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允春 劉朝穎



文章編號:1002-3100(2024)03-0035-04
摘? 要:為探究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對適空產業發展和聚集的影響,文章把包括適空產業相關變量的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看作復雜系統,應用系統動力學方法分析系統內部相互作用、相互反饋的因果關系,建立變量間的方程并合理估計參數,對模型進行仿真和情景模擬,為優化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礎。模擬仿真結果表明:信息科技投資比例和轉化系數的提升,更有利于適空產業粘性的增強。
關鍵詞:跨境航空物流通道;適空產業;系統動力學
中圖分類號:F560?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3.008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engdu's cross-border air logistics channel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gglomeration of airfreight-fit industry, this paper regards Chengdu's cross-border air logistics channel system including variables related to airfreight-fit industry as a complex system, applies the system dynamic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feedback within the system, establishes the equation between variables and reasonably estimates the parameters, and conducts simulation and scenario simulation for the model.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IT investment ratio and conversion coefficien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enhancement of aviation industry viscosity.
Key words: cross-border air logistics channel; airfreight-fit industry; system dynamics
2018年,成都加快推進“5+5+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1],其中如電子信息制造業一樣依賴于航空運輸提供的高時效、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產業的發展得到進一步重視[2],如何從促進適空產業發展和聚集的角度對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進行優化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從系統論原理來看,跨境航空物流通道與適空產業是相互作用的動態關聯關系。一方面,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的存在可以縮短時空距離、降低物流成本[3]。航空運輸具有運輸速度快的特點,使得遠程距離的國際間聯系花費更短時間,同時伴隨著航空物流技術、運載設備現代化的發展,使得運輸供給量上升,從而形成規模經濟使物流成本下降。時空距離的縮短加強了適空產業在全球各地空間經濟活動的聯系與分工,物流成本的下降提高了適空產業產品的競爭力,兩者共同的作用進一步擴大適空產業的企業市場服務范圍,進而吸引更多適空產業的企業像跨境航空物流通道聚集,增加適空產業粘性。另一方面,適空產業的聚集加速區域經濟的增長[4],從量和質上對跨境航空物流通道進行作用。從量上看,產業的發展派生出更多的物流需求;從質上看,產業發展又對物流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準確性、增值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兩者的共同要求提高了區域對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的基礎設施、技術水平等方面的投入水平。
1?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動力學適用性分析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作為經濟與社會系統中的一部分,包含了高階次、多回路、非線性的反饋結構,系統中包含著多個狀態變量,各變量形成的多個因果反饋回路呈現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結構[6]。本系統的行為、功能和結構之間的動態關系適合于系統動力學的研究。
通過構建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動力學模型,梳理變量之間因果關系,對優化情景進行模擬仿真,為研究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的優化策略提供有力依據。
2?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
2.1? 系統邊界。為了帶動航空關聯性強的適空產業的發展,對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進行優化研究。首先需要對模型的邊界進行界定,將與所研究的問題關系密切、重要的變量都劃分到系統內部,并剔除與研究無關的變量。系統界限包括:成都市GDP、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供給能力、成都適空產業生產總值、成都適空產業粘性、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需求量、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供給量等。
2.2? 因果關系分析。通過建立因果關系來描述系統動力學模型中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中各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并運用VENSIM軟件構建系統因果關系圖(如圖1所示)。
主要的因果反饋回路包括:
反饋回路1(正反饋回路):成都市GDP→+成都航空物流固定資產投資額→+成都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供給能力→+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供給量→-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供需短缺→-成都適空產業生產總值→+成都市GDP。該回路反映了隨著成都經濟的發展,拉動成都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跨境航空物流供給能力增長,緩解供需短缺問題,使經濟得到進一步增長。
反饋回路2(負反饋回路):成都適空產業生產總值→+成都適空產業物流需求量→+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需求量→+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供需短缺→-成都適空產業生產總值。該回路反映了成都適空產業的發展增大了物流需求,導致跨境航空物流供給短缺,滯緩適空產業發展。
反饋回路3(正反饋回路):成都市GDP→+成都航空物流固定資產投資額→+成都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供給能力→+成都適空產業跨境航空物流供給量→+成都適空產業粘性→+成都市GDP。該回路反映了隨著成都經濟發展,促使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進而增大物流供給,適空產業因更加依賴跨境航空物流而促使產業聚集產生粘性,產業聚集最終對經濟增長做出正向貢獻。
