地反映了毛主席對革命高度負責,對下級關懷備至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

正是由于毛澤東的英明睿智和正確的指揮,由于習仲勛等地方干部模范地忠實地貫徹執行毛澤東的決定,及其與廣大指戰員和群眾的密切聯系,上下聯動,由此接應王震部勝利返回陜甘寧邊區,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必欲消滅這支軍隊的陰謀,大大振奮了解放區軍民的勝利信心。

8月29日,延安總部發言人指出:“我中原大軍之突圍勝利,及蘇中保衛戰的勝利,已奠定解放區軍民之勝利信心。”9月2日,新華社記者就王震部勝利突圍發表評論說:“中原軍區王震將軍所部,經過數千里的小長征,橫越鄂、豫、陜、甘四省,突破蔣軍十余次重圍,終于前天安全開抵陜甘寧邊區,使蔣介石‘消滅匪軍有生力量’的計劃根本破產,這是中國人民軍隊的又一次光輝勝利。”9月12日,《解放日報》又發表題為《蔣軍必敗》的社論,指出:中原我軍突圍與蘇中大捷、定陶戰役“這三個勝利,對于整個解放區的南方戰線,起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由此奠定三年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堅實基礎,使后來王震部這支英雄的部隊在保衛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的戰爭中發揮了強有力的重要作用。

1946年8月中旬,359旅在王震率領下從中原突圍轉戰到陜南。受毛澤東指示,習仲勛和王世泰指揮聯防軍出擊南線,成功接應359 旅突圍。圖為359旅抵達延安時的場景

全面內戰開始時,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約430萬人,其中正規軍約200萬人;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只有127萬人,其中野戰軍61萬人。國民黨軍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都占有絕對優勢,正是基于此實力基礎,蔣介石得以信心滿滿地提出要在三個月至多在半年之內消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狂妄計劃。此時,軍事斗爭的勝負成為決定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國共兩黨力量的對比更是20∶1的懸殊比例,中共中央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抗戰時期蔣介石的嫡系胡宗南就一直統領著20萬大軍駐扎在陜甘寧邊區的南面,虎視眈眈地封鎖、監視著邊區,內戰爆發后這部分軍隊即隨時準備向邊區發動進攻。邊區西面則駐有馬鴻逵的兩個騎兵師,北面是國民黨第十二戰區晉陜綏邊區總部及其所屬的第22軍和保9團,約2萬人,雖然兵力不多,但蔣介石一直在督促部署他們從北線向南進犯,配合胡宗南部夾擊陜甘寧邊區。就在西北局派出部隊南下接應王震部北返時,他們就不斷向我邊區襲擾,對邊區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尤其是橫山境內國民黨駐軍的地理位置更像是一個打入解放區縱深的楔子,阻隔著邊區與三邊地區的聯系,到戰時就會使我方缺少戰略回旋余地。

陜甘寧邊區這樣的戰略態勢,使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殊為擔憂。毛澤東此時一方面作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英明論斷來鼓舞全黨全軍的斗爭意志;另一方面在具體問題上則十分重視考慮對付敵人的優勢力量,考慮如何改變敵我力量懸殊和破解延安四面受包圍被動局面的良策。還在1945年底,毛澤東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中就提出:要對國民黨軍隊進行公開廣大的政治宣傳和政治攻勢,瓦解國民黨軍隊的戰斗意志;并從國民黨軍隊內部去準備和組織起義,使大量國民黨軍隊在戰爭緊急關頭,仿照高樹勛榜樣站到人民方面來,以削弱國民黨的武裝力量。在西北,毛澤東指示“西北局加強陜甘寧邊區的北線工作,為陜甘寧邊區在自衛戰爭中取得一塊回旋余地”。

按照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指示,習仲勛主持召開西北局常委擴大會議和西北局統戰部全體人員會議,仔細分析研究北線所駐國民黨部隊的情況,部署陜甘寧邊區北線的兵運工作。習仲勛在會上說:榆林、神木、府谷、橫山一帶的國民黨駐軍大部分是雜牌部隊,封建意識很濃厚,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到超出這個封建關系,才能取得成果。其中駐守橫山、榆林的陜北保安指揮部副總指揮胡景鐸和其侄胡希仲是他小學和中學時的同學,他們受愛國民主主義的影響,向往光明和進步。他多年與他們保持著書信聯系,特別是他在抗戰時任綏德地委書記時就對他們進行了相當多的統戰工作,可以把他們作為策動起義的重點對象。由此會議決定把統戰工作的重點放在邊區北線,加強對鄧寶珊部第22軍及陜北保安團的統戰工作。同時調胡景鐸的同學師源出任中共綏德地委統戰部副部長,主要從事對胡景鐸的統戰工作。之后不久,習仲勛就聽取師源同胡景鐸初步接觸的情況匯報,并一起分析形勢。他根據以前組織兩當兵變時的經驗教訓,指示師源說:“要辦好這件事,首先應該解決胡景鐸的黨籍問題,然后由胡在部隊中發展黨員,發展骨干,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到一定時機再舉行起義。”

