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園,玄鶴林,鄧妍,李芳,楊宗政
(1.天津科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2.天津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學院;3.天津市慶爍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隨著我市城鎮化建設的進程加快,城鎮污水排放總量逐漸加大,污水處理難度也逐步增加。2015 年10 月起,天津市出臺新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將按照處理規模執行A、B、C 3 個標準,部分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已無法滿足新排放標準。故天津市自2016 年起,開始對中心城區5 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和環外各區105 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通過高效沉淀、膜處理工藝等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有效提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改造期間的污水處理成為首要問題,各污水處理廠采取分批改造,建立臨時處理設施等辦法進行解決。
天津某小型污水處理站進水氨氮、總氮居高不下,已超出原有處理設施處理所具備的處理能力,從長遠發展考慮,需對原工藝進行升級改造。改造期間,針對該廢水設計并組建一套臨時處理設施,處理后水質達到天津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599-2015)A 標準。
該臨時處理設施設計總規模為3×103m3/d,主要收納該區域的生活污水以及周圍企業排放的生產廢水。處理設施主體采用“A2/O+MBR+反硝化濾池+FA 凈水器+消毒”工藝。該廠臨時設施自運行以來,處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質排放達標。
(1)進出水水質要求。經過多次現場取樣分析及參考同類型污水水質,確定出設計進水水質。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綜合處理后,出水水質需達到天津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599-2015)A 標準。設計進水水質和排放標準見表1。

表1 進水水質及排放標準 單位:mg/L
每年從11 月1 日到次年3 月31 日,執行括號內的排放限值。
(2)水質分析及工藝選擇。該廠區來水以生活污水為主,但附近企業排污存在偷排和不達標排放等情況,增加了來水的復雜性。從可生化性角度分析,該廢水BOD5/COD ≥0.4,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主體處理工藝可采取A2/O+MBR 工藝,該工藝對生活污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從脫氮角度分析,進水BOD5/TN 較低,無法滿足生物脫氮需求,該處理工藝需投加碳源,維持微生物所需營養比例。進水TN 較高,出水水質TN 要求小于10mg/L,僅依靠A2/O 工藝很難實現,需采用反硝化濾池強化脫氮效果。從除磷角度分析,進水總磷較高,僅依靠生物處理無法達到排放要求,故在反硝化濾池后采用一體化FA 凈水器進行化學除磷,該深度處理工藝可確保出水TN、TP 達標排放。由于該工程為臨時工程以及場地限制,消毒工藝采用次氯酸鈉消毒,該消毒方法具有建設成本低、占地小等特點。
針對該中水廠進水水質特點和出水水質的要求,本工藝采用如下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與一般生活污水相比,該項目污水具有C/N 值低,進水懸浮物、氨氮、總氮及總磷含量高等特點。因此,本工程的主體工藝采用A2/O-MBR,在其后端增加深度處理工藝,強化脫氮除磷,保證了出水各項指標達標。
格柵和調節池利用廠區原有工藝的設備和構筑物,經格柵去除后的污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池調節水量及水質。廢水依次進入厭氧池、缺氧池及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在此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在厭氧池中磷得到充分釋放,接觸氧化池中聚磷菌充分吸收水體中的磷,通過排泥除去水體中的磷;缺氧池接收接觸氧化池回流的硝化液進行反硝化脫氮。
經過生物處理后的污水流入MBR 段,膜組件用于截留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質,污泥回流泵用于將MBR 池內污泥混合液經提升后回流至厭氧池。
MBR 池出水由提升泵提升至反硝化濾池進行強化脫氮。濾池出水進入一體化FA 凈水器,FA 凈水器由混凝、沉淀、砂濾及反洗四部分組成,污水經絮凝沉淀過濾后,最終經折流混合消毒后,出水標達標排放。
