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強則國家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青少年作為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基石,發展青少年既是順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建設體育強國的關鍵。對此,以理清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的理論、歷史、實踐等三重邏輯,探討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機遇,從而提出政策引領,構建青少年體育發展體系;教育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創新驅動,激發青少年體育發展活力;文化鑄魂,弘揚青少年體育精神風貌等發展路徑。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三重邏輯[ 1]";健康中國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Youth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XU Jiali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2 China)
Abstract: When sports are strong, the country is strong, and when national sports are prosperous, sports are prosperous. A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prosperity, youth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ke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In this regar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heory,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youth sports, explore the opportunities of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new era, so as to put forward policy guidance and build a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system;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th sports; Innovation-driven, stimulate youth sports development vitality; Culture casting soul, promoting youth sports spirit and other development paths.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Youth sports; Triple logic;Healthy China
體育強則國家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青少年體育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和民族振興的希望,其不僅是推動建設體育強國的主體,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有生后備力量。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隨后,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提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發展”。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了深化體教融合的必要性,提出“要聚焦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等”。事實上,現有研究多側重于青少年體育政策[[1]]、體育教育實踐[[2]]、青少年體育參與現狀[[3]]等方面,而較少從理論高度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體育”進行深入剖析。因此,本文旨在對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青少年體育的論述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明晰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的三重邏輯、揭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機遇、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的路徑。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青少年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
1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邏輯
1.1理論引領,構筑青少年體育發展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體育的論述,是其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時代內涵和歷史意義,強調青少年體育的發展對于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指出體育不僅是增強體質的手段,更是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青少年體育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青少年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引導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并在運動中享受其帶來的快樂。同時,著重強調青少年體育對于促進青少年發展、提升國民素質中的獨特價值。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構筑青少年體育發展新高地,必須深刻把握習近平青少年體育論述的核心精髓,將其轉化為推動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以強調青少年體育發展要注重全面性,以關注青少年素質提升,強調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以德育為先,通過體育活動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懷、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
1.2歷史傳承,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時代脈絡
青少年體育發展不僅承載著提升國民素質、促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任,更是傳承歷史文脈、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途徑[[4]]。體育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培養健康體魄、塑造堅韌意志的重要手段。從古代的六藝教育中的“射御”,到近代學校體育的興起,再到新中國成立后對青少年體育的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緊密相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青少年體育發展也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青少年體育不僅要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更要注重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青少年體育發展更加注重開放性,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國際體育賽事和交流活動,從而助推青少年體育國際影響力以及競爭力。
1.3實踐創新,青少年體育發展的生動圖景
青少年體育即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更是實踐創新、展現時代風貌的生動圖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體育的重要論述,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實踐創新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行動指南,在實踐中給予了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強大生命力。青少年體育工作不斷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以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符合時代特征的發展模式。一方面,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不斷完善,各級各類青少年體育賽事蓬勃開展,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廣闊舞臺;另一方面,青少年體育訓練方法和手段不斷創新,科技賦能成為推動青少年體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在青少年體育訓練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提高了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青少年體育的發展注入全新活力和動力。在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生動圖景正在徐徐展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健康。
2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機遇
2.1頂層設計,引領青少年體育新航向
首先,頂層設計的戰略高度,揭示了青少年體育對于國家發展戰略而言中的重要地位,為青少年體育事業頂層設計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其次,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如《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5]][ 2]"等,從多個維度對青少年體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而有效的保障。同時,隨著健康中國以及體育強國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青少年體育事業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最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體育的論述,鼓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符合時代特征、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我國在青少年體育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體教融合政策的深入推進、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的不斷完善等,注入了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新活力[[6]]。
2.2社會聚力,共繪青少年體育同心圓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少年體育工作需堅持政府主導,同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即構建以政府主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發展模式。政府通過制定政策、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從而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而社會各界,包括非營利組織、社區以及企業等,則通過贊助賽事、提供訓練場地、開展公益活動等形式,為青少年體育注入活力。其次,要深化體教融合,為青少年體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即借助教育體系的廣泛覆蓋和深厚基礎,推動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通過在學校課程設置中增加體育比重、開展校園體育賽事、建立校隊和俱樂部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的體育參與度和興趣度。同時,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實現青少年的全面發展。最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家庭對于青少年體育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同時,社區作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環境,通過建設體育設施、組織體育活動、提供體育指導等方式,提供青少年體育參與機會和平臺。