1946年6月下旬全國內戰爆發后,毛澤東特別召見習仲勛,“要習仲勛談談陜甘寧邊區備戰情況,尤其想聽聽習仲勛對邊區北線方面的看法和設想”。習仲勛作了匯報后,毛澤東針對邊區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指示習仲勛說:“胡宗南已在調兵遣將,準備進攻陜甘寧邊區,并且命令榆林的國民黨部隊一致行動,對我實行南北夾攻。現在胡宗南還沒有采取大的動作,顧不上進犯邊區。你們要抓住這個時機,集中精力,組織北線戰役,策動橫山起義,解放榆橫地區,使我們獲得較大的回旋余地,以便對付胡宗南的進攻。”最后,毛澤東再次叮囑習仲勛說:“保衛延安、保衛邊區必須加強統戰工作,爭取榆林地區國民黨部隊起義,以擴大保衛延安戰爭的戰場。”

1946年10月13日,在習仲勛的組織策動下,國民黨軍陜北保安指揮部副總指揮胡景鐸率部在橫山縣(今榆林市橫山區) 起義。圖為1946年12月初,胡景鐸率起義部隊調赴延安

毛澤東的指示說明策動橫山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習仲勛立即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部署。7月1日,經中共中央特別批準,習仲勛介紹胡景鐸加入中國共產黨。緊接著,習仲勛在花石砭西北局機關駐地主持召開西北局擴大會議,傳達毛澤東的談話精神和黨中央關于北線作戰的戰略意圖。他在講話中說:“國民黨軍隊的人數和裝備都比邊區要強,但是我們的隊伍是黨中央、毛主席領導和指揮的人民軍隊,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我們必須在胡宗南大舉進攻邊區之前,集中力量解決北線問題。一方面要對北線國民黨軍隊開展統戰工作,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國民黨官兵站到我們一邊;另一方面要抓緊北線戰役準備,用政治和軍事相結合的辦法,解放榆橫地區,為我方在反擊胡宗南的自衛戰爭中取得更大回旋余地。”會議決定,陜甘寧晉綏聯防軍立即進行北線戰役準備;派曾在國民黨第38軍長期從事兵運工作的西北局統戰部處長范明立即進入綏德地區,隨時同胡景鐸直接接觸,具體商定起義事宜。會后,習仲勛又同即將前往綏德的范明談話,介紹同胡景鐸的有關交往和聯系情況,并在一塊一尺見方的白綢布上給胡景鐸寫了一封親筆信,縫在范明穿的背心里。

9月上旬,范明持習仲勛寫給胡景鐸的密信,赴橫山縣波羅堡國民黨軍陜北保安指揮部面見胡景鐸,傳達中共中央和西北局同意其起義的決定,并一起商定起義計劃和行動方案。返回延安后,習仲勛詳細審查這個起義計劃和行動方案,然后同范明一起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聽取匯報后指示:“這個起義可以搞了。”毛澤東并從集中優勢兵力的軍事原則出發,指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集中6個團的兵力于北線,做好接應胡景鐸起義的準備,解放無定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按照毛澤東的指示,西北局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于10月5日召開聯席會議,認真研究聯防軍組織北線戰役和策應胡景鐸起義的有關事宜。會議同意王世泰等提出的作戰計劃,成立聯防軍北線指揮部,調駐綏德周邊各有關部隊1萬余人參加戰斗,并動員當地民兵配合作戰。根據部隊調動和部署的實際情況,決定起義時間為10月13日。有關戰役前的準備工作隨即緊張展開。

