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由重慶市慈善聯合總會主辦的首屆“西部論善”公益峰會在重慶舉行。本次峰會主題為:西部論善 向新而行——推進新時代西部地區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重慶市政府副市長但彥錚;民政部原副部長張春生;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中共重慶市委原常委,市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重慶市慈善聯合總會會長劉光磊;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丁中平;西部十二個省區市慈善總會(聯合總會)負責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數字公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鄧國勝等慈善公益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山東省慈善總會、新疆紅石慈善基金會、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等特邀慈善組織負責人;重慶市委統戰部、宣傳部、市民政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重慶市各區縣慈善會負責人等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民政局指導,得到中國慈善聯合會、中華慈善總會、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重慶國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活動現場,市政府副市長但彥錚、民政部原副部長張春生先后致辭。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以《充分發揮慈善事業重要作用助力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為題、市慈善聯合總會會長劉光磊以《高質量發展互聯網公益慈善助力西部地區鄉村振興》為題、清華大學教授鄧國勝以《打造西部慈善新高峰》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丁中平主持主題演講。下午,參會的西部省區慈善總會(聯合總會)負責人分別發言,分享慈善工作經驗和做法。舉行嘉賓對話,特邀嘉賓圍繞“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分享。市慈善聯合總會會長劉光磊作會議總結。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田曉峰代但彥錚副市長宣讀致辭。致辭表示,舉辦首屆“西部論善”公益峰會,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力推動西部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于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義。他指出,近年來,重慶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慈善為民、依法行善,堅持規范和促進并舉,深入開展“善滿山城”行動,實現慈善事業較快發展:《重慶市慈善條例》頒布實施,“重慶慈善獎”“重慶慈善周”影響力迅速擴展,網絡募捐從零起步到累計募集37.46億元,“陽光慈善”工程助推公信力持續提升,公益慈善服務聯合體、社區慈善基金創新發展,“十四五”以來全市累計接受社會捐贈72.9億元,惠及困難群眾超過1000萬人次,慈善事業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向往、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強調,重慶市要與各省市同仁一道:攜手推進服務大局的慈善事業,始終將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慈善事業的中心工作,廣泛引導和動員慈善力量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在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中擔當作為、貢獻力量;攜手推進人民至上的慈善事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強化慈善事業扶弱濟困功能,持續推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攜手推進依法治理的慈善事業,認真落實新修訂的慈善法,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程序,推進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依法興善,堅決防范抵御慈善領域各類風險,不斷提升慈善行業透明度和社會公信力;攜手推進創新發展的慈善事業,積極推進數字慈善量質提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慈善募捐效率和項目管理水平,創新慈善活動組織形式,推動社區慈善縱深發展,打造“人人慈善”實踐樣板;攜手推進合作共贏的慈善事業,進一步構筑健康有序、多元合作的慈善行業生態,推動慈善組織孵化培育、慈善人才隊伍建設、品牌項目打造、慈善資源鏈接、慈善文化宣傳、慈善氛圍營造、服務能力提升等實現協同增效,進一步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促進共同富裕。

