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剛
(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上海 200062)
重大活動主要是指一些大型的外交、大型會議、體育賽事和綜合性展會等,往往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和社會影響。2010年以來,我國先后成功舉辦了世博會、G20、“一帶一路”峰會、金磚峰會、進博會等重大活動,在此過程中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1]始終是一個重要環節,并逐步發展形成常態化機制。
本文以上海近年舉辦的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實踐為基礎,分析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現狀與挑戰,并從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角度,研究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并提出工作要點和建議,為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的標準化工作提供決策支撐。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各類重大活動紛紛選擇落戶中國。表1中列舉了上海2010—2020年部分進行特種設備安全保障的重大活動,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就是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頻次越來越高,這個趨勢也將隨著國家的發展繼續保持下去。

表1 上海2010—2022年部分重大保障活動
國內舉辦的重大活動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規格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就是對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不斷提升。以上海進博會為例,作為我國重要的常駐型主場外交活動,上海進博會不僅是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舉措,也逐漸成為一張對外交流的國際名片,其舉辦的規格和規模均不同于一般的展會[2-3]。3年的舉辦過程中除了大型跨國企業參展,還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并邀請多國政要、國際組織重要人員參加,這樣的規格也必然對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2中展示了2018—2020年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要求的變化進程,在保障對象數量、方案級別、隱患處理與上報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明顯的完善和提高。

表2 上海2018—2021年進博會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情況
隨著重大活動的日益頻繁和要求不斷提高,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已經由以前的“一事一議”逐漸轉變為“常態化響應”。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總結,重大活動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障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范化流程,在方案制定、組織領導、工作實施、應急處置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成果。以上海進博會為例,經過3年的磨合和完善,2020年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正式納入了“市場監管服務保障智能監控平臺”,一整套覆蓋巡檢、投訴、預警、應急處置及數據處理全過程的安全保障工作機制已形成。
特種設備本身對人身和財產安全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國家對其安全工作的監督管理具有強制定期檢驗程序,因此其安全保障工作應是以定期檢驗合格為基礎且不能取代定期檢驗。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作為強制性定期檢驗的補充和確認性工作,其實施機構和實施人員需要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對資質的要求。
另外,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應高于國家相關的法規、規范或標準,其具體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2.2.1 準備工作
重大活動中特種設備的安全保障工作一般是來源于主辦方或地方政府的需求,作為實施機構應該在重大活動的籌備期間加強與需求方的溝通和協調,及時獲取授權部門針對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的上級工作方案,包括重大活動名稱、舉辦時間、舉辦地點、安全保障實施范圍、工作要求等。
在此基礎上制定實施機構的安全保障實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組織領導,負責工作的組織部署、指揮協調和督促檢查;
2)服務范圍,明確需要實施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特種設備清單;
3)職責分工,明確機構各部門的職責;
4)工作安排,明確工作內容和實施節點;
5)工作要求,明確安全保障工作實施的總體要求;
6)作業指導文件,明確安全保障工作實施的程序、方法和內容,同時應考慮可預見的風險等因素。
●2.2.2 工作實施
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應該按照預定的實施方案分階段[4]實施,并嚴格控制工作時間節點和工作目標,以避免影響重大活動的正常開展。一般來說分為以下3個階段:
1)特種設備保障階段,主要根據前期的保障設備清單和預期完成的時間節點,按時完成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
2)隱患排除與確認階段,主要是針對特種設備保障階段發現的隱患進行跟蹤排查和整改確認,一般應在重大活動開始前1~2周完成隱患排除的閉環工作;
3)現場值守與應急處理階段,根據重大活動開展的總體需求,配合整體方案做好人員的現場值守和應急事件處理。
●2.2.3 隱患處理
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中發現設備隱患后,實施機構應及時口頭或書面告知使用單位并督促其落實整改或監護措施,必要時上報監察部門;同時,對于特種設備保障過程中發現的隱患清單,為配合重大活動整體保障方案執行,應及時將相關統計數據匯總并上報保障任務的下達部門。
對于隱患的督促整改與確認應形成閉環,做到“發現一例,確認一例”,在重大活動正常開展前應做到全部排查并落實監控措施。
●2.2.4 數據統計與上報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的需求暢通信息溝通渠道,落實專人負責數據的統計和定時上報制度,內容建議包含工作進度、隱患清單、整改狀態等信息。
●2.2.5 檔案管理
根據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的需求,實施機構應建立相關文件的檔案管理制度,內容建議包括上級授權文件、實施方案、工作記錄(報告)、統計數據等,并應按要求保存一定的周期。
●2.3.1 保障分級
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作為補充性、驗證性的檢驗活動,沒有固定的項目和內容,具體的項目和內容往往跟保障級別息息相關,這與一般的強制檢驗有較大區別。一般來說,在方案制定之初會將重大活動的保障級別定性分級[5],現行通用的做法一般分為三級:
1)一級保障,國家主要領導人或重要外賓參加、具有國際影響力或上級明確要求進行一級保障的活動;
2)二級保障,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行業或綜合性展會、賽事等;
3)三級保障,其他重大活動。
●2.3.2 保障區域
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設備清單是所有工作開展的基礎,這主要來源于上級保障方案中劃定的保障區域,通常將保障區域劃分為核心區、重點區和外圍區3類:
1)核心區,重大活動的主場館、主要活動場所及重要領導人下榻賓館等;
2)重點區,重大活動相關的展館、賓館、醫院和公共設施等;
3)外圍區,其他區域。
●2.3.3 保障內容
保障內容應在機構工作方案中明確,包括國家法律法規中規定的一些重要項目和容易引起故障和事故的典型排查項目;根據各地的相關督查工作要求,也可以附加一些專項的檢驗項目。同時,為提高保障效率和針對性,保障內容應根據保障分級和保障區域的不同進行適當調整。
本文聚焦面向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體系規范化和程序制度化研究,通過對以往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工作現狀的分析,對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原則、工作程序和工作體系等方面進行探討并提出標準化建議,希望為推進重大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標準化建設提供思路。