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 開啟了新的現代化敘事、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十周年、中美元首會晤……2023 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和充滿挑戰的一年。臨近歲末,我們一如既往地選取這一年來的十大理論學術研究熱點問題,以理論視野回望這一年的奮進足跡,從中展現我們在克服困難時的堅韌和決心,從中彰顯我們建功新時代的智慧和勇氣。

中美元首會晤:
不僅對雙邊關系有益,對整個世界秩序都有重大意義
2023 年11 月,習近平主席在美國舊金山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中美元首會晤引發國內外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學者高度評價中美元首再次握手。學者認為,中美元首會晤不僅對雙邊關系有益,對整個世界秩序都有重大意義。中美關系穩定,整個世界都會受益;不穩定,整個世界會承受更多不確定性。中美元首會晤事關世界未來。從印尼巴厘島到美國舊金山,兩國元首時隔一年的再次握手,極不容易。舊金山會晤是一次為中美關系增信釋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重要會晤,也是一次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確定性、提升穩定性的重要會晤。中美關系的穩定性依賴于中美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中美元首戰略性的溝通交流應當機制化,必須確保兩國元首共識得到認真、全面的貫徹執行。
中美元首會晤傳遞積極信號。有學者認為,雖然一次會晤無法解決中美之間存在的所有分歧,但這次會晤向外傳遞出中美關系止跌企穩的積極信號,雙邊關系要先“穩下來”才能再“好起來”。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領導人在友好開放的氣氛中會晤,對緩解近期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產生了積極效應。其中最有意義的成果不是取得了什么,而是避免了什么。雖然中國對于改善中美關系、加強合作始終抱有積極態度,但可以預見的是,中美合作并不會一帆風順,這是由美國內部政治因素造成的。
中美合作遠勝于競爭。有學者指出,“舊金山愿景”給中美關系和整個世界局勢注入了期待已久的穩定性和確定性。為實現“舊金山愿景”,首先要在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問題上切實履行承諾。有學者指出,習近平主席在與拜登總統的會談中,以及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的講話中都格外強調“合作”二字。無論對于兩國還是世界來說,合作都遠勝于競爭。
貴州“村超”:
鄉村的無限活力煥發民族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2023 年5 月起,貴州“村超”火遍了全網、火出了國門。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中國西南省份的一項鄉村業余足球賽事,意外地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村超’忽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勢頭,迅速引發線上和線下的大量關注?!睆摹按逋怼薄按錌A”到“村超”,貴州“村”字號的IP 響徹全球,鄉村的無限活力煥發民族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學者從社會學、民族學、文化學等多角度分析了貴州“村超”火爆出圈的原因。有學者指出,貴州的山水和苗族的艷、侗族的奇、水族的俏、布依族的雅、彝族的火,共同造就了貴州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為貴州村文化的頻頻“出圈”創造了最適宜的搖籃。有學者認為,“村超”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其“密碼”在于“全民參與、純粹且接地氣,政府支持、引導且不干預,眾人拾柴、牽手且成合力,流量共享、眾樂而非獨樂”。同時,央視新聞等專業團隊、個人網紅的加盟推介、積極牽手名人等,也是“村超”火爆出圈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學者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了“村超”與鄉村振興、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貴州“村超”產生的影響,已經遠超體育賽事范疇,不僅找到了鄉村體育的樂子,更在樂子里找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的新路子?!按宄笔琴F州脫貧攻堅全勝的“量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道路上“質變”的結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側影”,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一個“窗口”。
有學者從傳播學角度分析了短視頻之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意義?!按宄钡幕鸨凵淞硕桃曨l之于縣域經濟的無限可能。透過視頻信息流,消費者可以“走進”生產線,體驗產品從構思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到包裝銷售的全流程;旅游者可以零距離體驗美景、美食、傳統習俗等地方特色,對一個陌生的村莊心向往之;企業主可以通過內容創作,立體、直接地打造品牌形象,并通過直播帶貨、電商等功能拓展銷售渠道。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倫理法律風險受關注
2023 年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第十年,全球科技行業的熱詞,非人工智能莫屬。由ChatG PT帶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引起學界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有學者指出,從醫療健康到交通運輸,從金融領域到農業生產,人工智能正引領著各個領域的變革。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人工智能應用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其應用符合法律法規和倫理原則,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
有學者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會強化目前已經顯現的各種社會倫理問題,帶來偏見和歧視。如果用于開發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的訓練數據有偏見,算法和模型也會有偏見,從而導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回應和建議出現歧視性的結果。還有如信息誤導、信息濫用以及對個人自主性的干預,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商業上可能被用來影響或操縱用戶的行為和決策。
有學者從法律方面分析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所產生的最大挑戰就是引發侵權風險。與傳統的侵權行為不同的是,ChatG PT 引發的侵權行為,主要是侵害人格權和著作權。如生成式A I 可能引發大規模隱私或者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不法行為人有可能通過攻擊大規模語言模型,提取出訓練數據中的核心隱私和敏感個人信息,從而導致個人信息、隱私的大規模泄露,形成“大規模微型侵害”的現象。
還有學者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及應用將對重復性、模板化的工作崗位帶來沖擊,催生大量“無用階層”,導致社會階層固化,將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及政治不平等。與人類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時期相比,這種信息技術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收入差距。應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及早做好技術創新和迭代發展的公共政策、社會政策儲備工作。
還有學者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在國家競爭力、國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凸顯,各國都在加緊相關規劃部署和政策制定,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國際競爭新的焦點所在。大模型對算力的巨大消耗也對低碳轉型目標的實現帶來新的挑戰,這些新的問題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新課題。

