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當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秋意漸濃,南國廣東依舊郁郁蔥蔥,一片草青樹茂、生機盎然。在夏韻的熱烈奔放中,廣州市慈善會迎來成立30周年。
9月19日,廣州市慈善會召開第五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換屆大會,舉行成立30周年交流活動,中華慈善總會黨委第一書記、會長宮蒲光應邀參加。為真實感受基層慈善的現狀,了解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慈善工作開展情況,在廣州參會期間,宮蒲光一行深入基層,進行了慈善工作實地考察和調研。

·創造新經驗 開辟新路徑·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40多年前,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廣州開啟了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的騰飛之路。40多年的發展,廣州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
廣州也是慈善公益的活躍地。廣州的慈善文化底蘊深厚;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廣州的慈善事業更是與時代同頻,闊步向前。在這里,慈善地方性法規配套立法率先啟動,“慈善街”全國首創,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全國首批推出,慈善醫療救助平臺創新打造,社區慈善基金遍地開花……在廣州,慈善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可慈善、人人為慈善、人人做慈善、人人分享慈善”的良好風尚已經形成。
溫暖足跡背后,閃現著廣州市慈善會的身影。廣州市慈善會1994年成立,30年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發展成為廣州乃至周邊地區規模最大、輻射范圍最廣、公信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樞紐型慈善組織之一,是廣州慈善事業的主渠道和主平臺。30年來,廣州市慈善會帶領全市各級慈善會籌集款項超100億元,受益群眾逾1000萬人次。
廣州市慈善會的發展,宮蒲光保持著關注。在參加會議和活動期間,宮蒲光與廣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巡視員、市慈善會會長蘇佩,廣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韋錦堅,廣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兼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市慈善會常務副會長李銳等廣州市慈善會新老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了多次交流。
宮蒲光表示,創新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多年來廣州市慈善會出臺多項慈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在全國率先創建“慈善之城”,啟動“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善暖社區”“善美鄉村”等項目,實施《廣州市慈善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慈善捐贈和慈善活動的年增長率均超過10%,慈善信息公開達標率100%,開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慈善項目和公益活動,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改善保障民生等方面履行了責任,展現了擔當,取得了顯著成效,城市公益慈善指數位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走在了全國前列。
宮蒲光勉勵廣州市慈善會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以此次換屆大會和30周年交流活動為契機,將廣州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敢闖敢試、大膽探索、勇于實踐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在堅持守正中不斷創新,努力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重大決策貫徹到慈善工作的具體實踐之中,探索慈善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為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新經驗,開辟新路徑,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并表示期待雙方在今后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并肩,共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慈善事業更加精彩的篇章。
·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慈善項目·
9月20日上午,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劉福清一行到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考察調研。
在石碁鎮大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宮蒲光一行參觀社區文化長廊,了解社區的組織架構、黨建工作、文化建設、公共服務等基本情況和社區慈善工作。大龍社區作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與騰訊公益基金會合作開展的社區慈善實驗項目首批試點社區,前后募集20萬元社區基金用于社區治理、慰問幫扶、體育文化文藝等項目。同時成立了全市首個社區慈善服務中心,發揮樞紐型慈善組織作用,鏈接社區慈善資源,開展多元化、精細化的社區服務。