10月13日,起義按照預定的計劃舉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北線戰役作戰部隊首先從榆林和橫山之間的武鎮和鎮川堡打響,隨即胡景鐸率國民黨軍保安第9團5個大隊分別在石灣、高鎮、波羅堡等地起義,起義計劃比較順利地得到實施。是役,國民黨軍隊5000余人起義,解放了無定河以南30多個城鎮、12萬人口、近50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中共榆橫特別委員會和榆橫政務委員會先后成立。這在蔣介石、胡宗南向陜甘寧邊區大舉進攻延安的前夜,率先爭取了胡景鐸和胡希仲叔侄在榆林起義,撕開了國民黨軍封鎖陜甘寧邊區包圍圈的口子,從背后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橫山起義部隊隨即改編為西北民主聯軍騎兵第6師,胡景鐸任師長,12月調赴延安,習仲勛陪同毛澤東、朱德接見了起義官兵。毛澤東拉著胡景鐸的手風趣地說:“你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下鄧寶珊的船,上習仲勛的船,你選擇的這個道路是正確的。你們的行動給西北的舊軍隊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習仲勛回憶說:“從整個解放戰爭的全局看,橫山起義的規模不算大,但它的意義不可低估。因為這個起義發生在陜甘寧邊區的北部戰線上,發生在直接包圍邊區的國民黨軍隊中,發生在敵強我弱,敵攻我守,敵人氣焰十分囂張的時候,發生在一些同志和朋友對中國革命的前途感到憂慮的時候。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胡景鐸響應黨的號召,率領數千名官兵高舉正義的旗幟,義無反顧地投向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來,這就不能不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產生重大的影響。”

歷史正如習仲勛所指出的那樣,他具體組織領導的這次起義,對后來中央轉戰陜北的軍事斗爭產生了相當有利的重要影響。一是無定河以南縱橫100余公里的地區得以解放,陜甘寧邊區的地域連成一片,部分消除了此前國民黨軍對陜甘寧邊區的威脅和困擾,以及對陜甘寧邊區內外聯系的阻礙。二是國民黨在榆林地區失去1/5的軍隊和1/4的土地,橫山縣內國民黨軍的據點被拔除,嚴重削弱了榆林地區國民黨的力量,大大減輕北線國民黨軍對陜甘寧邊區的壓力,對半年后中央轉戰陜北的斗爭產生了重要作用。三是橫山起義在政治上也給國民黨以沉重打擊。起義的時間剛好是國民黨軍于10月11日侵占晉察冀解放區的首府張家口,蔣介石志得意滿,于當天宣布11月12日召開中共和民主人士反對的專制獨裁的“國民代表大會”,此時舉行的橫山起義,無疑是對國民黨反共囂張氣焰的有力打擊。

這次起義的成功,除毛澤東在總的戰略指導上的正確外,習仲勛以他所特有的嚴謹細致寬厚機智的性格,創造性地執行毛澤東的指示也功不可沒。正如胡希仲在他的回憶中所指出的:“仲勛的性格和由此而產生的他的作風,使我印象殊深。仲勛懂得黨的統戰理論,懂得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善于在實踐中把黨的政策和他個人的能動作用結合起來,在黨的方針指引下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個人的聰明才智,敢說,敢做,靈活掌握原則和策略,堅定,誠實,使人相信他,愿意接近他,有事不和他商量總覺得缺少什么,從而使他的工作得以抓住人心。”

1948年3月,毛澤東在《關于情況的通報》中作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的重要指示。應該說,這一指示也源于毛澤東和習仲勛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另一段佳話。這就是在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關鍵轉折時刻,習仲勛三次致電毛澤東,實事求是地反映當時土改中出現的“左”的錯誤,對老區土改中許多應該有別于新區的政策性問題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并及時糾正陜甘寧邊區土改中“左”的錯誤,為中共中央制定正確的土地政策,糾正全國土改工作初期出現的“左”的偏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踐和理論支撐。在實踐中,一個政策界限制定得不準確往往就會涉及幾千萬人的根本利益,就會挫傷無數農民擁護中共和支援解放戰爭的積極性,就會無形中增加解放戰爭的很多阻力。由此,毛澤東在吸取和總結習仲勛意見和其他解放區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的重要論斷。

