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10000元,80000元……這一串數字,不是簡單的數據羅列,而是一位老人多年的捐款數目。
一個人到了晚年,還能幫助多少人?江爺爺,今年83歲,四川成都的一名退休軍醫。2017年以來,他每月都會向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贈1000元,用于幫助困難學子。7年時間里,江爺爺已累計向總會捐贈84000元,點亮了10余名困境學子的求學之夢。
因為自己淋過雨,就想為別人撐把傘
1941年,江爺爺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能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望,好好讀書,更是天方夜譚。
“以前讀書的時候家里交不起學費,交不起伙食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就想讓更多的娃娃可以安心讀書。”關于過去的苦難經歷和對念書的渴望,讓江爺爺有了幫助困難學子的堅定信念。2017年,經多方聯系,江爺爺找到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出了第一筆現金,這一捐就是7年。

“孩子們好好念書,將來能夠靠自己的雙手讓生活過得更好,就是我最大的愿望?!边@是江爺爺對受助學子的寄語,也是江爺爺投身慈善事業的初心。
回首不忘來時路,反哺桑梓助發展
“參加工作后,我每個月都會存一點錢,原本是用來給自己養老,但國家給我解決了養老問題,我就想讓這筆錢變得更有意義?!苯瓲敔斒紫认氲降模腔仞佔约旱募亦l。


2018年,江爺爺得知家鄉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許多家中的空巢和留守老人平日里無人照料,十分孤單。于是將自己大半輩子積累下的100萬元捐給了家鄉,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積上千平方米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2019年,江老以已故母親的名義,再次向家鄉捐款60萬元,成立了江母程根榮助學基金,用于資助困難學生,幾年來已累計幫助數十名學子圓了大學夢。
初心不改方得始終,“善”之大者潤物無聲
幫助他人,江爺爺“一擲千金”。盡管,他也面臨著諸多生活上的困難。江爺爺的老伴身患疾病癱瘓在床,家里全靠他一人支撐。社區工作人員曾勸江爺爺申領“社區互助金”,但他卻婉拒了工作人員的好意:“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在日常開支之余還能存下一筆錢,再申領互助金不是給國家添麻煩嗎?”


平日里,江爺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寫日記。在他的家里,記錄生活的筆記本厚厚地摞成一座小山。日記本里,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疫情防控期間,江爺爺和老伴向社區捐出2萬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人員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建議他再考慮一下,但江爺爺還是執意捐出了這2萬元。
他在日記本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和老伴都是入黨幾十年的老黨員,任何時候都沒有落后過,我們一直想著如何能向黨組織表達心意,現在愿望實現了,我們非常高興?!?/p>
心有大愛,腳踏正道。江爺爺是無數“銀齡慈善家”的一個縮影,像他這樣的“銀齡慈善家”還有很多——以身作則帶領全家一起投身慈善事業的陳奶奶;關心時事,總在第一時間奉獻愛心的周奶奶;還有不愿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的許多“熱心人”。
走過古稀,走過耄耋,這些老人沒有華麗的言語,卻用最樸實的行動,默默幫助著許多人?!般y齡慈善家”們不求財富、不慕名利,憑著那一份心意,幾十年如一日地幫助父老鄉親、遠方學子和每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他們順從著自己質樸的初心,做著最實在的事。這一份善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