本工藝運行過程中,MBR 池剩余污泥、凈水器泥漿及濾池反沖洗水直接排入儲泥池中,污泥在儲泥池進一步的沉淀分離,上清液回流至預處理階段(調節池)作進一步處理,為了保證污泥的脫水效果,污泥在進入脫水機之前需要先添加PAM 高分子混凝劑調理污泥,改善污泥脫水性能,經疊螺脫水機充分脫水后,泥餅外運送至有資質單位進行資源化處理。
主要設備及技術參數:
(1)格柵。格柵渠深為4m,格柵寬度為1000mm,格柵柵條間隙為16mm,安裝角度75°。內置1 套自清式機械格柵除污機。
(2)調節池。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有效容積為340m3。配置3 臺潛水排污泵(兩用一備),Q=80m3/h,H=15m,N=7.5kW。調節池污水經提升進入缺氧池。
(3)厭氧/ 缺氧/ 好氧池。采用地上式鋼結構,池內填充φ=150mm 立體彈性填料,填料填充率為80%,平均污泥濃度6g/L,污泥負荷為0.23kgBOD/[kg(MLVSS)·d],泥齡13d。厭氧池4 臺,單臺內凈尺寸為12m×2.4m×2.7m,有效水深為2.5m,有效容積為288m3,水力停留時間2.3h,池底設穿孔曝氣管進行污水混合,DO 小于<0.2mg/L。缺氧池6 臺,單臺內凈尺寸為12m×2.4m×2.7m,有效水深為2.5m,有效容積為432m3,停留時間為3.5h,TN 污泥負荷0.116kgTN/[kg(MLVSS)·d],池底設穿孔管曝氣攪拌,DO 位于0.2 ~0.4mg/L,葡萄糖采用人工投加方式,投加濃度600mg/L。好氧池13 臺,其中6m×2.4m×2.7m 裝置8 臺,12m×2.4m×2.7m 裝置5 臺,有效水深為2.5m,有效容積為648m3,停留時間為5.2h,采用微孔曝氣器曝氣,DO 位于2 ~4mg/L。所需空氣由3 臺羅茨式鼓風機提供(兩用一備),Q=20.9m3/min,P=30kPa,N=15kW,風機與MBR 池共用。配置4 臺混合液回流泵(兩用兩備),混合液回流比200%~300%,Q=250m3/h,H=8m,N=15kW。
(4)MBR 處理系統。地上式鋼結構,單臺內凈尺寸為12m×2.4m×2.7m,數量3 臺,有效水深2.5m,有效容積為216m3,停留時間為1.7h,污泥濃度為8 ~10g/L,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為50 ~100%。采用PVDF簾式膜組件,膜孔徑0.1μm,單簾膜面積20m2,共500 簾。采用穿孔管曝氣方式,保持膜面充分的氣液流動,減少膜污染。在MBR 運行過程中,為確保出水量,必須對膜進行定期清洗,首先,取出膜片用清水對膜絲之間的雜物進行沖洗,然后放入有效氯濃度2000 ~3000mg/L次氯酸鈉清洗液中浸泡12 小時,取出清洗干凈后放入1%~2%檸檬酸清洗液中浸泡2 小時,最后,用清水沖洗膜組件上附著的藥液。配備4臺自吸泵用于MBR池泥水分離(兩用兩備),Q=150m3/h,H=10m,N=11kW。
(5)反硝化生物濾池。采用反硝化濾池對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濾池采用地上式鋼結構,單臺內凈尺寸為6m×3m×6m,數量2 臺,單池有效容積為98m3,反硝化容積負荷為0.306kgNO3--N/(m3·d),濾速3.47m/h,停留時間1.56h。反硝化濾池頂部設置進水堰板,底部設有反沖洗布水管、反沖洗氣管,上方為0.2m 厚HDPE濾磚,承托層為0.3m 的鵝卵石,濾料層為3m 的陶粒,所填陶粒粒徑為3.0 ~5.0mm。反硝化濾池配備碳源投加系統,由流量計控制碳源的流量,進水和碳源經管道混合器進入反硝化濾池中,醋酸鈉投加濃度為200 mg/L。以凈水器儲存水作為濾池反沖洗的水源,自濾池底部進入,從濾池上部溢流口排出,反沖洗的廢水自流進入污泥池。反沖洗采用氣水聯合反沖洗,氣洗、氣水洗、水系時間分別為5min、10min、3min。反沖洗氣洗強度為18L/(s·m2),水沖洗強度為3.5L/(s·m2)。使用3 臺羅茨式鼓風機(兩用一備)進行清洗,Q=20m3/min,P=60kPa,N=31kW;濾池反洗泵3 臺(兩用一備),Q=250m3/h,H=20m,N=18.5kW。本單元可提高脫氮效果,強化二級生物處理出水脫氮效能,保證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6)一體化凈水器。地上式鋼結構,外形尺寸為14m×5m×4.4m,集絮凝沉淀、過濾、反洗為一體的污水凈化裝置。污水進入混凝倉與PAC、PAM 充分混合后進入沉淀倉,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法進行沉淀,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經沉淀后的污水進入過濾倉進行過濾,濾料采用石英砂,可去除水中細小顆粒及礬花,當凈水器濾料表面雜物較多時,過濾阻力增加,當阻力達到虹吸液位時,裝置自動進行虹吸反沖洗,當清水箱水位降低至虹吸破壞管液位時,反洗結束。
(7)接觸消毒池。地上式鋼結構,內凈尺寸為12m×2.4m×2.7m,有效深度2.5m,有效容積72m3,數量1 臺,接觸時間至少為30min,利用次氯酸鈉對出水進行消毒,保證出水大腸菌群指標達標。配套加藥罐1個,容積2000L,計量泵2 臺,Q=0 ~60L/h,P=0.5kW。
