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閱讀導航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著名小說家丹尼爾·笛福的長篇小說。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在一次前往非洲途中遭遇風暴,船上所有同伴都遇難了,他一個人流落荒島。在荒島上,他度過了28年艱難又漫長的時光。在這漫長的時光里,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閱讀前
假如你流落到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么做?
【精彩片段一】
荒島上的麥苗
我抖落的這些谷物,正是那場大雨就要來臨的前夕,后來我就沒再去注意,甚至忘記了我曾抖落過什么東西。大約一個月之后,我看到一些綠色的嫩芽從地里頂了出來,開始時我還以為是一種先前我沒見過的植物。可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看見上面竟然結了十來顆綠色的穗子,那形狀和我們英國的大麥一模一樣,這一下我驚訝得目瞪口呆。更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沿著巖壁,在大麥的附近,一些其他的綠色莖稈長在那里,它們原來是些稻子。
老師串講
選段是對“我”無意間發現了麥苗的一系列描寫。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麥苗的樣子以及生長過程:一個月后,“綠色的嫩芽從地里頂了出來”;過了一段時間以后,“竟然結了十來顆綠色的穗子”;“在大麥的附近,還發現了其他的綠色莖稈”,這一段中,一個“頂”字和一個“結”字,生動地展現了麥苗的生長速度。生機勃勃的麥苗給身處困境中的魯濱遜帶來了希望。作者對魯濱遜的心態變化也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一開始,“我沒再去注意”,發現麥苗后,“我驚訝得目瞪口呆。”心態的前后對比,突出了魯濱遜的喜悅之情。
閱讀筆記
讀了選段,你也來描寫一下自己觀察過的植物的生長過程吧!記得用上“一開始……過了一段時間……再后來……最后……”這些表示時間的詞。
【精彩片段二】
星期五
他是個長相清秀、身材很棒的小伙子,四肢挺直又靈活,個頭很高,但一點兒也不顯得笨,年齡大概在二十六歲。他有一張輪廓分明的臉龐,眉宇間透出一股男子漢的氣概,卻又沒有兇悍之氣,他具有歐洲人那種和藹可親的表情,特別是他笑起來的時候。他的頭發又長又黑,并不像羊毛似的卷著。他的前額寬闊,目光靈活銳利。他的皮膚不怎么黑,不同于巴西或是其他地方的美洲土著的那種黃褐色皮膚,而是一種較深的橄欖色,雖說顏色較深,卻顯得光亮好看,我的拙筆難以描繪。他的臉圓圓的,很豐滿;鼻子不大,可不像黑人的那么扁;他的嘴長得很好看,嘴唇薄薄的,牙齒又白又整齊,白得像象牙。
老師串講
星期五是魯濱遜在荒島生活了二十多年后見到的第一個真正的人,他對獲得一個人類同伴感到格外欣喜。作者的描寫細致、全面、傳神,就像給星期五用文字畫了一張像。選段從整體到局部,對星期五的長相、四肢、臉龐、氣概、頭型、眼睛、皮膚、鼻子、嘴巴、牙齒進行了細致的描寫,讓星期五的外貌特點清晰明了。這種描寫人物外貌特點的方法叫“特寫鏡頭法”,就像電影里的鏡頭,拉近,對準人物,從身材整體到五官局部,從長相神態到細微表情,都傳神地呈現了出來。還借助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讓讀者如見其人。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寫人物的范本,值得我們在寫作中借鑒。
閱讀后
1.總結一下,魯濱遜流落荒島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2.生活學習中,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如何面對的?對比魯濱遜的漂流生活,你受到了哪些啟示?
閱讀筆記
請你根據選段內容,為星期五畫一張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