1947年7月,解放戰爭進入關鍵時期。為了進一步爭取廣大農民群眾對人民解放戰爭的支援,毛澤東在小河會議上指出:“不堅持土地改革勢必會喪失農民,從而喪失革命戰爭”。“土地改革應該采取平分土地的方針”。正在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即按照毛澤東的這一指示,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剝削制度,實行廣大農民夢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中共中央于10月10日予以公布。由此,“它好像一支火把,交給了解放軍、游擊隊,再交給了那里的人民。這火把要在全國燃燒起來,蔣家王朝將要在這火把下被燒掉”。毛澤東在小河會議上指示說:“地方工作就是要聯系群眾,其中心是要解決土地問題,要學晉西北的方法,搞貧農團,堅決克服一些干部中偏向地主富農的情緒。”隨之,土改工作即在各解放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為了在陜甘寧邊區貫徹落實毛澤東在小河會議上的決策部署,習仲勛從西北野戰軍前方回到西北局后方主持工作。不久他在綏德同林伯渠和賀龍主持召開義合會議,檢討總結內戰爆發以來黨的各方面工作,布置陜甘寧地區的土改工作,在邊區掀起了徹底消滅封建土地剝削制度的浪潮。

然而,萬事開頭難。全國土地會議當時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發動土地改革運動,《中國土地法大綱》所規定的基本是比較原則性的條文,對運動起來后如何防止“左”的偏向和如何劃分階級等具體問題討論和規定得不夠具體。加之,康生、陳伯達在會議上所介紹的晉西北土改經驗中,所謂讓“貧雇農打天下坐天下”“群眾要怎么辦就怎么辦”的“左”的做法,在會上廣為流傳,有人甚至在會上整理出“康生語錄”。因此,各地在土改運動初期出現了不少“左”的錯誤,影響所及,西北義合會議也沒有把老區和新區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沒有對中農、富農和地主所經營的工商業等方面的政策規定清楚。會后邊區土改運動起來后,即出現將許多本來不是地主富農的人錯劃成地主富農,有的將富農算作地主,富裕中農則算成富農,這就大大擴大了打擊面,混淆了階級陣線,造成了農村生產和生活情況的混亂。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很快就發現了這些問題,立即于12月下旬召開中共中央擴大會議,討論戰略轉折時期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項政策,特別組織了以任弼時為首的土改小組集中討論土改的各項具體政策。習仲勛參加了這一小組的討論。他和晉綏分局書記李井泉在會上介紹了陜甘寧和晉綏地區的土改情況,引起土改小組的熱烈討論。會議期間,毛澤東特意約見習仲勛,聽取他關于陜甘寧邊區戰爭、生產和群眾情緒等情況的匯報,習仲勛特別談了自己對邊區土改中存在問題的看法。毛澤東十分專注地聽取了他的匯報,并勉勵他要抓緊理論知識的學習。

習仲勛回憶說:“毛主席的教誨,像一團火,使我感到溫暖,也使我心里亮堂了。”特別是毛澤東向會議提交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稿發給與會人員討論,以及毛澤東在會議閉幕時針對土改運動所講的:“團結中農,團結中小資產階級以共同反對三個敵人,這個方針是正確的。反右的問題在土地會議等幾個會議上已解決了,現在要解決新的問題,就是在對待中農,對待中小資產階級,對待黨外人士問題上出現了‘左’的偏向。好比一河水,這河水十個浪頭八個是好的,但在對待中農和中小資產階級、對待黨外人士問題上發生了偏向,這兩個浪頭就不是好的。”毛澤東強調指出:“‘左’傾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共產黨員要反對這種潮流。地主階級作為整個階級是要消滅的,但作為個人就要分別情況對待。”毛澤東的教導廓清了習仲勛這一個多月來思想中的困惑,“從毛澤東深入淺出的講話中受到深刻啟迪”。

會后,習仲勛沒回西北局駐地,而是直接趕往綏德召開地委會議、縣委書記及縣長會議,傳達貫徹中央十二月會議精神,并檢查邊區的土改工作,“果斷提出土改中的偏差必須立即糾正,強調土改運動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不能放任自流”。接著,他又召集各工作團負責同志詳細研究討論,逐條領會毛澤東報告的精神,結合邊區實際,具體分析邊區土改運動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他于1948年1月4日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交報告,就檢查綏德各縣土改工作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問題,向中央提出關于老區土改的意見。他指出:“蘇維埃時期的老區,有許多問題與抗戰時期的新區,情況有基本上的不同。如以一般概念進行老區土改,必犯原則錯誤。”他從邊區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指出,老區的特點是“中農多,貧雇農少。有些鄉村(如清澗地區)無一地主和舊富農存在。即真正少地或無地的貧雇農,最多尚不足總戶數的20%(還有不到10%的),如再平分,即有80%的農民不同意。硬分下去,對我不利。像這樣的老區可不平分。最好以抽補辦法,解決少數無地或少地農民問題為有利。”他還指出與此相對應的老區情況是:“地主、舊富農,也比新區少得多。地主、富農占中國農村8%左右的觀念,在老區必須改變。如果老區的地主、富農定得和新區一樣,勢必犯嚴重錯誤。”他并認為:“陜甘寧邊區是全國解放區的一塊特殊地區,有許多問題同新區有基本區別,望能在土改方針及方式上,隨時注意,適合當地的具體情況。”他最后鮮明地強調:“老區的群眾運動,絕不能在形式上與新區一樣要求,否則,就是制造斗爭,脫離群眾。”