(8)儲泥池。工藝原有構筑物,半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6m×4.35m×5.1m,有效水深4.35m。接收來自MBR 池剩余污泥、濾池反洗排水及凈水器排放的污泥。設置3 臺螺桿泵用于污泥輸送,Q=8 ~40m3/h,H=30m,N=4kW;疊螺式污泥脫水機,數量1 臺,處理量為3 ~300kgDS/h,污泥脫水后含水率為80%。
(1)調試準備。在進水前,先將各水池內所有雜物清除干凈,同時為了有效保護膜組件,必須打開抽吸泵進出口閥、分氣缸上部的控制閥和分氣缸下部的排水閥,將內部原空氣排空。
(2)清水運行。將清水放至設計水位高程,檢查水路是否通暢,觀察反應器系統自動控制和其他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清水運行時注意要點如下:曝氣鼓風機啟動后,檢查確認曝氣量和曝氣的均勻性,在清水運行時可能會出現泡沫現象,主要是由于膜組件本身存在不溶性的可生化的親水性物質造成的,可繼續正常運行,使水面完全沒過膜組件;當鼓風機向多個膜組件吹風時,應保證為每個膜組件提供相同的空氣量;清水調試運行時,檢查控制設備的性能,觀察池內出水流量變化以及膜壓力變化,測定設計過濾水量(正常運行時及最大、最小流量時)下的膜間壓差、水溫,并進行記錄保管。調試自動控制系統狀況時,主要保證裝置內進出水、曝氣、加藥等程序運行正常。
(3)活性污泥接種與馴化。工藝清水調試完成后,采用接種活性污泥和污泥培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污泥菌種馴化,縮短污泥培養時間。在生物池好氧階段投加脫水污泥約80t,污泥含水率為80%。由于初期運行負荷低、生物量較少、污泥活性差,為提高營養物濃度,投加濃質糞便,采用悶曝的方式對新生微生物進行馴化,保證污泥處于懸浮狀態,全天24h 間歇運行,悶曝數小時后停止曝氣并沉淀換水,期間活性污泥絮體開始形成,該階段歷時約7d,同時鏡檢發現存在較多游離細菌,如鞭毛蟲和變形蟲,每天定時觀察污泥沉降性能SV30和DO測定,作好記錄。
悶曝結束后,反應器內存在一定量的微生物,為加快活性污泥的生長,采用24h 連續運行方式培養馴化,此時調整工藝參數進行優化,缺氧段DO 控制在0.2 ~0.5mg/L 之間,好氧階段DO 控制在1 ~3mg/L 之間,開啟回流污泥泵,回流比控制在50%~100%,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回流比為100%~300%。隨著一個月調試期,好氧池MLSS 上升,并穩定在6000mg/L 左右,根據出水水質各項指標,控制污泥濃度適當排泥,當SV30達到30%以上時,活性污泥培養完成,此時鏡檢污泥中原生生物存在較多的鐘蟲、累枝蟲等指示性微生物,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已接近排放標準,接種馴化階段結束。連續培養階段歷時約30d,期間觀察記錄系統的運行狀況,逐步調整系統回流量,補充更多的碳源來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
(4)反硝化生物濾池調試運行。首先,檢查曝氣是否均勻。反硝化生物濾池調試30d,從調試初期開始逐步增加污水流量至設計流量,密切關注濾池運行情況和進出水的水質變化。為了保證出水COD 等指標達標,需根據進水調整醋酸鈉投加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濾料層表面會附著大量反硝化生物菌群,實現反硝化生物脫氮。同時會有大量懸浮物截留在濾料中,濾料間的菌群和選何物不斷曾多,水頭損失的壓力隨之增大,需定期進行反沖洗,將濾料截留的懸浮物和老化的微生物膜沖洗出去。
某中水廠改造臨時設施工程經2 個月調試后轉入正式運行,經檢測各項指標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良好。實際進、出水水質的監測結果(平均值)見表2。

表2 污水的處理效果
本工程總投資為1750 萬元,其中土建費為184 萬元,設備費為1479 萬元,其他費用為87 萬元;該項目污水處理總運行費用為5.53 元/t,其中藥劑費4.2 元/t,人工費為0.3 元/t,電費為0.68 元/t,污泥處置費0.35 元/t。
該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針對該區域污水的水質水量不穩定、有機氮濃度大等特點,采用A2/O-MBR生化組合工藝,配合反硝化生物濾池強化脫氮、一體化凈水器過濾深度除磷及消毒處理系統,解決了廠區改造期間污水處理問題。該工藝通過調整工藝參數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污水處理單元進行優化,最終出水水質滿足天津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2/599-2015)的A 標準。該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以來,運行工況良好,具有較好的抗沖擊能力,出水水質穩定,處理費用為5.53 元/t,對于同類的污水處理工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