2.3科技賦能:驅動青少年體育新飛躍
首先,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在青少年體育訓練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收集運動員生理數據,結合數據分析軟件對運動員的身體狀態、訓練效果進行精準評估,教練團隊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提高青少年訓練效率。其次,現代傳媒手段,讓青少年體育賽事的觀賞性和互動性大大提升[[7]]。觀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觀看比賽直播,甚至參與到虛擬競賽中,與運動員共享體育帶來的激情與快樂。此外,通過開發體育類APP、建立青少年體育社交平臺等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青少年體育資源得以更廣泛、更均衡地分配。最后,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加強青少年體育科研工作,提高青少年體育科技含量”。通過跨學科合作、建立科研平臺等方式,深入研究青少年體育發展的規律和問題,探索新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2.4文化認同,鑄就青少年體育新精神
首先,體育精神是體育文化的核心,蘊含著堅韌不拔、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等積極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少年體育工作要注重體育精神的培育,讓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增強文化認同。通過參與體育活動,青少年不僅能夠學習到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能,更能在實踐中領悟體育精神的真諦,加深青少年對于中華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認同感。其次,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強調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讓青少年在體育鍛煉中接受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在深入挖掘中華體育精神內涵的同時,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體育觀,提供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最后,體育賽事與文化活動的融合,增強了文化認同的實踐路徑,以通過豐富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賽事活動,如傳統體育節、民族運動會等,可以讓青少年在參與過程中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體育傳統。同時,促進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青少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群體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凝聚力與向心力。
3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體育發展路徑
3.1政策引領,構建青少年體育發展體系
首先,政策引領要求加快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安全適用的青少年體育設施網絡。應加大政府對于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投入、引導社會積極參與,推動學校、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等向青少年開放,為青少年提供充足的運動場地和設施。其次,賽事是檢驗青少年體育水平、激發青少年體育熱情的重要途徑。政策引領要求加強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建設,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制度,豐富賽事種類和形式,提高賽事水平和影響力。同時,注重青少年體育賽事的公平性和安全性,確保每位參賽者都能在公平、公正、安全的環境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實力。最后,教師是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關鍵力量。政策引領要求加強青少年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將體育教師專業水平進行有效的提升、教學能力得以增強。通過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教師激勵機制等措施,從而吸引優秀體育人才投身青少年體育之中。同時,要不斷提升體育教師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以及體育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以樹立正確教育理念和價值觀、體育觀,為青少年提供優質的體育教育服務。
3.2教育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少年體育工作要始終秉承著“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為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的協調發展奠定基礎。將體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確保學生有足夠的體育鍛煉時間。同時,要打破傳統觀念束縛,認識到體育不僅是身體鍛煉的手段,更是培養青少年意志品質、團隊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要構建多元化的體育課程體系,將體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學科知識與藝術美學等內容巧妙融合,形成全面發展的教育生態。如通過體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最后,要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教學技術能力,鼓勵優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擔任體育教練或兼職教師,實現體育人才的持續發展與教育領域的雙贏。通過師資融合,打造一支既有深厚體育專業知識又具備良好教學能力的體育教師隊伍,為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3創新驅動,激發青少年體育發展活力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體育強國,必須實現高水平的體育科技自立自強”。通過深入探索5G、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與青少年體育的融合路徑,旨在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平臺。借助前沿技術,實現對青少年體育鍛煉過程的持續性、日常化監測與分析,進而根據個體差異定制專屬的體育活動方案與學習途徑,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其次,要打破傳統青少年體育發展模式的束縛,構建多元化青少年體育發展模式。推動體教深度融合,實現體育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最后,要不斷豐富青少年體育課程體系與活動形式,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教學方法上,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活動形式上,舉辦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技藝的平臺。此外,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等機制,激發青少年體育人才的創新活力。
3.4文化鑄魂,弘揚青少年體育精神風貌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使命,體育精神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深入挖掘和傳承中華體育文化的精髓,如武術、龍舟、圍棋等傳統體育項目中的文化元素,通過教育引導、活動開展等形式,讓青少年了解并認同中華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其次,要在青少年體育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內容,如體育歷史、體育規則、體育禮儀等知識的傳授,讓青少年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了解體育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體育素養和人文素養,使他們在參與體育活動中展現出色的運動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風貌。最后,要依托地方特色和文化優勢,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青少年體育文化品牌,如青少年體育節、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品牌活動,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體育事業中來,同時向全社會展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青少年的精神風貌。
4結束語
青少年體育不僅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體育強國夢、健康中國戰略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體育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和行動指南。在政策引領、社會聚力、科技賦能和文化認同等多重機遇的推動下,青少年體育事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青少年體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探索和實踐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新路徑、新方法。
5參考文獻
[[1]] 王濤,方千華,王健,等.青少年體育政策組態對優質體育教育(QPE)發展的影響——基于海上絲綢之路16個國家的定性比較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3,46(02):73-82.
[[2]] 王軍利.身體規訓與生成:青少年體育鍛煉不足的學校體育實踐反思[J].中國青年研究,2018,(01):113-119.
[[3]] 夏漫輝,舒為平.體醫融合視域下我國青少年體育健康促進的經驗、問題及路徑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4,41(01):28-36.
[[4]] 趙犇,張謙,高園園,等.身體意識培養:論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要義[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3,43(03):27-35.
[[5]]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EB/OL].(2020-10-15)[2024-01-15].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6]] 肖林鵬.優先發展青少年體育的邏輯理路與戰略路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4,47(04):12-22.
[[7]] 呂鈳,唐炎.何以賦能:數字技術助力青少年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挑戰與應對[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4,47(04):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