習仲勛的報告在當時情況下可謂石破天驚。他敢于根據陜甘寧邊區的實際情況,對中央當時正在實行的土改政策提出不同意見,這正符合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提出的“共產黨員要反對‘左’的潮流”的精神。毛澤東收到報告后十分高興,即回電賀龍、西北局和習仲勛,指示:“我完全同意仲勛同志所提各項意見,望照這些意見密切指導各分區及各縣的土改工作,務使邊區土改工作循正軌進行,少犯錯誤。”毛澤東并指示習仲勛去綏屬各縣,馬明方去延屬各縣,馬文瑞去三邊、隴東、關中巡視一周。習仲勛等即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前往各地進行調查研究。從1月5日到14日,習仲勛連續10天深入到綏德子洲縣調查研究,參加了子洲縣的土改檢討會,并同延屬地委各負責人談話,又和三邊分區的有關人員談話,詳細了解這些地區的土改運動進展情況。

從這些地區的土改情況看,一方面土改運動開展起來了,但出現了嚴重的“左”的錯誤。這使習仲勛心急如焚。他認為,這些情況如果繼續下去會造成很大惡果。他說:“這次土改如果不糾正,再過半個月就會搞得一塌糊涂。這樣‘左’下去,會把自己孤立起來,一定會失敗。”于是,他首先于15日主持召開西北局會議,對照中央十二月會議的精神,根據他所了解的具體實際情況,把中央土改政策具體化,提出了使土改循正軌進行的步驟和辦法。第二天,他又主持召開有640多人參加的邊區黨員干部大會,傳達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同時聯系陜甘寧邊區實際情況,全面深刻講解了土改運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之后,他又召開參加綏德延家川、義合兩區土改工作的工作團會議,連續三天同90名與會干部一起總結檢討工作,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方針政策。

在采取了這一系列及時止損的措施后,在深入實際、透徹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習仲勛于19日再次寫報告給毛澤東,對邊區土改中出現的破壞統一戰線的“左”的情況提出自己的擔憂和建議。他在報告中指出:“由于義合會議潛伏一種‘左’的情緒,由于晉綏的直接影響,土改一到農村,就發生極左偏向。凡動起來的地區,多去強調‘貧雇農路線’,反對所謂‘中農路線’,都是少數群眾(不是真正的基本群眾)起來亂斗,亂扣,亂打,亂拷,亂沒收財物,亂掃地出門。”“佳縣亂搞不到五天,竟一塌糊涂。我看一有‘左’的偏向,不要半月,就可把一切破壞得精光。”習仲勛旗幟鮮明地提出:“老區就要不怕中農當道,真正的、基本的好群眾在中農階層及一部分貧農中。”為了縮小打擊面,團結更多的人,習仲勛認為不應再算老賬(特別是政治上的)。他認為過去誠心悔過的地富,“十年以來他們的確改好了,如把舊賬一齊翻起,會引起社會上極大動蕩,影響傳播出去,更對我不利,故決定政治上不管重大或輕微的舊賬,都一概不究,只對那些今天還進行反革命活動的,或幫助胡匪作惡的,應發動群眾嚴厲鎮壓。這才是正確地維護黨的政策。否則,會減低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對惡霸應有明確的定義,否則會造成許多惡果的。習仲勛最后明確提出:“老區因土地早經平分(有些地區甚至分過三四次),今天多數還是再加調劑問題。”而且,“邊區土改任務必須與生產救災結合起來,不首先解決人民的生計,土改就無法進行。土改的一切工作都應該是對人民的生產有幫助”。