民政部原副部長張春生在致辭中指出,首屆“西部論善”公益峰會對于探索區域慈善特別是西部地區慈善聯動發展有效路徑,推動慈善資源共享,激發慈善活力,助力實現國家重大戰略,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圍繞本次峰會主題,就如何推進新時代西部地區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五點希望和要求:一要緊抓時代機遇,勇于擔負起黨和國家賦予慈善事業的使命任務。西部地區要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充分認識引導支持發展慈善事業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慈善事業在促進第三次分配、推動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深化慈善領域改革,加快推動區域慈善高質量發展。二要增強大局意識,充分發揮慈善在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中的應有作用。西部地區要增強全局思維,切實把慈善工作放到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局中定位思考、統籌謀劃,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國家政策優勢、內陸通道優勢、大后方腹地優勢、消費增長優勢、資源要素優勢,挖掘慈善資源,激發慈善活力,為助力國家重大戰略作出慈善貢獻。三要堅持依法治善,切實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西部地區要以新修改的慈善法施行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宣傳普及和貫徹落實力度,全面梳理慈善實踐中短板弱項,完善各項法規制度,在“長久立”上下足功夫,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四要優化組織體系,努力構建慈善行業良性發展的慈善格局。西部地區要加快建立區域協同、省域協同、城市間協同的聯動機制,深化與東南沿海地區、中部地區慈善組織交流合作,形成“東中西”慈善資源有效互補、慈善供需有效對接、慈善經驗互相共享的局面。要利用好邊疆省份和內陸通道的便利條件,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鼓勵支持引導慈善組織、慈善項目“走出去”“引進來”,加強民間交流合作,為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作出貢獻。五是夯實慈善基礎,積極營造濃厚慈善文化氛圍。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全面助推慈善行業變革。要大力發展社區慈善,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創新慈善形式,傳播慈善文化,把社區慈善嵌入到社區治理全過程。要加強慈善理論研究,把發展慈善事業與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不斷豐富發展中華慈善文化的精神內涵。要廣泛普及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宣傳慈善典型,營造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良好社會氛圍,引領和影響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在主題演講中,對西部地區慈善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闡述了西部地區慈善事業的重要地位、發展現狀和挑戰,并就推動西部地區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和要求。他提出,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資源寶庫和戰略要地,在整個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部署。慈善事業在西部地區發揮著扶弱濟困、助力共富和維護社會公平的調節器,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生態建設的探路者,文化建設的催化劑,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增強劑等重要作用,在西部大開發構建新格局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慈善公益事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一些省市慈善事業走在全國前列。同時,當前西部地區慈善事業就整體而言也還存在慈善捐贈規模不大、慈善組織水平不高、慈善專業人才短缺、慈善監管能力不強、慈善輿論環境欠佳等發展困難。西部地區慈善行業要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強勁東風,堅持守正創新,深化改革、深挖潛力、揚長避短、開拓進取、努力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添磚加瓦。他強調,推進西部地區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慈善之路。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對慈善事業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確保慈善事業更好地踐行黨的為民宗旨,及時響應黨的號召,忠誠當好黨的助手,積極配合政府,凝聚社會力量,發揮慈善潛能。二是要堅持依法興善,努力營造有利于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將《慈善法》的學習宣傳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發展慈善事業的重要指示緊密結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積極倡導人人慈善、大眾慈善的新風尚。要努力推動《慈善法》明確的促進慈善事業發展具體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大力促進慈善事業加快發展,從嚴管理,規范運行,陽光操作,進一步提高慈善公益組織的公信力。三是要堅持服務“國之大者”,積極投身國家戰略。要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和援疆援藏對口支援等重大國家戰略,精準對接西藏、新疆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需求,實現多元化援助項目、加大慈善援助力度。要借助全國慈善會的網絡優勢,加大東西部合作力度,攜手并肩,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在慈善助力西部大開發的實踐中充分體現慈善事業強大正能量。要借助西部大開發奠定的堅實基礎,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以慈善公益促進“民心相通”,為國家重大戰略貢獻慈善公益的力量。四是要大力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現代化。當前,我國慈善事業已從傳統慈善走向現代慈善,要實現西部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推進慈善事業的現代化。要推進慈善力量專業化,提高慈善組織和從業人員在項目設計管理、線上線下募捐、慈善活動開展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建設專業化、職業化慈善人才隊伍。要推進慈善手段的現代化。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AI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動指尖慈善、網絡慈善,提高慈善募捐效率和項目管理水平,激發更多人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要推進慈善活動多元化。創新慈善捐贈和項目實施的新思路和新途徑,鼓勵發展慈善信托、股權捐贈、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捐贈。落實《慈善法》關于應急慈善的相關規定,總結疫情防控和重大災害救助中的經驗,建立應急狀態下慈善工作統籌協調機制。要堅持慈善為民理念,大力發展社區慈善,讓慈善更加貼近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數字公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鄧國勝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重慶已成為西部地區崛起的新的慈善中心,未來應從高地轉向高峰,努力打造西部慈善新高峰。他指出,根據清華大學NGO研究所的調查,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社會組織最發達,其次是西部,中部是洼地。在2018年之前的西部,重慶的慈善組織和慈善事業還是一個‘存在感’并不太強的地方。重慶市的慈善事業開始引起業內、全國關注是2018年,這年重慶市慈善總會在“99公益日”的籌募量進入前十、2020年更是創下籌募量和配捐量全國雙第一。借助數字公益的東風,重慶慈善事業開始迅猛發展。2023年,重慶慈善互聯網募捐總額再創歷史新高——重慶市慈善總會在12個互聯網募捐平臺上線項目近千個,全國上千萬人次愛心網友參與捐贈,年募捐額達7.88億元,同比增長16.91%。他認為,重慶已成為西部地區崛起的新的慈善中心。他強調,未來重慶應從高地轉向高峰,努力打造西部慈善新高峰。何為慈善新高峰?他解釋說,衡量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和慈善高峰的標準主要有:一個生態、二個作用、三個中心。即自身具有良好的慈善生態;能夠發揮西部慈善網絡鏈接作用和輻射作用;而能夠支撐兩個作用發揮的基礎是西部慈善的人才中心、慈善資源中心和創新研發中心。
鄧國勝教授從慈善資源、慈善組織、公益基礎設施等方面給重慶打造西部慈善新高峰提出了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動員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捐贈或參與志愿服務,特別是個人捐贈的比例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要進一步發展支持性慈善組織和草根慈善組織,特別是草根慈善組織;需要發展運作型機構和資助型機構,特別是發展資助型機構,三是要著力引導、打造區域性的互聯網募捐平臺,打造重慶慈善信息披露平臺、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能力建設機構等;有意識引導、資助重慶的高校、研究機構開展公益慈善的研究,開展公益慈善的人才培養。四是要重點打造三個中心,即“西部慈善的人才中心”“慈善資源中心”“創新研發中心”。要努力打造成為西部慈善的人才中心,成為西部慈善人才的培訓基地,吸引全國、全世界的慈善人才來重慶,同時又為西部其他省份、城市輸出慈善人才。慈善資源中心,一方面不僅能夠從重慶募集資源,也能夠從全國募集慈善資源,甚至從全世界募集國際慈善資源;另一方面又能夠成為西部慈善的資助中心,不僅資助重慶的公益項目,而且也能夠資助西部其他地方的公益項目。要成為西部慈善事業發展創新研發中心,要充分發揮重慶高校和智庫的優勢,以及重慶慈善聯合總會等樞紐型慈善組織的作用,通過發展數字慈善、慈善創新研發與實踐,輸出慈善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管理方法、新項目品牌,引領西部慈善行業的發展。

