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馮社芳 任秋云
近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快速調整和特色產業的迅猛發展,大櫻桃在盧氏縣栽植面積逐年擴大,全縣大櫻桃栽植面積為0.1 萬hm2,主要品種有紅燈、黃蜜、美早、雷尼爾、早大果、大紫等。目前,大櫻桃種植已成為該縣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但由于果農病蟲害防治知識匱乏,加上管理水平較低,致使大櫻桃病蟲害在該地區呈逐年加重發生趨勢。常發性病蟲害主要有蚧殼蟲、金龜子、小綠葉蟬、紅蜘蛛、梨小食心蟲、櫻桃果蠅、櫻桃褐斑病、櫻桃褐腐病、流膠病等,尤其是春季發生的病蟲害對當年櫻桃的產量及品質影響最大,直接影響果農的收益和社會效益。盧氏縣根據該地區大櫻桃春季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控工作實際,探索出一套科學有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并在生產實踐中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對當地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合理修剪。按照不同樹形標準,對大櫻桃樹進行科學整形修剪,改善全園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2.清潔田園。結合修剪,清除園內病殘枝、枯枝落葉、雜草、病果僵果,刮除枝干老翹皮、病蟲斑,同時把上一年秋季綁縛在樹干基部的誘蟲帶解下連同刮下的老翹皮等雜物一并全部帶出園外,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園內病蟲菌源。發生蚧殼蟲的果園,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破樹體上的蚧殼蟲越冬雌蟲。
3.保護傷口。對剪鋸口、病斑刮除后及時涂抹保護劑,預防流膠、腐爛等病蟲害及凍害。常用保護劑有白乳膠漆、防水漆、石灰乳、甲基硫菌靈糊劑、甲硫·萘乙酸等。
1.全園噴藥。當田間平均氣溫在10℃以上時,全園拉網式噴施3~5°Bé石硫合劑1次,要求樹主干、樹枝、老翹皮充分著藥,以鏟除紅蜘蛛、蚧殼蟲、葉斑病、白粉病等病蟲源,氣溫<4℃、>30℃時不得使用石硫合劑,也可根據果園病蟲發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相關殺蟲劑或殺菌劑,用二次稀釋法按規定濃度配制好藥液,全樹細致噴霧。
2.刮除病斑。仔細檢查并徹底刮除樹體流膠硬塊和腐爛組織,用石硫合劑、代森銨水劑、甲基硫菌靈糊劑、辛菌胺醋酸鹽水劑等進行涂抹。
3.藥劑灌根。對于根癌病等根部病害,先去除病部組織,然后用K84 菌劑、農用鏈霉素、硫酸銅液進行傷口涂抹或灌根。對根腐病或莖腐病病株,先扒土晾曬,再用5°Bé 石硫合劑或多菌靈等藥劑灌根防治。
1.燈光誘殺。開花前在櫻桃園內安裝好殺蟲燈,花期開燈至10 月底關燈,主要誘殺金龜子、天牛、卷葉蛾、食心蟲、毒蛾、刺蛾等鞘翅目、鱗翅目害蟲成蟲,減少落卵。殺蟲燈高度以接蟲口離地面1.5~1.8 m 為宜。燈管功率15 W,單燈控制面積2 hm2。要及時用毛刷清理燈上的蟲垢,袋內或盒內蟲體深埋或作為飼料用。
2.性信息素誘控。一是誘殺。3 月上旬,懸掛蘋小卷葉蛾、梨小食心蟲等性誘劑誘芯和誘捕器,每667 m2放置4~6 個,相鄰誘捕器間隔15~20 m,懸掛高度為誘芯離地面1.5 m。誘芯每30 d 更換1 次。二是迷向絲。在梨小食心蟲發生較普遍的櫻桃園,可以選擇購置梨小食心蟲迷向絲進行防控。每667 m2一般設置40~60 根,將迷向絲綁縛在樹冠2/3 高度的樹杈上,均勻分布于田間,以達到立體的迷向效果。綁縛時間在越冬代成蟲的始見期。
3.糖醋液誘殺。在樹冠內懸掛糖醋液瓶(盆)誘殺金龜子、梨小食心蟲等害蟲。糖醋液的配方:糖1 份,醋3 份,酒0.5 份,水10 份。配置好后裝瓶(盆),懸掛于樹杈上,及時添液,10~15 d 更換1 次。
4.種植生草。春季氣溫穩定在15℃(清明前后),在櫻桃樹行間種植適應性強、耐陰、耐踐踏、耗水量少的鼠茅草、白三葉草、紫花苜蓿、繁縷、二月蘭、毛葉苕子等生草。自然生草園選留夏至草、蒲公英等淺根系雜草,雜草長到20 cm 高時進行刈割,覆蓋在櫻桃樹盤。