可以說,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的報告深刻啟迪了習仲勛這一段時間對于土改工作的思考;而習仲勛來自基層接地氣的報告也進一步觸動了毛澤東。毛澤東由此認識到,《中國土地法大綱》是面向全國樹起的一面消滅封建剝削土地制度的鮮明旗幟,但具體落實到全國各地不同地區,則應有不同的方針、政策和步驟。由此他與中央和其他地區的領導同志反復研究后,于2月6日致電習仲勛,就全國不同情況劃分為老解放區、半老解放區及新解放區三類地區實行土地法的內容、步驟及農會的組織形式應有所不同的問題,征求習仲勛和李井泉等人的意見,說“以上各點究應如何才算適宜,請井泉、仲勛于數日內電告”。

習仲勛經過深思熟慮后,于2月8日就土改分三類地區向毛澤東和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這種分法非常切合實際,“因而在實行土改的內容與步驟上,應有所不同”。他說:“我完全同意在老解放區的土改方針,是調劑平補,再不能實行平分。貧農少的地方,不組織貧農團。多的地方組織貧農小組。”“政府村鄉長,主要的吸收中農中公正積極分子做這些工作(因有很多中農就是以前的貧雇農)。”“老區的農村支部,經整黨后,仍應是領導一切的組織。否則,將會發生農村工作混亂現象。”他提請中央注意,在老區群眾不論貧、雇、中農,普遍要求的是反對干部強迫命令作風,支部包辦,負擔不公平,故民主與土改生產結合,這是邊區群眾運動的主要內容。否則有壓倒中農破壞農村經濟繁榮之勢。

毛澤東在聽取習仲勛等人的意見后,這一時期連續發出指示,大力糾正土改運動中“左”的傾向和補充完善土地改革運動總路線,乃至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至此,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歷經20余年的探索,最終完善和確定了土地革命的總路線,這就是毛澤東于4月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的革命時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在這條總路線的正確指導下,各根據地在土改初期出現的程度不等的“左”的錯誤和偏向很快得到糾正,從而穩定了農村形勢,團結了各階層社會民眾,“不過一個多月,各地‘左’的偏向都得到糾正,并將全部工作基本上納入正軌”。這就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1948年1月4日、19日,習仲勛向黨中央、毛澤東報告土改中出現的“左”的問題,受到毛澤東的高度評價。圖為毛澤東給習仲勛的復電

習仲勛就土改問題一個月三次致電毛澤東,為這條總路線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之所以能夠敏銳地準確地發現土改中出現的“左”的問題,主要源于他多年在陜甘寧邊區領導革命斗爭和對農村農民生活情況的深入了解。同時,也由于他與人民群眾血乳交融的密切聯系,所以他辦事想問題就能一切以人民利益為最高的出發點,對損害人民利益的事實行零容忍。因而他能在“左”的潮流來了時,頂住“左”的壓力三次致電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及時糾正土改中出現的“左”的錯誤,不斷完善黨的土改政策作出了重要貢獻。

綜上所述,解放戰爭時期的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最高領導人,習仲勛作為西北地區地方負責人,他們從開始時的上下級領導關系,在實際工作中逐步發展為“既是嚴師又是同志”的關系。

從毛澤東的角度講,習仲勛是地方干部,“地方干部熟悉情況,與當地群眾有血肉聯系。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成長并且提拔起來了,根據地才能鞏固,我黨在根據地才能生根”。正是從這個角度,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對以劉志丹、習仲勛為代表的西北干部關懷備至,使西北成長起一大批優秀干部,從而使他們成為后來解放大西北、管理大西北的骨干力量。習仲勛正是這批干部中的杰出代表。

從習仲勛的角度講,他則是懷著對領袖的熱愛和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以及對人民利益的負責和對自己工作的忠于職守,在毛澤東的關懷愛護下,脫穎而出,逐步成長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習仲勛曾回憶說:“十余年間,我多次同毛主席接觸,受到他的關懷、愛護。他有時吸收我參加中央有關會議,有時找我談話,有時寫信給我,以至題詞勉勵我,使我不斷受到教育。毛主席在我們這些人身上傾注了許多心血,這鮮明地體現了他為黨制定的愛護地方干部和廣大干部的政策。”

中共領袖和地方領導人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與國民黨蔣介石同地方領導人之間鉤心斗角、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關系截然不同,這正是中國革命所以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解放戰爭能在短短三年內取得迅速勝利的重要成功密碼!而后者則成為國民黨在戰場上一敗再敗,從而導致蔣家王朝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va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欧美a网站|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精品|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69av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3p视频|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成人|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天堂成人av| 国产视频 第一页|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97| 久一在线视频| 色综合国产|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一区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一区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草精品视频|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9er精品视频|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