隨后,宮蒲光一行來到石碁鎮慈善綜合體,考察番禺區首家“善城暖屋”慈善超市示范點建設情況。石碁鎮慈善會會長黎艷芬介紹了慈善超市的文化理念、商品來源、空間區域分布、資源聯動渠道、收益用途和發展模式等情況。慈善超市作為石碁鎮民生微實事項目之一,遵循“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群眾共享”的原則,主要以“愛心企業捐贈+愛心消費+志愿者服務+慈善宣傳”的模式進行運營,有義賣區、惠民商品區、幫扶產品區、便民服務區和派發區5個區域。自今年6月開業以來,營業額15000多元,共收到11家愛心企業捐贈貨品,服務群眾300多人次。

番禺區副區長郭洪杰表示,多年來,番禺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多個慈善項目和組織在扶弱濟困、改善民生、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貢獻了慈善力量。番禺區連續5年獲得廣州市區域慈善排行榜綜合發展指數第一名,被譽為“慈善之區”。其中石碁鎮黨委、政府真抓實干,在扶弱、濟困、助殘、救孤、助學和公益事業等各類慈善活動中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在今年“6·30”助力鄉村振興暨區慈善會換屆籌款活動中,募集善款335.49萬元,是全區率先完成慈善籌款的鎮街。
宮蒲光對番禺區慈善事業的發展和經驗做法以及石碁鎮慈善工作的開展和特色亮點項目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他表示,新修改的慈善法增加了“國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社區慈善組織,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設,發展社區慈善事業”等條款。石碁鎮大龍社區通過“黨建引領 五社聯動”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區資源,激發了居民的參與熱情,形成了良好的慈善氛圍。這種創新做法值得其他社區學習和借鑒。
宮蒲光贊揚全國社區慈善實驗項目是一個創舉,稱其能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決策依據,表示大龍社區“慈善實驗項目”大有可為,要以點帶面,打造、推廣具有本土特色的慈善項目。宮蒲光同時肯定石碁鎮慈善超市的成功探索,鼓勵超市在良好運營的基礎上要繼續探索創新服務模式,特別是在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上繼續發揮作用。
石碁鎮黨委副書記李俊杰表示,石碁鎮黨委和政府始終把慈善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和扶弱濟困中,慈善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石碁鎮下一步將大力傳播慈善文化、宣傳慈善理念、引導社會力量踴躍參與慈善活動,多措并舉,各方聯動,打造慈善服務品牌,惠及更多困難群眾,為推進全國慈善事業健康、規范、有序發展貢獻石碁力量。
·點亮鄉村振興之魂·
9月20日下午,宮蒲光一行來到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村,實地調研鄉村振興項目。
2021年9月,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廣東省唯品會慈善基金會與花都區政府簽訂鄉村振興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唯品會公益在塱頭村以文化振興為切入點,通過公益性投入,探索鄉村高質量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可持續模式。
自塱頭村項目開展以來,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向指引下,項目團隊聯合眾多專家、學者,引入村民共治模式,以激活古村內生力量為路徑,保護與發展并舉,助力塱頭村蝶變新生,使之成為大灣區“最傳統、最活力”的新文旅目的地。
“春陽臺”是塱頭村項目新建的標志性藝術文化中心,由唯品會公益捐建。“春陽臺”總建筑面積8602平方米,內設多種功能的文化活動空間,融合了文博展館、藏書樓、善本室、閱覽室、劇場、藝博活化、親子活動等多樣空間,為古村的多元文化活動提供了全新場所,成為活化古村、振興鄉村的重要手段。
唯品會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沈旻陪同宮蒲光一行參觀了“春陽臺”藏書樓以及劇場等重要空間,介紹了常設展覽的各種藏品,闡述了“春陽臺”項目的初衷和理念。
宮蒲光就“春陽臺”的日常管理、經營模式和為塱頭村帶來的變化等關心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對唯品會基金會作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機制,全部收入用于回饋村民及鄉村振興事業發展的做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宮蒲光表示,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足。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內在靈魂,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就是點亮鄉村振興之魂。鄉村文化振興了,就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精神動力。
宮蒲光表示,“春陽臺”融合了文博展館、藏書樓、善本室、閱覽室、劇場、藝博活化、親子活動等多樣空間,通過公益性投入,活化古村,讓鄉村成為文化的沃土、農民的精神家園,是鄉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有益探索,是實現共同富裕模式的有益借鑒。
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主任、廣州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偉,番禺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國華,花都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區慈善會會長楊心妹等分別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