需客觀看待積極應對人口負增長問題
自從中國2022 年出現首次人口負增長,應當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成為2023 年學界探討的一個社會學熱點。
有學者認為,中國人口變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主要風險,已經從人口數量過大和增長過快,轉向持續負增長、極低生育率與快速老齡化。人口負增長與老齡化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這一沖擊主要表現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供給側的沖擊表現在:勞動力稀缺性與成本上升;儲蓄率與投資率下降;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從資本、勞動力等傳統要素轉向創新與技術進步,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需求側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沖擊。
有學者預測,未來30 年還有新人口機遇。人口負增長早期階段的人口規模依然巨大,2050 年仍在13億人以上,人口規模巨大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基本特征。人口規模巨大和國土空間巨大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了人口基礎和人口機會。我國正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大國轉型,質量型人口機會厚積薄發,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更加強勁和更加持久的新動力源。
有學者指出,活躍的人口遷移流動提升了勞動力資源的利用效率。人口遷移流動活躍和城鎮化水平攀升盤活了配置型人口機會。量大、地廣、長期的人口遷移流動,既激活了人口國內大循環,促進了人口空間的優化布局,也提升了城鎮化水平,提高了勞動力自身的勞動參與率和勞動生產率,促進人口大國的空間騰挪優勢發揮。
還有學者認為,人口負增長不能簡單以好壞來形容,對于14 億多人口的國家人口負增長,需要客觀看待、主動適應、積極應對。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口負增長是人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大部分國家面對人口負增長都會采取一些相應措施來對沖其影響,比如鼓勵生育、吸納國際移民、發展教育提升人力資本和勞動生產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

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是2023 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詞,2023 年我國集中出臺一系列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重大政策。比如,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等,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相關領域的學者研究指出,民營經濟是影響增長速度和發展質量的關鍵因素。民營經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貢獻者。民營企業總體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兩類企業創新地位突出。一類是從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市場的創新企業,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新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應用于生產建設一線。另一類是大型數字平臺,這些企業瞄準市場需求、應用場景進行技術創新,基于數億級消費者、千萬級企業用戶構建一個即時、在線、低門檻的新技術擴散市場。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運行仍受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外部壓力仍然較大,國內需求仍顯不足。民營經濟對市場變化具有較強的敏感性,當前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需要經歷一個恢復過程。
有學者認為,中央提出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種“平等”“公平”營商環境十分重要,為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時,民營企業特別是平臺企業也要意識到,自身之大足以成為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觀的高權重影響者,即使有些行為并非在“壟斷”或其它影響公平競爭的意向引導下有意而為之,而是技術支撐下海量鏈接能力所帶來的特點,但完全可能帶來影響公平競爭的后果。網絡化數字化時代,社會各方面和公眾有能力和渠道更多知情,好的環境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