重慶市慈善聯合總會會長劉光磊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重慶市慈善聯合總會近年來在強力推進互聯網慈善方面的舉措和成效,重點介紹了互聯網慈善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和經驗,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肯定。圍繞如何在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互聯網慈善、切實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劉光磊會長表示,重慶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著力推進慈善法的貫徹落實,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要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組織我市慈善機構從業人員認真學習貫徹慈善法,力求準確掌握修改后的慈善法新增的制度安排和規則要求,做到依法行善、依法興善。二是著力改革創新互聯網慈善,進一步開發慈善發展新動能。創新互聯網募捐方式,深入推進多平臺多渠道互聯網籌募,主動適應各平臺的規則變化,更加注重視頻傳播、行為捐、透明度、公信力等,更加注重日常募捐。要創新互聯網募捐項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不斷開發新的互聯網募捐項目,形成長短期運作結合、體量適中的項目格局。要創新互聯網募捐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募捐內部管理制度,切實做到用規章制度管人管事。推進慈善向基層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慈善、社區慈善。更加注重“朋友圈”合作伙伴的素質,精選守法合規、執行力強的社會組織開展項目合作。三是著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鄉村產業數字化方面,持續實施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幫助鄉村發展直播帶貨、電子商務,增加農民群眾的收益。助力鄉村通過互聯網募捐發展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產業鏈增值。在鄉村社會治理數字化方面,幫助鄉村開發應用互聯網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在鄉村生活數字化方面,引導鄉村建立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互聯網+養老等多樣化數字場景,讓農民群眾共享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務,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助力防止因病因災返貧和動態幫扶方面,堅持把鄉村扶弱濟困作為慈善幫扶的重點,實施鄉村振興五年規劃,捐贈投入30億元以上幫扶款物,實施1000個以上慈善項目,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四是著力推進合作發展,形成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推進與西部慈善組織的聯動協作,共同設計慈善項目,打造慈善品牌,形成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助共建的慈善公益共同體。要加強與東部地區慈善組織的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引入慈善資源,匯聚更多善能量。要進一步擴大實施中華慈善總會幸福家園工程等項目,結合重慶社區陽光基金建設,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鄉村振興,精準幫扶困難群體,鞏固脫貧成果、促進共同富裕。

在交流發言環節,內蒙古自治區慈善總會副秘書長傅彬;廣西慈善總會秘書長黃禹治;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會長益西達瓦;貴州省慈善總會會長陳敏;云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戚永宏;西藏自治區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丹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陜西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甘肅省慈善聯合總會副會長李瑞奇;青海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周志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泓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慈善總會會長令勇,代表西部各?。ㄗ灾螀^)慈善總會(聯合總會),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經驗和成功案例,剖析了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提出了諸多具有建設性和操作性的建議及意見。重慶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陳煥奎主持交流發言環節。

在嘉賓對話環節,在中共重慶市委黨校教授謝菊的主持下,山東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尹紹強、新疆紅石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余立軍、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理事長關惜分、重慶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許駿、重慶市潼南區慈善會會長吉光進作為特邀嘉賓參與對話。在對話中,嘉賓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通過分享各自的特色發展經驗,為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視角。

在會議總結中,劉光磊會長表示,本次峰會從政策環境的優化到慈善文化的培育,從創新慈善模式到提升服務效能,每一個議題都緊貼時代脈搏,回應了社會關切,展現了推進新時代西部地區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愿景與廣闊前景。此次峰會取得了一系列積極豐碩的成果,達成了五個共識:一是共同服務國家戰略任務,二是共同建設依法興善法治環境,三是共同推進慈善事業改革創新,四是共同培育崇德向善氛圍。五是共同建立聯合協作發展機制。劉光磊會長指出,峰會是互促互進的平臺、先行先試的窗口,通過峰會加強慈善事業的區域合作,促進資源共享,推動協同發展,探索符合西部地區實際的慈善發展模式,構建更加開放、包容、高效的慈善生態體系。要把峰會長期辦下去,同時建立有效的峰會運行機制,輪流在西部各省區市舉辦。2025年第二屆“西部論善”公益峰會將由貴州省慈善聯合會、貴州省慈善總會主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