5.地面施藥。金龜子發生較重的櫻桃園,選用辛硫磷顆粒劑進行地面施藥后覆土,兼治地下害蟲。
1.人工防治。結合果園管理,人工刮除蚧殼蟲蟲體,摘除病菌侵染和害蟲侵害的枝、梢、葉等,帶出園外處理或深埋。
2.水肥管理。針對營養不足或土壤干旱造成的生理落果,加強栽培管理。樹上噴施鉀肥(磷酸二氫鉀)補充營養,適時適度澆水,禁止大水漫灌。
3.釋放捕食螨。葉螨開始活動時,在櫻桃園釋放捕食螨防治。把捕食螨緩釋袋剪開,開口稍向下傾斜,固定在主干樹杈的背陰處。
1.農業防治措施。控制土壤水分,不能忽干忽濕,防止裂果。噴施鉀肥(磷酸二氫鉀)或氨基酸鈣葉面肥、摘葉、鋪設反光膜等措施促進果實成熟著色。及時清除果園內外雜草、垃圾。
2.物理防治措施。用糖醋液誘殺果蠅。按糖:醋∶果酒:水=1.5:1:1:10 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將糖醋液盛入小的塑料盆中,每盆盛糖醋液400~500 mL,懸掛于樹下背陰處,每667 m2放置15~20 個。糖醋液盆懸掛于距地面1~1.5 m 處;用雙面黏膠黃色板(400 ×240 mm)誘殺蚜蟲及果蠅,黃板懸掛于樹冠外圍離地面高度1.5 m 處,每棵樹以樹干為中心,前后各1 片。
1.抓緊施肥。采果后,夏施追肥占全年肥料的20%~30%。秋施基肥按“斤果斤肥”的原則,以有機肥為主,施肥量占全年肥料總量的70%,以提高樹體抗腐爛病、根腐病、流膠病等病蟲害能力。
2.做好人工防治。采果后,結合夏剪、摘心,及時疏除過密輔養枝、部分過旺枝,剪除病蟲枝梢。6—7月天牛成蟲發生期進行人工捕殺。
3.及時開展藥劑防治。一是刮治流膠病。用刀將病部干膠和老翹皮刮除,并用刀劃流膠處樹皮,劃痕要深達木質部,將膠液擠出后涂抹菌毒清或辛菌胺醋酸鹽水劑50~100 倍液。二是灌藥防根腐病。三是樹體噴藥。根據大櫻桃園內病蟲發生情況,選擇0.3%苦參堿水劑800~1000 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4000 倍液或2%阿維菌素乳油5000 倍液防治葉螨、葉斑病。
4.捆綁誘蟲帶。在害蟲越冬之前(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將誘蟲帶在櫻桃主干第一分枝下10~20 cm 處纏繞1 周,用繩子或膠帶進行綁扎固定,誘集葉螨、毒蛾、梨小食心蟲、卷葉蛾等越冬害蟲。
1.清潔田園。將大櫻桃園內枯枝落葉、病僵果、雜草及“剪”“刮”下的粗老翹皮、樹枝等一切可能為病蟲害提供越冬場所的物品徹底清理出果園,并集中處理或深埋。
2.深翻土壤。土壤封凍前,結合秋施基肥對全園深翻或采用機械旋耕,深度30~40 cm,破壞蟲菌源越冬場所,同時改善土壤生態結構。
3.枝干涂白。初冬落葉后,進行樹干涂白,用生石灰、石硫合劑、食鹽、清水按照6:1:1:10 比例制成涂白劑,或用5°Bé 石硫合劑或10 倍石灰漿涂抹樹干和主枝基部,提高樹體抗逆能力,預防凍害,防治流膠病等多種病蟲害。
4.澆封凍水。土壤封凍前,日均溫度3~5℃時澆足封凍水,以夜凍晝消為宜,提高樹體抗凍及抗病蟲能力。

經過多年來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示范應用,盧氏縣的大櫻桃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過田間調查和成本核算,示范區通過懸掛太陽能殺蟲燈、黃板誘殺和性誘劑誘殺等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全年比群眾自防區減少用藥兩次,每667 m2節約農藥成本170 元左右、節約人工成本80 元。
在經濟效益方面,示范區大櫻桃每667 m2產量1250 kg,價格每千克15 元,產值18 750 元,而群眾自防區大櫻桃產量1150 kg,價格每千克12 元,產值13 800 元。經過對比分析,示范區比群眾自防區,每667 m2增加收入4950 元,經濟效益明顯。同時由于減少了化學農藥施用次數,既降低了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改善了果實品質,又保護了天敵正常生長繁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