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玄
(上海市浦東新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上海 201210)
古樹是指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樹木[1]。古樹名木具有極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財產。因此,保護好古樹名木,也是守護好城市記憶,守護住城市獨有的“綠色名片”。
在發展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城市古樹名木的規劃利用是一道難解的題,多省市結合普查成果進行了古樹名木保護對策研究[2-5]。上海市浦東新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根據上海市綠化管理指導站的統一部署,于2022年對區內在冊古樹名木資源開展了普查工作(包括古樹名木資源的生長狀況、周邊環境及保護設施等),以期為古樹名木資源精細化養管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從而更好地結合古樹名木的自身特性、樹木生長勢以及立地條件,有針對性地制定“一樹一策”的古樹名木保護方案。現筆者將相關調研結果報道如下,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浦東新區位于上海市東部,因地處黃浦江東而得名,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區面積為1 210.41 km2,轄24 個鎮、12個街道。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可知,浦東新區常住人口為568.15 萬人。
以《LY/T 2737-2016 古樹名木鑒定規范》[6]、《LY/T 2738-2016 古樹名木普查技術規范》[7]等技術規范為主要依據,做好普查工作。
2022年6月—10月,采用現場調查的方式,利用測高器或測高桿、卷尺等工具逐一對在冊古樹名木進行全方位的數據采集和測定工作。具體包括:測定古樹名木的樹高、胸圍,古樹名木的實際保護區半徑;調查古樹名木周邊的環境情況,包括土質、鋪裝、植被、水體、構/建筑物等。現場填寫每棵樹木的調查表,拍攝全景照片1張及細部特寫照片3張,建立完整的普查檔案(包括紙質、電子和影像檔案)。
結合實地調查和資料查詢,浦東新區在冊古樹名木共計有168株。其中,三級古樹的數量最多,占古樹名木總數的88.1%;一級古樹的數量較少,僅8株(包含千年古樹2株,均為銀杏);名木僅1株。浦東新區古樹名木概況見表1。

表1 浦東新區古樹名木概況
通過調查可知,浦東新區的古樹名木分布于全區28 個鎮(街道),其中,康橋鎮的古樹數量達28株,居各鎮(街道)首位,川沙新鎮和高橋鎮的古樹數量均有18 株,周浦鎮、新場鎮、高行鎮的古樹名木數量分別為12、11、10株。浦東新區不同行政區域的古樹名木數量見表2。

表2 浦東新區不同行政區域的古樹名木數量
由表3可知,浦東新區古樹名木在附屬綠地中生長的數量最多,達到118 株,其次是私宅,而在公共綠地中生長的古樹名木僅有18 株,農耕用地中生長的古樹名木僅有1 株。在附屬綠地類型中,古樹名木生長在單位附屬綠地的數量最多,有71株;其次是宗教寺廟;再次是居住區;最少的是道路,僅7 株。

表3 浦東新區古樹名木的生長地點類型統計
結合對古樹名木生長勢、立地條件等實際周邊環境的研判,浦東新區相關管理部門已采取對河道邊的古樹設立駁岸、圍欄,高處或易引雷處的古樹設立避雷塔或避雷針,有傾斜方向的古樹設立支撐等保護措施,從而有效保護古樹名木。
根據市級古樹名木管理部門安排,浦東新區的古樹名木由市-區-街鎮三級層面進行巡查督查,相應記錄以紙質及信息化平臺的形式留檔。同時,古樹名木的生長勢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需要相關管理部門根據制度要求,保證一定的人工巡查督查頻次(特別是遇旱期、汛期以及寒潮、大風等惡劣天氣時),以便及時調查古樹名木的生長變化,從而研判下一步的保護措施。
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實時監測設備,動態監測古樹的生長情況,強化數智賦能。具體措施為:(1)設立電子圍欄感應。浦東新區已有古桂花等10 株古樹試用探頭式電子圍欄感應,且電子圍欄感應已接入城市大腦綠化監管平臺,可通過視頻捕捉、物聯感知和數據比對,實現智能研判、自動預警,防范和排除風險,以有利于高效監管保護古樹。(2)安裝墑情監測設備。實時監測古樹生長地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同時配合遠程監控掌握古樹旱期、汛期情況。
為提高群眾對浦東新區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支持度和參與度,以及普及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相關部門采取了制作古樹保護展板,利用微信、抖音等平臺發布古樹名木宣傳信息,記錄、傳播、展示處于最佳觀賞期的古樹實景等措施,及時進行社會宣傳,以展現古樹名木的獨特魅力,講好古樹名木故事。
保護古樹名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工作也逐漸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浦東新區通過古樹名木保護項目、示范點項目以及日常養護對古樹名木進行必要的復壯等,落實了古樹名木的保護規劃范圍,改善了古樹名木的根系透氣性,提升了古樹名木的生長勢和保護區的環境面貌,使古樹名木生長環境向好的方向發展。經調查發現,浦東新區在冊古樹名木共有168株,分布于全區28個鎮(街道),對于古樹名木分布較多的街鎮,宜收集人文資料和相關人士口述材料等作為補充材料留檔,健全古樹名木檔案。從古樹名木的數量來看,浦東新區現有的古樹名木數量并不多,但是,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未滿百年樹齡的樹木隨著時間的變遷得以升檔為古樹。因此,對于臨近升檔的樹木,應增加相應的技術保護措施、配套經費、養護、巡查督查等。同時,“十四五”期間,上海市致力于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精細化管養模式,但是,隨著城市開發建設步伐的加快,相應的古樹名木保護措施是否能滿足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管理與要求,還需要今后進行深入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