2.3? 系統流圖。基于因果關系的分析,繪制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流圖(如圖2所示)。
根據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流圖,對主要的變量構建如表1所示的系統動力學方程。
本模型以2010年為起始年,2010—2030年為仿真區間,仿真步長設定為1年。本模型中變量相關的數據來源于2011—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四川統計年鑒》、《成都統計年鑒》、《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國民航統計年鑒》等資料,得到表2中2010年的初始值。但由于部分數據不可獲得,文中假設全國民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與全國GDP的比例表征成都航空物流固定資產投資額與成都市GDP的比例;四川省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四川省GDP的比例表征成都航空物流科技投資額與成都市GDP的比例;全國民航直屬院校共畢業學生的占比表征高素質就業人數比例。
3?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模型檢驗
3.1? 穩定性檢驗。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是影響因素多且穩定的系統,系統的行為趨勢不會隨著參數的小幅度變動而變化。將模型的仿真步長分別設置為3、6、12個月,成都市GDP變化趨勢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仿真曲線走勢仍一致,系統通過了穩定性檢驗。
3.2? 歷史數據檢驗。將2010—2019年成都市GDP、跨境航空物流通道供給能力的歷史數據與仿真數據進行對比,如表3所示。兩個狀態變量歷史數據和防止數據的誤差率保持在±10%范圍內,由此說明本文構建的模型系統行為與實際行為相吻合,通過了歷史數據檢驗,可以應用該系統動力學模型進行預測分析。
4?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系統模型仿真分析
文中主要探究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如何優化能使適空產業粘性得到提升,因此,對模型進行以下兩種情景模擬:情景一:保持其他變量不變,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1倍;保持其他變量不變,信息科技投資比例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1倍;保持其他變量不變,高素質就業人才比例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1倍。情景二:保持其他變量不變,固定資產投資轉化率增長到0.07;保持其他變量不變,信息科技投資轉化率增長到0.07;保持其他變量不變,人才效益轉化因子增長到0.07。
由圖4可知,各變量比例增長情況下,短期內各投資和投入比例對成都適空產業粘性的影響較小,但從遠期來看,各投資和投入比例的增長對適空產業粘性的增長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這說明,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的投資周期較長,投資和投入有一定的延遲效應和累積效應,隨著年份的增長影響會越來越大。從投資貢獻來看,對成都適空產業粘性增長的貢獻值最大的是信息科技投資比例的增長,其次是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增長,貢獻相對最小的是高素質就業人數比例增長。到2030年時,增加1倍的信息科技投資比例后成都適空產業粘性增長18.3%,遠大于增加1倍的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比例和高素質就業人數比例后增長的1.64%和0.22%。由此可見,相比于固定資產投資比例和高素質就業人數比例,信息科技投資比例的增長能更好地加快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供給能力的提高,從而使成都適空產業粘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由圖5可知,當轉化系數從0.05增長到0.07時,成都適空產業粘性立即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趨勢。在轉化率的帶動效果上,信息科技投資轉化系數的增長帶動適空產業粘性的增長幅度最大,在2030年達到了33.66%,其次是固定資產投資轉化系數增長的帶動增長幅度,為3.55%,帶動增長幅度最小的是人才效益轉化因子系數的增長,為0.22%。說明應該更加注重信息科技投資轉化系數的增長,以帶動適空產業粘性的增長。
5? 優化策略
基于上文的優化情景模擬的仿真結果,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出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的優化策略:(1)加大信息科技投資。由優化情景一的結果可知,相較于其他變量,加大信息科技的投資比例對成都適空產業粘性的提升效果最為顯著,可見,信息科技投資在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和適空產業粘性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信息技術投資額增長使物流設備、技術手段得到升級,信息技術問題帶來的時間和資源的浪費現象得到改善,優質高效的跨境航空物流服務使得適空產業的產品流通更加便捷。(2)改善技術政策。由優化情景二的結果可知,相較于其他變量,增加信息科技投資轉化系數對成都適空產業粘性的提升效果最為顯著。投資轉化系數的提高核心在于運用技術政策提高信息科技投資的利用率,來完善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現如今隨著經濟的增長,產業的國際競爭正在步入創新驅動階段,投資轉化系數的提升需要進一步改善技術政策和方案。
參考文獻:
[1] 宋妍妍,楊彩華. 成都“放大招”攻堅“5+5+1”重點產業領域[J]. 產城,2018(7):10-11.
[2] 陳方耀. 全國首條“航空+”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班列昨日在蓉發車[N]. 成都日報,2021-09-28(001).
[3] 范月嬌. 物流通道的區域經濟聚散機制及其集聚效應檢驗——基于中國11條物流通道的實證[J]. 中國軟科學,2018(2):103-117.
[4] 曹允春,楊震. 航空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 綜合運輸,2007(3):43-47.
[5] 鄧海超,歐陽杰. “空港、臨空產業、航空城”互動發展的灰色關聯度分析——以北京順義航空城為例[J]. 現代城市研究,2015(4):61-66.
[6]? LIN C H, TUNG C M, HUANG C T. Elucidating the industrial cluster effect from a system dynamics perspective[J]. Technovation, 2006,26(4):473-482.
收稿日期:2023-03-16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金人文社科重點項目“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現代服務業與航空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機理、模式與路徑”(3122021017)
作者簡介:曹允春(1970—),男,陜西西安人,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臨空經濟、航空物流;劉朝穎(1997—),女,湖北宜昌人,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臨空經濟、航空物流。
引文格式:曹允春,劉朝穎. 成都跨境航空物流通道優化研究——基于系統動力學視角[J]. 物流科技,2024,47(3):35-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